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2021年08月26日17:10:11 國際 1970

2006年,韓國一位29歲的女大學生李允熙在和同學、老師聚餐之後離奇失蹤,此事引起了韓國全民關注,當警察調查案發現場,尋求事情真相時,李允熙的兩名同學卻犯下了致命錯誤,以至於疑點重重,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李允熙家住在京畿道南揚州市,她從小就學習成績優異,人長得還特別漂亮,堪稱「別人家的孩子」,本科時,李允熙就讀於首爾著名的梨花女子大學,專業是美術和統計學雙學位,可是在結束了6年的學習生涯後,李允熙卻突然發現自己好像不太喜歡這個專業,也不想找相關的工作。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李允熙和父母

雖然年齡已經不小了,但李允熙很有勇氣,在25歲時做了個決定:改學醫。因為李允熙從小就喜歡小動物,所以她決定學習獸醫,未來做一名獸醫。當時李允熙的父母並不同意女兒的選擇,他們覺得女孩工作不重要,而且李允熙年齡也該結婚了,趁早工作找個對象才是正道,但是在李允熙強烈要求下,父母最後還是同意了女兒求學的請求。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2003年,品學兼優的李允熙成功考入了全北大學獸醫系,全北大學位於全州,是韓國的一所綜合性學校,也是韓國國立大學中排名前5的學校。可是令李允熙沒有想到的是,進入學校成為她人生的最後一站。

進入學校後,李允熙為了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通過在外兼職教學生的方式賺取學費和生活費,讓父母很安心。

2006年,28歲的李允熙開始了大四上學期的學習,由於還有一個學期就將正式畢業,很多同學已經在投簡歷準備實習了,6月5日,學校上完課之後,李允熙和全班40多名學生以及獸醫系的一名教授在全北大學校外的一個餐廳喝酒慶祝。

在韓國,教授帶著學生喝酒慶祝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這種活動此前就經常舉行,由於快畢業了,聚餐的同學們都很高興,他們喝了不少酒,直到6月6日凌晨2點,同學們才紛紛離開,各自返回。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李允熙和金某

李允熙為了教學方便,在學校外面租了房子獨自居住,位置距離聚餐地點大約1.5公里,李允熙在離開時,她的一位男閨蜜金某站了起來,提出要送李允熙回家,金某一直暗戀著李允熙,李允熙也對他很有好感,這在同學中並不是什麼秘密,李允熙還曾穿著金某送的衣服在學校大搖大擺地走過,因此李允熙對於金某的提議並沒有拒絕。

兩人走了一路,當李允熙快到公寓樓時,她對金某說「前面就到了,你不用送了,回去吧」。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聽到李允熙如此說,金某也沒有強求,站在原地遠遠地看著李允熙進入了公寓,金某的位置距離李允熙公寓大約100米。隨著房間中的燈亮起,金某覺得李允熙已經到家了,於是便轉身離開,返回了自己的住所。

第2天,學生們都到學校上課,有人發現李允熙沒有來聽課,這讓同學們感到有些奇怪,因為李允熙作息制度十分規律,從來沒有遲到過,也從來沒有缺過課,而同學們也並沒有接到李允熙請假的消息。

得知此事後,金某還前往李允熙的住所查看,可是房門緊鎖,金某敲了敲門,裡面也沒有任何應答,屋內只傳出了狗叫的聲音,金某覺得李允熙很有可能有急事離開了,所以也就沒有再去尋找。

6月8日,同學們發現李允熙還是沒有來上課,這種事情在李允熙身上從未發生過,因此引起了更多同學的懷疑,下課後,金某叫了三名同學和他一起再次來到了李允熙的住所。

在敲了半天門沒有應答後,其中一名同學提議去對面的樓上看看,從那裡可以看到李允熙公寓里的情況,於是四人來到了對面的公寓樓,卻驚奇的發現李允熙家的窗戶是打開的,家中物品散落了一地。

這時,四名同學有些慌張,他們給李允熙的父母打了一個電話,詢問李允熙是否已經回家,結果可想而知,李允熙的父母沒有見過李允熙,並不知道她去了哪裡,四人立刻意識到李允熙發生了意外,於是他們果斷報警。

