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2025年05月15日22:10:24 國際 2694

隨著中美雙方宣布達成貿易協議,全球經濟格局再度迎來重大變化。

根據協議,中美兩國將大幅削減關稅,恢復到貿易戰前的水平。

這一決定不僅對兩國經濟關係產生深遠影響,也讓一些試圖借中美貿易戰「漁利」的國家陷入困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印度。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印度原本將中美貿易戰視為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試圖通過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分流供應鏈,從而替代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重要節點。

然而,中美協議的突然達成,讓印度的戰略徹底落空。

本文將從印度的政策舉措、中美協議的影響以及印度製造業的瓶頸等角度,剖析為何印度成為此次協議的最大輸家。

印度的「替代中國」計劃:從高調到失落

自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印度便將其視為一次改變自身經濟地位的契機。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

據媒體報道,有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已提出將其與美國之間的平均關稅差距從目前的近13%削減至4%以下,以換取特朗普政府對現有和潛在關稅的豁免,雙方正加速推動達成貿易協議。

印度商工部長戈亞爾曾公開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將促使全球供應鏈重新布局,印度有望從中受益。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為了抓住這一機會,莫迪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 開放市場與政策讓步:印度對美國企業開放了電動汽車市場,為特斯拉等公司提供便利。同時,印度擬定了一攬子減稅政策,試圖吸引更多美資企業轉移生產線。

2. 爭取合作與談判:印度與美國商討了一些雙邊合作協議,包括武器採購與技術合作。印度希望通過這些讓步換取美國對其製造業的支持。

然而,這些努力最終未能如願。中美協議的突然達成,令印度此前的政策布局失去意義。供應鏈的分流預期化為泡影,而印度製造業的根本短板也被進一步放大。

中美協議為何讓印度成為最大輸家?

全球供應鏈的恢復穩定

中美協議達成後,雙方大幅削減關稅,意味著全球供應鏈將逐步恢復穩定。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而印度試圖通過中美貿易戰分流供應鏈的計劃則徹底破產。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出口總額達到5.9%,是印度的近2倍。

中美協議後,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而印度即便繼續降低關稅,也難以與中國抗衡。

美國的利益優先策略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印度在此次事件中的失敗,也反映了美國在國際經濟博弈中的利益優先策略。

儘管印度對美方做出了多項政策性讓步,但美國最終選擇與中國達成協議,而非優先考慮印度的利益。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印度製造業的困境:為何無法替代中國?

印度試圖通過政策扶持和國際合作提升製造業競爭力,但現實是,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遠遠無法與中國相比。以下是印度製造業的幾大瓶頸:

  1. 基礎設施不足:印度的物流和交通基礎設施遠落後於中國,導致生產成本高企,交付周期較長。

  2. 供應鏈完整性缺失: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而印度的產業鏈條尚不健全,難以滿足跨國企業的需求。

  3. 勞動力素質與技術水平:儘管印度勞動力成本較低,但技術工人的比例不足,無法滿足高端製造業的需求。

即便蘋果公司等跨國企業將部分生產線轉移至印度,這也只是為了分散供應鏈風險,而非印度製造業競爭力提升的體現。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印度的未來:如何走出困局?

中美協議的達成,雖然讓印度的「替代中國」計劃破產,但也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了反思的契機。印度需要認識到,製造業競爭力的提升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長期的戰略規劃和政策支持。

  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港口、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的投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2. 完善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升級,打造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以滿足跨國企業的多樣化需求。

  3. 提升技術與勞動力水平: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同時通過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勞動力的整體素質。

  4. 多元化經濟合作:印度應加強與東南亞國家、歐盟等經濟體的合作,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拓寬國際市場。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結語

中美協議的達成,不僅讓全球經濟格局重新穩定,也為印度的經濟戰略敲響了警鐘。印度的失敗在於其過於依賴外部機會,而忽視了自身製造業的根本問題。

未來,印度若想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必須從基礎設施、產業鏈、技術水平等方面著手,提升自身競爭力。

