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危機:危機何來?影響何在?政策何為?

2021年10月13日02:47:09 國際 1060

全球能源危機:危機何來?影響何在?政策何為? - 天天要聞


兩周以來,海外能源商品價格明顯上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供應鏈瓶頸、勞動力短缺、能源供給彈性下降等難題,正成為當下各國面臨的重大挑戰。


本輪海外大宗漲價始於歐洲天然氣。天然氣是諸多歐洲國家發電的主要原料,但其天然氣依賴從俄羅斯等國進口。三季度以來,俄羅斯遭受嚴寒天氣,國內天然氣需求激增,加之工廠火災等因素,對外供氣受到限制。加上今年歐洲國家風力發電不足,對天然氣發電需求激增,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油荒、氣荒、電荒一時間席捲各國。


油價上漲也與供給有關。一方面,OPEC在10月會議上並未加大增產力度,另一方面,今年美國頁岩油並未如期擴產,這就導致市場對能源供給不足擔憂加劇,國際油價衝破80美元。美國頁岩油之所以沒有擴產,同拜登政府對氣候問題的重視以及對化石能源行業的不友好政策有關。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實現碳凈零排放的目標下,煤炭和原油等化石能源的供給將持續下降。預期影響之下,美國頁岩油投資和擴產意願減弱,從而導致油價飆漲。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物價的推動作用愈發明顯。美國8月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4.3%,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3.6%,都達到199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遠遠超過美聯儲2%的警戒線。鮑威爾9月底在國會作證時坦承,「隨著經濟繼續重新開放和支出反彈,我們看到物價面臨上行壓力,特別是由於某些行業的供應瓶頸。這些影響比預期的更大、更持久」。在兩日後美、歐、英、日四大央行線上會議上,他進一步指出,供應鏈瓶頸惡化並更長時間推高通脹,控制疫情仍是政策重點,這兩大現狀都「令人沮喪」。


為了緩解供應鏈瓶頸,美國甚至開始考慮取消對中國產品加征的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10月4日表示,美方無意「激化」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努力與中國「重新連接」而非「脫鉤」。美國政府以前處理對華經貿問題的手段未能解決美方根本關切,拜登政府將尋求以「全新、全面和務實」的方式處理對華經貿關係。9日,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貿易代表戴琪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同意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繼續溝通,以期為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發展和世界經濟復甦創造良好條件。


實際上,物價問題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成為各國政策的主要關切,近期已經有更多國家加入加息陣營。雖然美國9月非農數據不及預期,僅新增19.4萬人,創今年1月以來最小增幅,但由於工資增速仍在加快,美聯儲原定的Taper節奏預計不會受到影響,今年11月極有可能啟動縮減購債,明年年中結束QE。


這一政策預期,疊加近期的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共同推動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目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升至1.61%,達到6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即便近期美國國會就提高短期債務上限達成協議,但沒有扭轉國債市場的低迷表現。而隨著無風險利率上升,美股尤其是以納斯達克為代表的成長股明顯回調。


我國國內同樣面臨著「類滯脹」風險。9月官方製造業PMI回落0.5個百分點至49.6%,2020年3月以來首次回落至榮枯線以下。受能耗雙控考核壓力下各地拉閘限電影響,生產指數下降1.4個百分點至49.5%,與此同時,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回升2.2個百分點至63.5%,出廠價格回升3.0個點至56.4%,均升至近4個月高點。預計9月PPI同比漲幅極有可能衝破10%,達到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拉閘限電的重要原因,在於煤價上漲過快而電價難以上調,導致發電企業缺乏動力。發改委近期表示將多措並舉加強供需調節,確保今冬明春能源穩定供應,確保居民用能安全。包括多渠道增加能源保供資源,依法依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有序增加煤炭進口,儘力增加國內天然氣產量;發揮好中長期合同「壓艙石」作用等。國家電網也召開緊急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加大電網跨區跨省資源調配力度,全力守住民生用電底線。隨後,山西與14省(市)簽訂四季度煤炭保供中長期合同,內蒙古要求加快釋放煤礦產能。


但是,「市場煤」與「計劃電」之間的矛盾短期內仍然難以破解,國慶假期之後的首次國常會在改革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方面做了小步嘗試。會議要求在保持居民、農業、公益性事業用電價格穩定的前提下,將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範圍由分別不超過10%、15%,調整為原則上均不超過20%。對高耗能行業可由市場交易形成價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除了物價問題,穩增長和防風險也是當前政策的關注重點。十一假期的出行和消費狀況遠未恢復至疫前水平,央行調查顯示居民三季度消費意願進一步下滑。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例會中表示將「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需要指出的是,這一表述曾經在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例會中出現。去年年中以來,隨著經濟修復加速,貨幣政策逐漸轉向正常化,這一提法也在隨後的季度例會通稿中淡出。時隔一年之後再次出現,或許預示著貨幣政策將轉向結構性寬信用。


此外,這次例會還極為罕見地要求「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隨後央行與銀保監會一起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重申「兩個維護」的表態。在恆大事件持續發酵後,監管層對於房企債務風險以及可能產生的次生風險保持警惕,預計剛需群體的住房按揭貸款政策有望迎來邊際寬鬆,但房地產市場調控並未轉向。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