當警察接到報警電話後,立即派人前往了李允熙的住處,強行撬開了她的門鎖,李允熙養了三隻小狗,因為餓了好幾天,小狗的叫聲十分凄慘,他們為了尋找東西吃,才把房間弄得如此凌亂。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在房間中,大家沒有發現李允熙,於是警方聯繫了李允熙的父母和姐姐,讓他們到現場接受問詢。在當地經常會出現失蹤案,很多人在失蹤幾天後自己會回來,所以警方對李允熙的失蹤也比較樂觀,猜想也可能是這種情況,因為在李允熙的房間中,並沒有任何打鬥的情況,更沒有血跡,所以警方想詢問下李允熙的家人。

可李允熙的4名同學卻不這樣認為,在6月2日,李允熙曾經遭到一次搶劫,那天晚上,李允熙在住所附近的水果攤買了一些水果,想要帶回去吃,可是走著走著從後方駛來了一輛摩托車,車上的人從李允熙背後搶走了她的包,然後趕緊逃跑。

當時恰好後方李允熙身後有一輛汽車看到了搶劫的過程,於是車主趕緊招呼李允熙上車,想要追趕搶劫的人,可是經過一番追逐後,摩托車鑽進了一條小巷,失蹤的無影無蹤,而李允熙的包裝不僅有電話卡,手機還有身份證。

這些證件卡片丟失後,李允熙此時正在申請補辦,因此根本無法通過手機聯繫到她,更無法進行定位追蹤。

一開始,警察還覺得很有底氣,可是接下來李允熙的兩名同學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讓案件陷入僵局。4名同學中有兩名同學跟著警察去做了筆錄,而另外兩名同學則留了下來,其中一位便是聚餐後送她回家的金某,兩人開始打掃房屋,原因是金某和另一位女同學覺得屋子太亂,讓李允熙父母看後會覺得不好。

金某拖地、掃地、擦桌子,女同學還把李允熙的床單準備放到洗衣機里清洗,當她打開洗衣機時,發現洗衣機里有一條內褲和4條毛巾,這些物品已經洗好,但是卻沒有晾出去,被捂出了味兒,李允熙不是忘了,就是沒來得及晾。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在桌子上還有40萬韓元,這是李允熙教課所掙的兼職工資,地上還有一束花,這些花本來應該掛在牆上,可是卻落在了地上,顯然小狗根本碰不到,這些花很有可能是被人碰掉的。誰也沒有想到,李允熙住所內存在的證據竟然以這種方式被完全破壞。

當晚6點,李允熙的父母急匆匆地趕到學校,李允熙的姐姐先進了房間,她在窗台上發現了一個半截的煙蒂,李允熙在梨花女子大學上學時,李允熙就曾經因為壓力過大有過抽煙的現象,但她後來戒掉了,姐姐以為李允熙由於課業壓力過大,又開始重新吸煙,害怕李允熙受到父母責罵,於是姐姐趁著沒人,將半截煙蒂扔掉了。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李允熙的姐姐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半根煙蒂很有可能並不是李允熙抽的,可能是其他人,甚至是犯罪分子留下的,但這個證據也被姐姐「神奇地」處理掉了。

李允熙失蹤的那個晚上天氣很熱,李允熙很愛乾淨,每天都會換衣服,他的家人找遍了家中的各個角落,卻始終沒有找到她當天穿的鞋子和衣服,和李允熙聚餐的同學回憶當天李允熙的情況,也並沒有發李允熙有什麼異常,她和同學們有說有笑,神情很放鬆。

由於李允熙回來時已經快凌晨3點,所以警方詢問李允熙的鄰居時,很多鄰居都表示當時睡得正沉,沒有聽見什麼異常的響聲,即便是有,在那種情況下也根本聽不見。

此外,李允熙的家人在住宅內還發現了李允熙的背包,同學們說這個背包就是李允熙當天聚會時背的。這證明李允熙聚會後已經回到了房裡,但是李允熙的背包里卻少了一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沒有人知道筆記本去了哪裡。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李允熙有記筆記的習慣,每天發生的事情都會記在筆記本上,因此只要找到這本筆記本,就能從中發現蛛絲馬跡。