全球化的競爭中,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國家。對於印度而言,這次失敗或許是一次教訓,但也可能是未來崛起的起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農相稱自己從不需要買米引爭議,石破茂連日道歉 - 天天要聞

日本農相稱自己從不需要買米引爭議,石破茂連日道歉

【環球網報道】據日本廣播協會(NHK)5月20日報道,在日本大米供應短缺的背景下,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江騰拓18日在一次演講中稱,「我從來沒有買過米,支持者送給我的都夠開店了。」 NHK稱,該言論讓江騰拓受到日本政客和民眾的強烈抨擊,在爭議聲中,日本首相石破茂19日、20日連續兩次就江騰拓的言論公開道歉。石破茂20日接受...
《楚雄日報》刊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論深入學習貫徹州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 - 天天要聞

《楚雄日報》刊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論深入學習貫徹州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我們5月20日《楚雄日報》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論深入學習貫徹州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楚雄答卷的「必答題」。州委十屆九次全會提出,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完善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解決...
印度百年老屋失火致一家17口遇難,莫迪發聲:深感悲痛 - 天天要聞

印度百年老屋失火致一家17口遇難,莫迪發聲:深感悲痛

據環球時報,《印度時報》報道稱,在18日清晨,印度海得拉巴市中心珠寶店街一棟老宅失火,造成一家17口人死亡。失火原因可能是電器短路。圖源:央視新聞海得拉巴是印度中部的歷史古城,珠寶店街位於海得拉巴老城,靠近1591年建成的市中心標誌性建築「查米納塔門」。著火的建築始建於1906年,一樓是三家珠寶店,同屬於一個家...
中國首次當選主席國 - 天天要聞

中國首次當選主席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簡稱《公約》)第八屆締約國大會19日在巴黎開幕,中國當選為本屆締約國大會主席國。這是中國首次當選《公約》締約國大會主席國。中國於1989年批准加入《公約》。此後,中國一直積極踐行《公約》精神,在國內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
英國難道真想重返歐盟嗎 - 天天要聞

英國難道真想重返歐盟嗎

英國目前與歐盟各種校準關係,還是必須的。文 | 海上客當地時間5月19日,英國與歐盟在倫敦舉行雙邊峰會。英國首相斯塔默主持峰會,並與歐盟主要官員會晤,他們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以及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馮德萊恩、斯塔默、科斯塔(從左至右)這是英國自2020年1月31日正...
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舉辦! - 天天要聞

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舉辦!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根據有關工作安排,國家數據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將於2025年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市舉辦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
美國黃石公園附近車禍6名遇難者身份公布,13名乘客中有12名中國公民 - 天天要聞

美國黃石公園附近車禍6名遇難者身份公布,13名乘客中有12名中國公民

目擊者談美黃石公園車禍致中國公民5死8傷:皮卡疑變道超車 大巴燒得面目全非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5月2日向新華社記者確認,當地時間5月1日晚,美國愛達荷州黃石國家公園附近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據初步了解,事故造成5名中國公民死亡、8名中國公民受傷。美國愛達荷州警方表示,在旅遊麵包車上的14人中,除1名司機兼導遊外,13名...
早安!世界丨印稱中國向巴提供防空系統,中方回應;普京稱願與烏方共同起草和平備忘錄 - 天天要聞

早安!世界丨印稱中國向巴提供防空系統,中方回應;普京稱願與烏方共同起草和平備忘錄

印稱中國向巴提供防空系統,中方回應5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一位印度軍官聲稱,在近期印巴衝突中,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和衛星圖像支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強調: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國的重要鄰國。中方十分重視中印、中巴關係,始終秉持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的...
中國首次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締約國大會主席國 - 天天要聞

中國首次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締約國大會主席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簡稱《公約》)第八屆締約國大會19日在巴黎開幕,中國當選為本屆締約國大會主席國。這是中國首次當選《公約》締約國大會主席國。中國於1989年批准加入《公約》。此後,中國一直積極踐行《公約》精神,在國內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