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日,維州已經連續兩天無本地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僅有一名歸國旅客在酒店隔離時確診。
維州目前有25例COVID-19活躍病例,共有19例與假日酒店疫情有關。維州衛生部長Martin Foley表示,「我們很可能會看到」更多陽性病例,因為數千名密切接觸者仍在隔離中。
進一步的檢測和監測還在繼續,「我們不應該排除這種可能性,」他說。
而繼上周五宣布封城後,墨爾本才開啟沒多久的國際航班業務又被暫停,追溯原因則是先前在墨爾本機場假日酒店出現的多名酒店員工確診。
在宣布解封時,維州州長Daniel Andrews表示,維州的酒店隔離計劃比全國其他地方「有更高的標準」,沒有透露國際航班何時會恢復。
Andrews現已確認,維州的國際航班將無限期停飛。「由於種種原因,我無法確認這些航班將在何時恢復。」
他表示,推遲是因為醫學專家已被要求研究英國和南非菌株對整體冠狀病毒應對的影響。
意思是,在相關部門對英國及南非變異毒株有整體的了解和應對措施前,國際航班很有可能繼續停飛。
Andrews還強調說,即便是恢復國際航班,維州也不會像悉尼一樣接受那麼多國際遊客。
原因則取決於維州酒店隔離並沒有僱傭私人安保,而全部都是警察,導致維州酒店隔離成本更高。
因此,除了專家對病毒的進一步研究,和防疫工作人員接種疫苗為前提外,Andrews還把維州開放國際航班的希望寄托在早些時候提出的——「全新隔離設施計劃!」
近日,一家基礎設施公司提出了一項計劃,要在短短四個月內在墨爾本郊外建造維州政府的新隔離村,耗資最高可達1.7億澳元。
原因是此前Andrews透露,墨爾本政府希望建設一個客艙式住宿中心供以隔離,以支持解封后的酒店隔離計劃。
建築業巨頭AECOM的高級主管Paul Clark說,在阿瓦隆或墨爾本機場建造一個300個床位的設施只需4500萬到6000萬澳元,且可以在4-6個月、甚至更短時間內完工。
機場目前被視為最有可能被隔離的地點。阿瓦隆機場擁有1000多公頃的免費土地,特別適合建設永久設施。
機場首席執行官Justin Giddings表示,疫情結束後,該中心可以用來隔離國際學生和季節性工人,以及在山火或其他健康危機時提供緊急住宿。
對於疫情尚處於爆發階段國家的返澳人員,首要解決的問題是酒店隔離,而對於目前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旅遊國家來說,Travel Bubble旅行泡沫就是拯救本國旅遊業的救命稻草。
對此,一位航空專家說,如果澳洲沒有大規模接種疫苗,與鄰國建立的旅行氣泡將是無用和危險的。
自疫情爆發以來,各國就在談論「旅行泡沫」——即一項允許人們可以在國家之間自由來往,不受隔離影響的計劃——但對澳大利亞來說,這尚未成為現實。
雖然此前紐西蘭人可以在不進行隔離的情況下訪問澳大利亞的一些州,但自本周奧克蘭爆發COVID-19疫情後,單向泡沫暫時關閉。
新南威爾士大學航空學院高級講師、Qantas前首席經濟學家Tony Webber表示,現在引入任何旅行泡沫都是「徒勞的」。
「如果我們要在兩個國家搭建旅行泡沫,那麼至少在澳大利亞方面,兩個國家的所有人都必須接種疫苗,」他說。
Webber說,首批開放的國家將包括紐西蘭、斐濟、萬那杜、巴布亞紐幾內亞、諾福克島、新喀里多尼亞和塔希提島,「飛行距離相對較短」。
如果太平洋島國的旅行泡沫計劃成功實施,那麼到東南亞各國的長途旅行將會緊隨其後。
澳旅遊部長Dan Tehan表示,政府將考慮與越南和新加坡等國搭建旅遊泡沫,只要疫苗在國際上與澳大利亞同步推廣。
當被問及旅行泡沫計劃的未來時,澳航首席執行官Alan Joyce指出了新加坡和香港的泡沫,在香港爆發COVID-19疫情後,這項計劃被推遲了。
Virgin則表示,至少要到6月份才會開通短途國際航班,目前他們正在密切關注紐西蘭、太平洋島嶼和印度尼西亞是否會出現不受隔離的旅行泡沫計劃。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亞太地區副總裁強調,旅行泡沫可能是未來各國政府開始重新開放邊境的主要方式。
疫苗普及和旅行泡沫計劃已經是澳洲開放國際航班的老生常談,而一直以來處於水深火熱的澳各高校,又出來旁敲側擊,希望政府早日接留學生返澳。
拉籌伯大學預計,由於COVID-19大流行和國際學生人數大幅下降,2021年學校將承擔1.7億澳元的財政損失。
在一封給全員員工的電子郵件中,John Dewar教授表示,拉籌伯大學預計「2021年收入下滑幅度將比去年大得多」,該大學去年的運營赤字為950萬澳元。
「重新開放國際邊界的持續拖延意味著我們不太可能在2021年看到國際學生返回澳大利亞,」他寫道,「這將使收入的復甦推遲到2023年甚至更久。」
Dewar教授說,為了節省開支,該大學被迫對員工進行減薪、自願裁員和減少非工資支出。
「去年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很艱難。在工作中,我們失去了寶貴的同事,我們的薪水降低了,並不得不適應遠程工作,」他說。
「我們對疫情做出了迅速反應,因為我們很快意識到它的財政影響將是長期的,而不是短暫的,我們去年採取的迅速行動,為大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道路。」
確實如此,不僅是對於各高校,目前人在國內或國外的留學生都要做好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準備,也希望大家的生活能早日回到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