同時,警察還發現了很多的疑點,李允熙的家中少了一個矮桌子和一把鎚子,李允熙的一名好朋友在6月5日曾經陪李允熙回到住處取資料,當時她就坐在矮桌子前的凳子上,矮桌上有一個杯子,她還把玩了一會兒,由於矮桌很矮,既可以作為書桌,也可以用作茶几,所以這名同學對矮桌子印象深刻。

李允熙有一個工具箱,但是在工具箱中缺少了一把鎚子,警察立刻聯想到很有可能有人用鎚子襲擊了李允熙,碰到了牆上的花,李允熙撞到了矮桌子上,所以為了消除證據,兇手就將鎚子和矮桌子都帶走了。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警察還發現李允熙 6月6日凌晨2:59到3:02曾經用電腦瀏覽過網頁,這個過程只有三分鐘,之後電腦就再也沒有被用過,直到一個多小時的4:21,電腦被強制關機。

李允熙從來沒有強制關機的習慣,因為強制關機可能破壞電腦中的文件,所以除非電腦發生了死機,一般人不會用強制關機的方式關上電腦,而李允熙不太愛關電腦,即使上學有時也不關電腦,一開就是一天。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在這三分鐘內,李允熙在電腦中搜索的關鍵詞竟然是「112」「性騷擾」,112是韓國的報警電話,警方由此推測李允熙受到了什麼騷擾,導致她想要查一下報警的電話。

當晚聚餐的男生很多,李允熙會不會在聚餐中受到了騷擾?可是當警察詢問李允熙的同學時,他們表示李允熙並沒有什麼異常,但也無法排除存在這樣的現象他們並不知道。

更令人感到詭異的是,警方通過技術手段查到有人在3:02到4:21這一時段也用過電腦瀏覽網頁,但是在電腦中卻並沒有顯示這些內容,因為有人在這台電腦上進行了刪除操作,刪除了相關的信息,警方無法查證刪除的到底是哪些信息。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那麼刪除者為什麼沒有刪除掉那三分鐘的記錄,會不會是故意留下這些記錄,把警察往誤導的方向引?而電腦被強制關機的方式也判斷出關係者很有可能並不是李允熙本人,而是在房間中出現過的人。

6月10日晚。警方又發現了有人用李允熙的賬戶訪問了音樂網站,還查看了電子郵箱,如果不知道登錄密碼,李允熙的賬戶根本無法訪問,於是警察懷疑此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他們根據IP地址發現此人位於首爾汝意島的一家旅館,於是警方立即前往了這個旅館,調取了旅館的監控錄像,可是通過監控並沒有看到李允熙的身影,這一情況證明很有可能是嫌疑者認識李允熙。

6月13日,李允熙的父親懷疑有人扔掉了李允熙的矮椅子,於是在李允熙住處20米的一個斜坡垃圾堆里四處翻找,終於找到了這張矮桌椅,這張矮桌椅的4個金屬支腳都被卸了下來,不見了蹤影,只剩下一塊兒桌板兒,從矮桌後面的痕迹來看,金屬支腳並不是掰斷的,而是用螺絲刀擰下來的。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這一情況十分反常,如果為了處理廢品,回收人員會直接用手掰斷金屬支腳,因為用螺絲刀拆卸費時費力。所以推測很有可能是嫌疑犯故意扔在這裡,他卸下了矮桌椅的支腳並帶走了,經過同學確認,這張矮桌子就是李允熙所有。

警方再次懷疑當晚有人用鎚子敲擊了李允熙,李允熙倒在矮桌上留下了痕迹,所以此人必須將矮桌子和鎚子帶走。桌椅也必須要處理掉,但是在深夜,矮桌子和鎚子攜帶很不方便,為了避免引人注意,嫌犯將金屬支腳拆下帶走。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通過種種證據顯示,嫌疑犯很可能認識李允熙,當然也不排除是陌生人的衝動作案。

如果是熟人作案,第一個被列入懷疑對象的便是送李允熙回家的金某,因為他身上有太多的疑點,晚餐結束後,金某執意要送李允熙回家,當時發生的一切都是金某的一面之詞,沒有人知道他是否進到了房間,而在事發後金某又主動提出要留下來打掃房間,此時是處理掉房間證據的絕佳時機。

