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溪1號和2號天然氣管道遭到3處破壞,造成大量天然氣泄漏並污染了海面。此事讓歐洲更加擔心,無法修復破壞管道,會讓歐洲人過上一個「寒冬臘月」。
為此,德國、丹麥、瑞典專門成立調查組對此事展開調查,不過各國初步認定,這是一起「蓄意破壞」事件。歐盟委員會主席菲德萊恩則表示,如果揪出兇手,一定會進行最強烈的回應。
那麼兇手究竟是誰呢?目前嫌疑人有兩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英國。因為美國在近期曾經向英方提供過水下作戰裝備,所以歸根到底,還是美國在背後搗亂。
俄羅斯則認為,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的毫無疑問就是美國。不久前,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北溪」管道事件發生的地方--丹麥和瑞典的貿易和經濟區,完全在美國情報機構的掌控範圍之內。
西方媒體也認為,俄方這種說法不是信口開河。德國《明鏡周刊》稱,在「北溪」管道遇襲之前,德國就收到了美國CIA的警告,稱位於波羅的海的「北溪」天然氣管道將會被襲擊。
德國安全部門調查後也覺得,很可能是「潛水員或小型潛艇」在管道上安裝了地雷或炸藥破壞了北溪管道,而「只有國家行為體」才能辦到。
俄新社表示,這可能代表「美國破壞了管道」。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總統拜登曾警告稱,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麼將保證結束北溪2號項目。
這些消息似乎都能證實,美國是破壞北溪管道的最大兇手。不過與以往一樣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第一時間否認此事與美國有關,他還強調稱,美國準備向調查的歐洲國家提供一些支持。
考慮到,美國的確存在施壓德國停建北溪2,向歐洲出售美國液化氣的前科,那麼此事與美國絕對有關係。俄方官員表示,一旦證實,美國炸了北溪管道,那麼局勢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屆時,美國還能心安理得地向歐洲提供天然氣嗎?
有西方政客和專家擔心,美歐關係將由此走向分裂。別忘了,當下美國領導的北約並不團結,波蘭正在向德國索要二戰賠款,土耳其因為庫爾德問題與美國不和。法國更想做歐洲老大,德國表示要打造歐洲最強軍隊,擺脫北約控制。如此各懷鬼胎又不團結的西方陣營,可能因為各自的利益而分道揚鑣。
更何況,當下歐洲因為通脹危機、能源危機發生了嚴重的民眾抗議活動。捷克、德國人紛紛呼籲停止援助烏克蘭武器、開通北溪2號的呼聲非常高,如果各國政府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勢必會引發更大的社會動蕩。不排除美國乘機利用歐洲憤怒的民意發動一場動蕩,從而進一步控制歐洲,收割歐洲財富。
總之,美國在哪裡,哪裡就有動亂。在美國資本利益集團的眼中,全世界都是他們收割財富的韭菜。其中當然也包括富裕的歐洲國家。貪婪成性的美利堅,已經毫無底線,毫無廉恥,已經激起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一批國家的強烈反對,如果再因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而與自己的歐洲盟友也鬧翻的話,世界局勢可能因此走向一個全新的局面。還是那句話,美國的衰落,很大程度上都是美國自己作死的,怨不得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