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李松大使在3月6日召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上宣布,中方將捐款20萬歐元用於保障烏克蘭核設施安全。
這是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中國首次提供此類捐款,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有西方輿論試圖帶節奏,議論中方的捐款數目,或試圖由此來質疑中方對於俄烏立場的立場,還嘗試關聯此前抹黑「中國軍援俄羅斯」的謠言。事實上,中方當下這筆捐款,既是應對烏克蘭局勢帶來的核安全隱患,更是重申中方致力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查閱發現,針對這項名為「核安全核安保技術援助項目」的捐款,烏克蘭境內所有核電站,包括現在由俄羅斯控制的扎波羅熱核電站,都是該項目的受益者。因此,該項目並不能看作單純「援助某一方」,而是以負責任的態度維護全球核安全。事實上,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自2022年起多次就核安保工作召開會議、要求俄烏兩國提供信息、安排工作小組在當地核設施展開實地核查等工作。
在6日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開幕式上,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表示,在扎波羅熱核電站周圍建立安全區已刻不容緩,與俄烏雙方的磋商已經啟動,期望各方繼續積極支持,以使這項重要措施不再拖延。
為何這項工作拖不起?因為作為歐洲最大的核電站,扎波羅熱核電站也是世界十大核電站之一。一旦扎波羅熱核電站發生事故,將相當於「六個切爾諾貝利事故」。另據外媒報道,在中方宣布捐款消息之前,烏方表示,烏克蘭和俄羅斯關於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外交談判已經進入「死胡同」,圍繞該核電站的戰鬥已持續了一年多。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在聲明中提到「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作出這筆捐款。該機構是國際核安全的重要協調者、監督者,更是烏克蘭核安保安全技術援助項目的主要負責機構。中方捐出的20萬歐元是指定用於烏克蘭「核安全核安保技術援助項目」,有分析人士表示,該項目屬於安全預警一類,因此,中方捐款的數目是基於「專項專款」來設定的。
類似的「專項專款」捐款也並非首次。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初期,中方也曾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烏克蘭紅十字會捐助包括食品、睡袋和防潮墊等在內的人道主義物資,幫助烏克蘭救助更多受衝突影響的流離失所者。
可以看出,中方的專項援助既是順應國際社會普遍意願,彰顯了中方致力於維護全球穩定、促進共同安全的大國責任與擔當,更體現了中方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堅定支持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組織在維護世界安全中的核心地位。
在昨天(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在應訊時介紹,中國一貫高度重視核安全問題,積極致力於核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
「我們是這麼說的,自然也會這麼做。」毛寧強調,中方決定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向烏克蘭核安全核安保技術援助項目捐款20萬歐元,就是以實際行動支持機構為加強烏克蘭核設施安全所作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外交部日前發布的《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明確促進核安全國際合作是重點合作方向之一。而在中方發布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中,第七條就是「維護核電站安全。反對武裝攻擊核電站等和平核設施」。
毛寧在會上強調,中方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建立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我們也將繼續勸和促談,支持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從根源上消除核安全風險,促進烏克蘭核設施安全。
作者丨王貝妮,深圳衛視直新聞駐京記者
編輯丨曾子瑾,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