於是警察將金某帶回警局調查詢問,另外,6月8日下午4:18,電腦被人打開過,而此時正是金某和女同學在打掃房間,警察詢問金某和女同學是否打開過電腦,兩人都回答「記不大清楚」,當然也不能排除電腦是兩人在打掃時,不小心碰到了電腦開關。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金某對李允熙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他不僅會記錄李允熙每天的穿搭,還會偷偷收集李允熙的頭髮和衣物,兩人雖然沒有確立男女朋友關係,但卻有著曖昧的關係。

由於金某也是一個人居住,所以他說送完李允熙之後就回家了,並沒有目擊證人證實。

隨著調查的深入,李允熙的筆記本也被發現,當時這本筆記本放到了學校獸醫系2樓實驗室的桌子上,筆記本里記錄了很多的日常瑣事,比如每筆兼職收入,朋友的手機號,還有每天發生的事,可這些事都很平常,案發最後一條信息是「6月5日下午,手術實習後大家一起聚餐」,此外就沒有其他內容了。

可李允熙的筆記本什麼時候放到了這個桌子上的呢?警察猜測有可能是李允熙手術之後就放到了桌上忘記了拿,還有可能是有人故意將它放到那裡。

面對警察的詢問,金某堅決地否認了自己與李允熙的失蹤有關,警察隨即對金某的衣服進行了檢驗,上面確實有血跡,但卻不是人血,而是金某在實驗過程中沾上的動物血。

作為醫學院的學生,同學們經常會做動物解剖實驗,因此在衣服上發現血跡也實屬正常。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可是接下來警察又發現了一些異常現象,全北大學獸醫系有一個焚燒爐,每天教授、學生都會把動物屍體集中起來燒掉,通常一周的重量為40公斤,可是案發的這周,重量卻達到了110公斤。

當時已經接近學期末,不會有大型動物解剖實驗,那麼會不會是李允熙被故意放到了焚燒爐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作案者就是全北大學的人,於是警察徵求了金某的同意,給其進行了測謊實驗,可是心理專家發現金某在回答各項問題時,生命體征完全正常,沒有任何的波動,由此排除了金某作案的嫌疑。

當時,還有李允熙的教授有出入學校使用焚燒爐的嫌疑,但是焚燒人員並未檢查焚燒物品究竟是什麼,由於沒有證據,警察無法判斷究竟教授是否是行兇者,這條線索也就此中斷,警方並沒有將教授逮捕歸案並進行審訊。

除此之外,在李允熙的住宅對面發現了一個空置的房間,從房間里可以觀察到李允熙的一舉一動,可這個房間卻沒有人住,然而,在房間地上卻發現了空煙盒和衛生紙,似乎這個房間里有人呆過,也許李允熙是被某人盯上,而李允熙的住處沒有監控,所以留下的線索很少,導致案件難以偵破。

警方在多年尋找之後,依然所獲寥寥,一些新的證據也陸續被公布出來,想讓全民參與提供線索,可警方也沒有獲得什麼有用的信息。

那麼李允熙到底怎樣消失的,房間里是否真的就是案發現場,12年後,一則信息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2018年5月,韓國新林洞的一名女生回家時遇到了被人跟蹤的情況,因為當時女生門口有錄像,從錄像中發現有一名男子僅僅跟著她,當她開門後關門時,男子一個箭步衝到了她門前,可是僅僅差了一秒,門恰好關上了,男子試圖開門進去未遂,他還在門口逗留了兩三分鐘,似乎期待女子再次出門,可是結果落空,於是男子轉身離開。

這個視頻被公之於眾,對韓國女性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如果男子衝進門去,他會做些什麼行為,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後果不堪設想,女生的安全問題再次被廣泛討論。

從這些現象中推測出一種可能,那就是李允熙作案人也可能是衝動作案,或者在遠處觀察了李允熙很久之後才決定動手,可以因為證據太少,在李允熙對面房間逗留的人始終沒有找到。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無獨有偶,2019年,李允熙住房旁邊也有一個同系女生向外界公布了一個信息,她表示就在李允熙案發前幾天,自己曾經一個人獨自回家,當她走到2樓時,突然感到有人尾隨自己,她隨後大叫了一聲,吵醒了鄰居,也嚇跑了尾隨者。

案件發生的第2天晚上,這名女生肚子餓了想吃泡麵,可是煤氣卻怎麼也點不著,因為她膽子小,所以並沒有出門檢查門外的煤氣閥門(韓國煤氣閥門都在室外),當第2天白天女生出門檢查時,發現整棟樓里只有她家的煤氣閥門被關上了,這不禁引起了女生的後怕,如果她前一天晚上出門檢查,會不會發生意外呢?

