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上來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都屬於不太起眼的小國,但是他們也絕對屬於那種「很能惹事」的小國。
儘管這兩個國家曾經都屬於蘇聯加盟國,但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已經持續了數百年,簡直可以說是「很難和平相處」。
當蘇聯還在時,有「老大哥」壓著,兩國之間的矛盾似乎還可以「控制」,可當蘇聯自己都搖搖欲墜乃至轟然倒塌時,這兩個國家的衝突也就徹底爆發了。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就爆發了邊境衝突,到了近幾年,兩國的矛盾仍沒有緩和,時不時仍有衝突發生,那到底為什麼他們之間會有如此「深仇大恨」,兩國的未來又將走向哪裡呢?
納卡地區:兩國衝突的根源
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同在外高加索地區,儘管兩國屬於不同的民族,但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這兩國算是近鄰,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那為什麼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卻會頻繁爆發衝突呢?
其主要問題出在納卡地區和納吉切萬地區上。
納卡地區的全稱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是一塊面積大約為4400平方公里的地區,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大多數都是亞美尼亞族,但問題在於,這片土地卻屬於亞塞拜然。
而在另外一方面,在亞美尼亞和伊朗之間,有一塊面積大約5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的絕大多數亞塞拜然族,那就是納吉切萬,這塊地,是亞塞拜然的「飛地」。
實際上,不同民族在一個國家之內混居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比如我國就有56個民族,但卻沒有影響我國國內的和平與發展。但是對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來說,事情似乎有一點不一樣。
亞美尼亞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就連羅馬人都曾敗在亞美尼亞族手上。不過,當亞美尼亞王國走向滅亡之後,亞美尼亞人就受到了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
亞美尼亞族在土耳其的統治下過得並不好,主要是因為他們信仰的是東正教,而奧斯曼土耳其則信奉伊斯蘭教。
宗教衝突成為了兩個民族之間最為尖銳的矛盾,而且,當後來奧斯曼土耳其輸給沙俄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將所有的「罪過」都怪到了亞美尼亞身上,聲稱亞美尼亞與沙俄一樣信仰東正教,一定是他們「出賣」了自己,並掀起了一場針對亞美尼亞族人的「大屠殺」,有數據顯示,這次「大屠殺」導致了約150萬亞美尼亞族死亡。
亞塞拜然族的歷史則要短許多,亞塞拜然族受到伊朗——即波斯——影響較大,信奉的是伊斯蘭教,與土耳其的關係也更好一些。
也就是說,其實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天然」就有著矛盾和衝突,只不過在最初的時候,這些矛盾還沒有爆發。
而兩國之間矛盾的真正爆發,其實與土耳其和蘇聯有著密切聯繫。納卡地區原本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國內亞塞拜然族的聚居區,但由於沙俄的步步緊逼,最終奧斯曼土耳其將這塊土地交給了沙俄。
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亞美尼亞族大量遷入了納卡地區,並由此逐漸成為當地的主體民族。只是當時亞美尼亞族並沒有想到,後來這片土地會完全處於亞塞拜然境內,讓他們反而被穆斯林「包圍」。
奧斯曼土耳其解體之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相繼加入蘇聯。
