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2023年03月10日22:24:20 國際 9941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題: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作者 徐雪瑩

2022年中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跨省調劑基金2440億元人民幣保障養老金髮放,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5.25萬個、876萬戶……過去一年,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份民生「成績單」來之不易。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今全力「拼經濟」,就是要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民生和擴大內需相結合,仍是政府今年施政重點。

全國兩會在即,就業、教育、人口、住房等政策有何新變?中國將如何勾勒民生藍圖以因應「民之所切」?

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 天天要聞

資料圖:招聘會現場,求職者正在尋找心儀的崗位。梁宏濤 攝

就業新形勢 「花」得更放心

就業,一頭連著社會民生,一頭連著內需供給。未來一段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的特徵會更加明顯,消費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讓民眾有工做、有錢掙,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敢消費,才能使經濟增長與促進消費形成正向循環。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指出,當下青年勞動力調查失業率依然較高,且2023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1158萬人。幫助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迫在眉睫。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建偉認為,既要以經濟復甦增長帶動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也需提升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的適應性,幫助大學生適應勞動力市場轉型。

在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就業難」與「用工荒」並存的當下,如何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拓寬人力資本流動通道,降低城鎮青年失業率,提升農民工勞動飽和程度,應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熱點。

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 天天要聞

資料圖:學生進入校園。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教育新氣象 「學」得更順心

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凸顯了三者之間的協同配合、系統集成。當下,數字化正重塑教育生態,新技術賦能教育事業,「雙減」下的教育產業亦窺見新的發展契機。教育必須推動人才集聚、科技變革,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快變數、強變數。

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成為基礎教育的關鍵詞。如何縮小不同人群在受教育機會、質量等方面的差距,實現機會均等,如何在全面解決「有學上」的基礎上加快解決「上好學」,皆為民之關切。

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 天天要聞

資料圖:醫護人員看護嬰兒。孫瑩 攝

人口新階段 「活」得更稱心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中國近61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過去一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不及20世紀90年代初期2000多萬新生人口的一半,亦有學者將其形容為「人口塌陷」。

人口,作為生產、消費的主體,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從供給側看,人口負增長將通過勞動力市場影響到經濟產出。牽一髮而動全身,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預計2035年前後,中國將進入人口重度老齡化階段。而現階段各項生育配套措施,短期內刺激生育的效果並不明顯。

在鄢一龍看來,應對人口負增長的核心命題,是要綜合施策,破除「低生育率陷阱」。要從婚、育、養、教全周期,從經濟負擔、女性職業發展、社會文化心理全場景加以考慮。政策保障方面,應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撫育成本,嚴厲打擊就業歧視,保障生育女性職業發展的權利等;社會文化方面,要致力於衝破以競爭為中心的「內卷」生活方式,以人的真實福祉為核心。同時,少子化往往與老齡化相伴隨,還應增強民生保障工程的公益屬性,加強社會共同體建設。

人口負增長時代開啟,中國如何找到發展新機遇?潛在人口機會能否轉化為現實人口紅利,進而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人口大國的探索之路任重道遠。

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 天天要聞

資料圖:在建樓盤。范少鵬 攝

住房新保障 「住」得更安心

進入疫情防控新階段,住房問題仍是民眾急難愁盼的重點。當下,房地產已被納入穩經濟「一盤棋」,全國各地密集推出樓市新政,降低購房成本,調整限購政策。如何在穩經濟的同時,進一步推進房地產市場改革,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改善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困境;如何化解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減少「爛尾樓」事件,讓民眾放心購房、租房,相關問題亟待解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齊聚一堂,共商國是。公眾期待大會聚焦民生痛點,提出真知灼見,鋪展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底色。(完)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全國首例過度醫療公益訴訟案:125份病歷中113份存在過度醫療 - 天天要聞

全國首例過度醫療公益訴訟案:125份病歷中113份存在過度醫療

125份病歷中,113份病歷存在對未達到手術指征、不符合手術條件、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實施手術及違反診療流程實施手術等過度醫療違法行為……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一批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其中湖北省黃石市檢察院辦理的某醫院過度醫療侵
人民公安報:王玉鑫 用愛鋪就山區孩子的「求學路」 - 天天要聞

人民公安報:王玉鑫 用愛鋪就山區孩子的「求學路」

3月20日清晨,在位於西南邊陲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昔馬鎮保邊村,晨露沾濕了雲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德宏邊境管理支隊盈江邊境管理大隊昔馬邊境派出所教導員王玉鑫的警服,他把裝滿文具的袋子遞到山區男孩小申手裡。「阿鑫叔叔,我一定要努力走出大山!」男孩堅定
未成年人自願文身,刺青館能否免責?法院:不能以未成年人「同意」而免責 - 天天要聞

未成年人自願文身,刺青館能否免責?法院:不能以未成年人「同意」而免責

未成年人自願文身,刺青館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呢?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人民法院調解了一起涉未成年人文身糾紛,對刺青館是否能以未成年人自願行為免除責任給出了答案。法院審理後認為,未成年人以其年齡、智力狀況、社會經驗等尚不能判斷文身對自己身體和人格利益帶來的損害和影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 天天要聞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達成協議,約定白雲公司入駐由藍天公司提供的辦公場所。藍天公司交付場地後,白雲公司依約支付押金及服務費。後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協商終止協議,並承諾退還押金、支付搬家費。因藍天公司逾期未付上述款項,白雲公司將藍天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藍天公司退還押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