2006年,韓國女生聚餐後失蹤,電腦記錄遭刪除,焚燒物多出70公斤 - 天天要聞

案發後幾個月里,警方出動1.5萬名警力,印發了3萬張尋找失蹤者的傳單,並對全北大學和李允熙住宅附近進行了地毯式排查,可是卻一無所獲,最主要的原因是李允熙房間所有的證據都被破壞,連李允熙是死是活都無法確定。

如果李允熙死了,她的屍體去了哪裡?如果李允熙沒死,她為何至今都沒有出現。這起案件引起了韓國全民關注,而李允熙的父母一直堅信女兒還活著,如果她還在世,今年已經43歲。

女性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只是不知道李允熙案什麼時候才能偵破,希望老人能早日得到答案,不留下任何遺憾,兇手也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香港特區政府嚴正發聲!「強烈譴責美參議員公然恫嚇」 - 天天要聞

香港特區政府嚴正發聲!「強烈譴責美參議員公然恫嚇」

香港特區政府強烈譴責美參議員恐嚇國安人員香港特區政府今日(5月17日)嚴正發聲,強烈譴責美國參議員提出所謂「法案」,企圖將香港法官及檢控官列入「制裁」名單的卑劣行徑。這種政治操弄公然恫嚇依法履職的特區人員,是對國家安全事務的粗暴干涉!
中東「地震」!特朗普中東「背刺」盟友,美國突然對敘「鬆綁」,伊朗要「自廢武功」,這場豪賭誰是贏家? - 天天要聞

中東「地震」!特朗普中東「背刺」盟友,美國突然對敘「鬆綁」,伊朗要「自廢武功」,這場豪賭誰是贏家?

最近,特朗普的中東訪問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以往美國總統的訪問路線不同,他這次沒有先去以色列這個「鐵盟友」那裡刷一波存在感,而是優先訪問了沙特、卡達、阿聯酋三國。沙特為了迎接特朗普,不僅派出戰機護航,還鋪上了象徵最高禮遇的紫毯,特朗普揮舞右拳的畫面通過媒體傳遍全球,宣告著他此次中東之行的不尋...
凌晨,男子疼到崩潰!「像無數針在瘋狂攪動」...醫生:這些習慣很多人都有 - 天天要聞

凌晨,男子疼到崩潰!「像無數針在瘋狂攪動」...醫生:這些習慣很多人都有

「凌晨三點,我從一陣劇痛中驚醒,感覺像是有無數根鋼針在左肘關節里瘋狂攪動,那種痛深入骨髓,痛得我全身冒冷汗。」浙江寧波的王先生躺在寧波鄞州區第二醫院病床上,回憶起痛風發作的夜晚仍心有餘悸。男子長期肥胖全身關節被痛風石「攻佔」王先生今年45歲,身高180厘米的他,體重高達100公斤。他的生活習慣並不健康——高...
菲律賓選舉結果出爐 - 天天要聞

菲律賓選舉結果出爐

據央視新聞消息,5月17日下午,菲律賓選舉委員會公布中期選舉的官方結果,正式宣布12人在本次參議員選舉中勝出。根據選舉結果,改選的參議院12名參議員中,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支持的執政聯盟「新菲律賓聯盟」贏得6席,反對派杜特爾特陣營獲得5席,剩餘2席由其他黨派獲得。值得注意的是,競選期間,參議員候選人卡米爾·比利亞...
大好消息,退休人員樂開懷?1964年前出生的人有這幾大優待?快來看看你是否能享受到! - 天天要聞

大好消息,退休人員樂開懷?1964年前出生的人有這幾大優待?快來看看你是否能享受到!

清晨,小區涼亭里,68歲的陳叔正和老夥計們嘮家常。剛辦完退休手續的他,心裡還盤算著養老錢的事兒,愁眉不展。一旁的趙大爺湊過來,神秘兮兮地說:「老陳,聽說國家給咱們1964年前出生的人發福利了!」陳叔眼睛一亮,心裡琢磨著:這消息靠譜不?要是真有好政策,那可真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