一開始,蘇俄為了拉攏亞美尼亞,就把納卡地區、納希切萬和贊格祖爾都分給了亞美尼亞;但後來,為了與土耳其搞好關係,蘇俄不僅把亞美尼亞的一大片土地「送」給了土耳其,還將納卡地區和納希切萬給了亞塞拜然。
這麼一來,亞美尼亞不滿意了,一直要求收回這片土地——尤其是納卡地區,畢竟那裡住的都是亞美尼亞族,這就為後來兩國之間的衝突埋下了伏筆。
但亞美尼亞的抗議一直被蘇聯壓了下去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自己都搖搖欲墜,當然也就控制不了加盟國之間的衝突了。
一場「鮮為人知」的邊境戰爭
從1987年開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就開始逐漸爆發各種衝突,只不過當時世界局勢風雲變幻,國際上鮮有人注意到這兩個小國之間的衝突。
一開始,矛盾衝突是在兩國內部爆發的,由於宗教衝突,同處一國的亞塞拜然族和亞美尼亞族開始爆發衝突,而兩國也開始試圖將國內的所謂「異教徒」驅趕出去。隨著時間的流逝,雙方的行為甚至開始逐漸演變成為了「種族清洗」。
於是,身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族裔急於出逃,可由於這片土地四周都被亞塞拜然族包圍,他們很難找到一條逃亡通道。
此時,同樣信仰東正教的蘇聯軍官對亞美尼亞族表現出了極大的同情,他們協助當地的亞美尼亞族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甚至控制了納卡地區全境,後來更是在當地建立了「自治州」,希望通過公投的方式直接加入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當然不肯,這片區域就成為了兩族爆發衝突的一個重點區域。
而在另外一邊,居住在納希切萬的亞塞拜然族也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並且宣布成立納吉切萬自治共和國。
該地位於亞美尼亞的「後院」,它與亞美尼亞相互封鎖,同樣是兩族人發生嚴重暴力衝突的場所。
在蘇聯解體前,兩族人之間的衝突尚能受到控制,在1991年之後,兩國的衝突就徹底爆發了。他們用瓜分而來的前蘇聯軍事裝備,正式展開了戰鬥。
1992年1月初,兩國爆發了首次戰鬥,由於亞塞拜然方面指揮混亂,亞美尼亞人很快擊落了數架阿空軍的飛機,直到1月末,亞塞拜然才擊落了兩架在支援亞美尼亞人地面進攻的俄羅斯米-8直升機——這是亞塞拜然在這次衝突中的第一個「戰果」。
在隨後的兩個月中,兩國的衝突逐漸趨於平靜,直到1992年4月,亞塞拜然人庫巴諾夫劫持了一架俄羅斯空軍蘇-25對地攻擊機叛逃到亞塞拜然,讓兩國的衝突再次爆發。
庫巴諾夫劫持了這架蘇-25之後,在納卡地區上空擊落了兩架米-8直升機,並襲擊了多架飛機,直到2個月後庫巴諾夫才被亞美尼亞人擊落。
整體來說,亞塞拜然在前期其實一直處於下風,亞美尼亞人不僅完全佔領了納卡地區,其「勢力範圍」還擴張到了周邊的「拉欽走廊」。
1992年6月底,亞塞拜然開始反擊,雖然未能真正切斷拉欽走廊,但其對亞美尼亞人的轟炸還是給後者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進入1992年7月之後,雙方之間的戰鬥更加激烈,亞美尼亞人陸上進出納卡地區的通道拉欽走廊幾乎難以維持,幾乎就被困在納卡地區。
可就算各項補給困難,亞美尼亞人仍然堅持抵抗,即使莫斯科試圖調停,雙方的前線指揮官仍然不管不顧地繼續戰鬥。
這次戰爭一直持續到1993年,根據亞美尼亞公布的數據,在這場戰爭中,亞塞拜然一共損失了10架飛機。
可能是為了挽回頹勢,亞塞拜然在此後突然發動了新一輪的進攻,並且在之後的5天內擊落了3架亞美尼亞戰機。
1993年1月底,在國際社會的關注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開始了新一輪的和平談判。與之前幾乎無效的和平談判不同,這次談判很快就達成了協議,顯然,兩個小國早已被這場戰爭拖得精疲力盡,只能接受和平。
但這次和平也是短暫的,因為春天以來,亞美尼亞就突然對亞塞拜然發起了新一輪攻擊,並很顯然是有計劃、有步驟地擊潰了後者,還「收穫」了亞塞拜然12輛T-72主戰坦克。
隨後,亞美尼亞又趁著亞塞拜然戰爭失利、發生內亂的機會,對納卡地區附近的阿格達姆發動了進攻,並於1993年7月25日凌晨將其攻陷。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阿格達姆已經成為了一個無人居住的「緩衝區」,當地居民不是前往其他地區,就是直接遷往伊朗。
