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俄羅斯過得不好受,不僅在國際戰場上吃了暗虧,正面戰場上又是遭遇烏克蘭反攻壓制。
首先說說北溪管道遭遇破壞的事。
據最新消息,北溪管道的破壞程度進一步擴大,已經出現第四處管道泄漏點。
從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的最新表態來看,此次北溪能否修復還不好說,要等所有天然氣排除之後再做進一步評估。
這麼大一個事總要找找原因吧,技術原因要吸取教訓,人為導致的要給出最強烈的譴責和懲罰。
從各種蛛絲馬跡來看,傳統的搞事大國——美國又成了此次事件的最大嫌疑人。
原因就是拜登此前的囂張言論被扒了出來。今年2月份,在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晤時,拜登表示如果俄羅斯越過邊境選擇開戰,「北溪2」將不復存在,我們會結束它。
在面對詢問時,拜登再一次強調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
現在這一視頻在各大網站流傳,甚至連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在社交媒體轉發了,並且配文稱「這是要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而今天,在面對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的嚴厲質問時,白宮方面給出的回應則是蒼白無力的。
白宮發言人表示,拜登所說的結束指的是凍結這一項目,並不是摧毀它。
當然美國也不是唯一被指責為嫌疑人的國家,在西方媒體的懷疑名單上的另一個國家就是俄羅斯。
沒錯,你沒有看錯,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建設者和盈利者成為了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嫌疑人之一。
比如美國相關官員就表示俄羅斯指責美國就是在傳播虛假歷史,其實俄羅斯自己才是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幕後黑手。
CNN也刊文稱俄羅斯是唯一一個有能力在這片海域執行此操作的國家。
不得不說這種指責有些荒謬,因為我們現在不管是誰破壞了北溪天然氣管道,俄羅斯都已經吃了暗虧了:
第一,俄羅斯失去了制裁歐盟的重要籌碼。不管這四處泄漏能否得到修復,在短時間內俄羅斯在制裁戰上都失去了最重要的籌碼——能源。
因為歐盟現在不管制裁不制裁俄羅斯,在短時間內都得不到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所以在制裁手段上歐盟可能會變本加厲。
第二,俄羅斯面臨重大經濟損失。我們就不說這些憑白泄漏到海里的天然氣,就單單修復管道這個問題都是俄羅斯需要考慮的難題。
如果能修或者選擇修,那麼誰牽頭?俄羅斯和歐盟如何交涉?在這個緊張的關頭,這些都是問題。
如果修不了或者選擇不修,那麼幾百億的基礎工程就成了擺設和廢鐵?而且此後的天然氣出口問題也會成為俄羅斯短時間的難題。
可能就是因為這種損失,俄羅斯總統普京才會在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通話中憤怒地指責此事完完全全是國際恐怖主義。
但是事已至此,問題已經擺到了普京面前,如何解決還要看普京自己的抉擇了。而且這還不是俄羅斯要面臨的唯一難題。
從俄烏正面戰場傳來的消息來看,俄軍在頓涅茨克的戰爭中局勢並不樂觀。頓涅茨克重鎮紅利曼成了烏克蘭反攻的重點。
從地圖上看,烏軍從南、北和西方三個方向對俄羅斯展開猛攻,目前俄軍只有招架之力,而且隱隱有被包圍之勢。
所以,如何守住紅利曼是俄羅斯的重中之重。可以說,一旦紅利曼失守,那麼俄羅斯解放頓涅茨克的戰役難度又會上升一個台階。
現在就看俄羅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了。
總而言之,現在的情形對俄羅斯相當不利,戰場內外普京都面臨著重大考驗,如何處理好這兩件難題可以說關乎俄羅斯下一個階段的成敗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