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於無限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一切活動的聲明」,近年來,澳方像個跳樑小丑一般頻頻惹出爭端、挑釁中方,以為中方只會給出警告、不予行動。這次中方終於出手,無限期暫停所有戰略經濟活動,給澳方來了一記絕殺!這記絕殺給澳大利亞帶來的損失必然是慘重的,但這又能怪誰呢?還不都是澳大利亞咎由自取!和平、發展、合作擺在它面前,是它自己不珍惜,偏偏要爭、要鬧,最後落得這樣一個財、利皆失的下場,真是貽笑大方。中國的這一記絕殺,會給澳大利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新來的朋友記得點個關注,既方便瀏覽往期文章和視頻,又可接收最新消息。
一、 澳大利亞到底整了哪些幺蛾子,讓中國憤而暫停合作
中國向來將「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作為進行對外活動的準則,澳大利亞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讓中國無法忍受、暫停合作?讓我們順著時間的脈絡來細數一番。
1972年,中澳正式建交。進入21世紀後,中澳兩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保持了友好的發展關係。但是2016年以來,因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推行「美國優先」策略,對中國採取敵視態度,澳大利亞害怕被美國這一盟友拋棄,對中國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澳雙邊關係出現了明顯惡化或停滯,一時間,「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具體事件:
2016年7月,在南海問題上,澳大利亞和美、日兩國一同發布聲明,譴責中國的南海行為主張。2017年9月-11月,澳大利亞在南海舉行了海上軍事演練,試圖增加自己在南海海域的影響力。2018年6月,澳大利亞進一步增強自己在南海的存在感,並發表「中國在南海霸凌他國」無端言論。在南海問題上,澳大利亞深度介入,處處針對中國,中澳地理政治矛盾擴大。2020年,美國加大對華遏制,澳大利亞也甘做美國的「反華聖鬥士」,為保障美國的戰略的實施一直鞍前馬後。先是在4月,多次呼籲對新冠肺炎疫情源頭開展獨立調查和「獨立國際審議」,矛頭直指中國。後是在香港、台灣、新疆、西藏等問題上攻擊中國,干涉中國內政。此外,還公然對中國公民、機構、企業大搞選擇性、歧視性執法。兩國政治矛盾不斷激化。
中澳兩國的經濟結構高度互補,數據顯示,2008-2020年這12年間,中國都一直是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澳大利亞對中國一直保持著貿易順差,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我們為澳大利亞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雄厚的資金,得到的卻是澳大利亞自2020年發起的多輪愈發過分的經濟制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針對各項制裁,中方也進行了制裁反擊。面對破裂的經貿關係,澳方未有修補之意,反而於2021年4月撕毀維多利亞州與中國簽訂的「一帶一路」框架合作協議。經貿關係破裂到幾近無法挽回的地步。
澳大利亞政界和輿論界充斥著各種「被害妄想症患者」,中國實力不斷增強,這些「患者」們將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政治、經濟、文化、間諜滲透論」說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彷彿中國在各方面都侵蝕了他們的利益一般。因中澳兩國相隔較遠,澳洲民眾對中方的認識大部分來自於政府的輿論導向,在各種「威脅論」、「滲透論」的作用下,在普通民眾當中出現了各種無端反華的事例,在澳洲生活的華人也時不時遭遇無端的言論或武力攻擊。中澳人民間的友誼就在這一次次的衝突中不斷被消耗。
中澳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人民交往上都出現了不同嚴重程度的裂痕。我們本期待著隨著時間的流逝,傷口能自行癒合,但澳大利亞卻一次又一次在傷口上撒鹽,友好的合作關係變得「血肉模糊」、臨近萬丈深淵。
二、 澳大利亞為何三番五次挑釁中國?當真以為中國是不會發威的病貓?
從上述列舉的事件中,其實可以看出,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挑釁由來已久。澳為何要屢次挑釁?中國又為何拖到現在才對澳大利亞使出「絕招」?
澳洲位於一塊獨立大陸,遠離亞歐及美洲陸地。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使其從建國伊始便缺少政治安全感,一直奉行「與大國結盟」的外交政策。二戰之後,美國實力空前強大,澳洲也一直緊抱美國大腿,任由美國驅使、為美國的意志服務。2016年,特朗普上台,推行「美國優先」,採取緊縮性外交政策。澳大利亞見勢,擔心被美國這一盟國拋棄,因而對美國愈發巴結討好。美國加大對華制裁態勢,澳大利亞也跟著一塊對抗中國,甚至以挑釁中國的行動來證明自己對美國的價值,以維護美澳聯盟。
面對澳大利亞三番五次的挑釁,中國為何一再忍讓,直到近期才放出大招?要回答這一問題,得從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家利益出發,中國一貫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倡以對話形式解決矛盾爭議,避免一刀切的政策選擇。我們一向支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澳大利亞與中國有將近五十年的建交歷史,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交流迸發出了不少絢麗花火,採取過於激進的制裁措施有可能為兩國的友好合作畫上句點,往昔的友誼也有可能灰飛煙滅。此外,中澳的進出口產品高度互補,兩國合作能各取所需,澳洲是重要的原材料進口市場,中國還是想要維繫與澳良好關係。考慮到這些,中國對澳的態度與政策一直非常謹慎。這次若非澳大利亞違背合約精神,撕毀「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中方應該還不會如此決絕地使出「暫停戰略合作」這一招。
中國是一隻日漸強大的老虎,並非不會發威的病貓。中國不出大招並非因為中國沒有能力,而是因為中國想要維繫來之不易的友好關係。但澳大利亞卻五次三番無視中國的警告,做得越來越過分,這也就不能怪中國不顧近50年的友好情誼、暫停所有戰略合作了。
三、 中國的絕殺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意味著什麼?
中國是亞太地區第一大經濟體,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能為不同國家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從經濟角度來看,十幾年來,中國為澳大利亞提供了上千億的外貿收入。澳大利亞對中國市場極度依賴而不自知。2019年,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佔比達38.2%,與中國的貿易順差達488.3億美元。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澳大利亞對全球的貿易下降8個百分點,但對中國的出口僅下降3個百分點,中國依舊是其最大的產品出口國,是最大的出口市場。此次發改委聲明一出,意味著澳即將喪失與中國合作的無限機會,告別廣闊的盈利市場。這一消息,對澳國內不少企業來說都是致命的。
澳大利亞一邊吃著中國飯,一邊又砸著中國碗的時代就要結束了。現在澳大利亞是時候反省反省了。在疫情衝擊下,各國都在奮力爭取國外市場實現創收。我們可以找到替代的進口國,但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找到替代的市場可就不容易嘍。苦果是澳大利亞自己種的,現在它就得自己嘗!
好了,本期文章和視頻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的還請點點關注,下期將會為您帶來更加精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