近期,歐洲領導人紛紛開啟訪華行程,法國總統馬克龍現已抵達北京,包括空客在內的60名高管隨同一起訪華。
值得一提的是,馬克龍訪問中國前,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了通話,拜登說出了自己的訴求,願意與中國接觸,希望加快結束烏克蘭危機,而這與馬克龍的觀點相同。
根據新華社報道,馬克龍將對中國兩地進行訪問,包括北京和廣東。此次訪問中國是馬克龍擔任總統以來第三次到訪中國,他此前於2018年、2019年兩次對中國進行了訪問。
他曾表示「希望每年都能到訪中國」,不過,在全球疫情爆發的這三年期間,馬克龍暫時中斷了對中國的訪問。
對於近期歐洲多國領導人排隊訪問中國,外界分析稱,這突顯出歐洲對中國的重視,有意與中國發展富有建設性的外交關係。
鑒於當前國際形勢的發展,以及法方提前透露的一些信號,馬克龍此次訪問中國主要攜帶3大任務。
首先是緩和俄烏局勢。自俄烏衝突發生以來,歐洲國家就跟隨美國升級對烏克蘭的援助以及加碼制裁俄羅斯,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歐洲卻慘遭美國的「收割」,面臨能源危機等一系列考驗,因此,歐洲為緩和俄烏局勢迫切需要一個中間人,利用對俄烏的影響力,調停衝突。
而中國長期以來致力於通過外交途徑化解烏克蘭危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前就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方願意為解決俄烏衝突發揮出具有建設性的作用,推動雙方重新回到談判桌。
中方願同歐方就政治解決危機溝通交流,期待歐方為解決俄烏衝突貢獻出自己的智慧,為推動俄烏衝突和平解決邁出重要一步。
在俄烏衝突持續一周年之際,中方還發表了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而在近期,中俄高層還進行了面對面的會晤,中方表示願意積極推動俄烏和談,斡旋衝突以外交方式得到妥善解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對中方的中立立場表示高度讚賞,並透露出願與中方高層面對面的接觸,化解烏克蘭危機。
此外,中國在國際領導力、影響力以及話語權穩步提升的大環境下,憑藉著對俄烏的特殊關係,無疑是充當中間調停者的最佳人選。
因此,馬克龍和馮德萊恩將調停衝突的希望寄託於中國也是明智的選擇,而這次訪問中國的行程為他們實現這一目的提供了機會。
其次是藉助中國帶動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經濟的增長。此次隨馬克龍一同訪問中國的團隊包括阿爾斯通、空客等法國企業高管,這些企業涉及的領域包括能源、文化、製造等眾多方面。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空客公司在中國獲得了數百億美元的大訂單,這次訪問中國或許有與中國繼續加強合作的意願。
很明顯,馬克龍這次訪問中國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求與中國進行更廣泛的合作與交流,為國內經濟找到新的增長點。
由於中國是全球第二大主要經濟體,經濟發展的紅利惠及全球,而廣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地區,改革開放後,中國劃設的四個經濟特區中的三個都集中在廣東省,可以說是非常富有經濟活力的地區。
此外,廣東省也聚集了不少的法國企業,馬克龍到訪廣東省能加強中法企業之間的經貿聯繫,促進雙方文化交流,對雙方的經濟增長起到助推作用。
最後就是馬克龍此次訪華有利於增進與中國的友誼。俄烏衝突已經演變為美西方國家和俄羅斯之間激烈的陣營對抗,集團對抗模式明顯,促使歐盟成員國之間出現明顯的裂痕。
因此,馮德萊恩和馬克龍訪問中國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緩和當前緊張的國際形勢,而中國是歐盟的最大貿易夥伴國,雙方在彼此的經濟發展中都佔據重要的位置,只有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才能幫助歐盟走出目前低迷的經濟環境。因此,此次訪華給歐洲創造了這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