這一重大事件導致了亞塞拜然國內總統和國防部長的引咎辭職,亞塞拜然新任總統馬梅多夫上任就職。由於他本身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在指揮戰爭一事上顯然更勝一籌,在他的安排下,亞塞拜然再次切斷了拉欽走廊。
只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之間的戰爭,一直可以用「有來有往」形容,雙方互相進行了猛烈的攻擊,同樣也遭受了慘重的損失,直到1994年的5月12日,雙方才達成了正式的休戰協議。
此後,雖然兩國之間偶爾也有衝突,但基本上可以說是維持了和平,尤其是在亞塞拜然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後,更是關注於石油工業的發展,暫時放下了與亞美尼亞的矛盾。
至今仍然衝突不斷的兩國
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矛盾始終沒有徹底消除,他們只是暫時轉移了注意力。在停火二十多年後,兩國在2020年9月再次爆發了戰爭。
這次的矛盾焦點也就是納卡地區,儘管國際社會依舊普遍認為納卡地區屬於亞塞拜然,但這不妨礙亞美尼亞指責亞塞拜然對其「領土」發動「侵略」;而亞塞拜然則聲稱是亞美尼亞率先發起的攻擊,他們只是「反擊」。
雙方各執一詞,先後宣布進入戰時狀態,兩國人民也紛紛上街或者是在社交媒體上支持自己的國家。似乎「受苦受難」的只有納卡地區的普通百姓。納卡地區時常響起防空警報,家家戶戶在夜間也不敢「亮燈」,生怕成為了無人機的目標。
媒體報道顯示,兩國在該地區發生的大型交戰情形至少有3次以上,戰火還蔓延到了亞塞拜然的第二大城市占賈,在這次戰爭中至少有400人死亡。
但這一次,亞塞拜然一舉奪回了被亞美尼亞控制的納卡地區,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還帶著第一夫人親自視察了該地區。
2020年10月10日凌晨,在俄羅斯的調停之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終於同意停火,讓飽受戰火之苦的納卡地區再次恢復了平靜。
事後,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衝突實際上是因為兩國執政黨都希望通過「對外強硬」來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而爆發的。
原本,兩國就有矛盾糾紛,當他們都希望對外展示自己的強硬手段、刺激民族主義情緒時,納卡地區就成為了絕佳的「爆發點」。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次衝突是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緩解石油危機的手段。在2016年時,阿利耶夫曾通過「四日戰爭」刺激了國內的情緒,緩解了油價下跌帶來的社會矛盾,而這一次,阿利耶夫不過是「故技重施」。
這一次的和平,僅僅維持了2年,在2022年9月,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再次爆發邊境衝突,雙方傷亡超過200人。
從這樣的情況來看,兩國想要保持長久的和平,似乎非常困難。尤其是在現在俄烏衝突仍然沒有解決、歐洲正面臨能源缺乏的危機的情況,兩國之間的局勢將變得更加複雜。
因為亞塞拜然探明的地質石油儲量超過40億噸,在裏海地區探明的石油儲量也超過了20億噸,同時,該國還探明了2.55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油氣資源相當豐富的國家,分析人士指出,歐洲很可能為了能源支持亞塞拜然,而我們知道,俄羅斯一直更加支持亞美尼亞,也就是說,兩國之間的局勢很可能會繼續惡化。
當然,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現在俄羅斯的注意力都在烏克蘭身上,真的要插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的可能性並不太大,但這並不影響兩國之間矛盾衝突的「隨時爆發」。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對同一片土地有著「領土訴求」,這是他們之間現在看起來不可調和的矛盾衝突,顯然,未來兩國繼續爆發衝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END-
作者:如願
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