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英國主管商業貿易的內閣大臣沙普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已向中國安世半導體公司發出函令,要求出售nwf公司至少86%的股份,因為該公司擁有英國最大的晶元生產企業,對此英國政府給出的理由是「可能威脅國家安全」。
去年7月,聞泰科技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安氏半導體,完成了對於英國最大晶元製造商nwf公司的股份收購。當時,英國政府對此事並未表達任何異議,畢竟安世半導體公司與nwf公司所簽署的合作協議,屬於正常商業行為,並且也提交給了英國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審核,且並無問題。
英國政府
可如今在收購協議達成僅1年時間,英國商務部卻突然發布聲明,要對這一收購協議進行「國家安全評估」。而在經過近半年調查後,英國商務部最終做出了要求中企放棄nwf公司控制權的決議。這明擺著就是在通過行政手段影響中英兩國之間的正常商業合作,而給出的所謂「威脅國家安全」的理由更是荒謬。
我們有理由相信,英國政府是受到了來自美國政府的壓力和影響。美媒《華爾街日報》在今年7月的報道中就曾經說過,正是美國政府向英國施加了壓力,才最終使得英國重新考慮這一收購協議。
晶元
美國甚至承諾說,只要英國政府可以把nwf公司收歸英資控制,甚至是進行國有化,那麼美國願意幫助英國政府把nwf公司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汽車晶元生產中心。正是在美國的蠱惑之下,英國政府最終做出完全不符合國際商業原則的決定。
而美國為何如此做也不難理解,因為這是美國近幾年來的基本國策。半導體產業是人類未來智能化時代的重中之重,在可預見的未來,各種智能化設備必然會深入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誰掌握了晶元的技術優勢,就代表著可以掌握未來關鍵產業的上游優勢。
美英聯盟
美國在過去30年,已經逐漸走向了產業空心化,但依舊掌握全球經濟貿易優勢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擁有技術優勢。而中國的存在,讓美國在半導體領域感受到了威脅。
首先,中國半導體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客觀來看,我們的技術水平距離美國雖然還存在差距,但中國已經培養出很多專項人才,引進了不少外國技術和先進設備。而且我國也通過財政補助的方式,促進了本土半導體技術企業向前發展,目前中國半導體高科技公司的發展速度,在全球範圍內都處於領先態勢。
中美對抗
更別說中國還有著相當完整的產業鏈,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能夠掌握設計,生產晶元的核心技術,就可以依託中國本土的完善產業鏈進行迅速的科學成果實體轉化,然後把這些新產品通過已經成熟的貿易鏈條,賣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而且中國還有著性價比優勢。
那麼美國想要繼續躺在技術領先的王座上笑看風雲變換,控制全球貿易就會變得困難或者說不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在近幾年,美國瘋狂打壓包括中興,華為在內的中國高科技公司,美國就是不想看到中國半導體技術發展,不想讓我們掌握核心技術。
安世半導體公司生產車間
本身,對於中英企業而言,中國安世半導體公司收購英國nwf公司無疑是雙贏,中資給nwf公司送去了可以讓它們更上一層樓的投資,但這也代表著安氏半導體公司也同樣掌握了nwf公司的成熟生產線和商業渠道。因為擔憂中國半導體技術獲得突破,所以美國政府才向英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他們通過行政手段阻止收購,而給出的價碼也不低,幫助由英國控制的nwf成為關鍵晶元生產中心。
不過,英國政府也應該認清現實,美國政府是靠不住的,如果美國能掌握新能源汽車關鍵晶元的生產優勢,怎麼可能拱手讓給英國。目前,美國推動「四方晶元聯盟」,就是希望將晶元產業控制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