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三江源地區源索加鄉布設的紅外相機錄下了一段關於雪豹的畫面,只見一隻雪豹行走在被冰雪覆蓋了薄薄一層的裸岩地帶,在經過一轉彎處時,它突然吼叫了幾聲,正是這段聽起來很「魔性」的聲音,讓人不免覺得驚奇。
其實雪豹的叫聲本來就是那樣,之所以人們會感覺到很「魔性」,主要是預期認知與事實之間產生了偏差。
由於獅子、老虎等大貓的吼叫聲都比較震撼,加上影視作品裡面眾多大型猛獸的叫聲多為咆哮聲,人們在主觀印象上就已經先入為主地認為大型捕食者的叫聲就該像獅虎那般,但這是不對的。
認知誤區:所有大貓都會咆哮
世界上40種貓科動物裡面,能夠被稱之為大貓的主要有獅、虎、豹、美洲豹、雪豹、美洲獅及獵豹,前五種都屬於豹亞科,而後兩種則屬於貓亞科,不少人也將雲豹歸類為大貓,其實也是不準確的。雲豹的體型是豹亞科裡面最小的,屬於中型貓科動物,不入大貓之流。
由於大多數大貓都能夠像獅虎一樣咆哮,這才給了人們一個錯誤的認知,但並非所有的大貓都會,比如獵豹、美洲獅、雪豹均不會咆哮,值得一提的是雪豹又較為特殊一點,下面會講到。
7種大貓
很多人用能不能咆哮這一條件來區分豹亞科與貓亞科,顯然也是不準確的,雖然能咆哮的貓科動物都屬於豹亞科,但卻不能說豹亞科里的物種都能咆哮,除了雪豹這個例子之外,還有雲豹也不能咆哮。
以往人們根據外在形態等因素對物種進行分類,但隨著分子生物的發展,這一參考因素就顯得不是那麼準確了。
比如在過去,雪豹被認為是「單型屬動物」,但進入分子領域之後,重新修訂的貓科動物分類法裡面,雪豹就被歸類到豹屬裡面去了,它與虎的親緣關係最近。
雪豹
能不能咆哮?出生時就註定了
老虎能嘶吼,小貓喵喵叫,你知道嗎?其實貓科動物究竟怎樣叫?早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的,這一技能並不是在後天習得的,只是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隨著發聲構造的逐漸成熟,老虎等動物的叫聲跟小時候產生了一點區別而已。
為了弄清楚貓科動物的這一差異,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研究,最終為我們揭開了答案。
原來究竟是咆哮,還是如小貓般發出「咕嚕」聲,主要看發聲構造,準確地來說是由舌骨和聲帶共同決定的。
小貓
獅子、老虎等能夠咆哮的動物,其舌骨並未完全骨化,且伴有一條韌帶,在發聲時空氣從韌帶中穿過,它就會拉伸,進而產生更大的通道,拉伸的越大,聲音越低沉,最終與其他發聲構造共同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咆哮聲。
而眾多小型貓科動物以及獵豹、美洲獅等不能咆哮的物種,其舌骨已經完全骨化了,靈活性和延展性都比較低,所以無法發出咆哮聲。
雄獅
另外能咆哮的物種,其聲帶為方形,且內側面含有透明質酸、纖維蛋白形成的組織;固有層側面則有較多的透明質酸、膠原蛋白、彈性纖維蛋白、脂肪形成的組織。這一特徵能使得大貓在咆哮時肺承受較少的壓力。
相對於大貓更容易拉伸的方形聲帶來說,小型貓科動物的三角形聲帶則要穩固得多,不容易拉伸,那麼自然而然地就造就了兩種不同的聲音體系。
老虎
咆哮聲與咕嚕聲,就像是兩個對立面,能發出咆哮聲的動物就無法發出咕嚕聲,同理,能發出咕嚕聲的動物也就無法發出咆哮聲。
不過上天是公平的,咕嚕聲雖然沒有咆哮聲聽起來那麼震撼、那麼有霸氣,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咕嚕聲有治癒的功能,這種咕嚕聲有助於骨骼癒合以及促進組織再生的功能,還能使人內心感到寧靜和舒服,所以當你家的「汪星人」下次再在你身邊發出咕嚕聲的時候,不妨好好享受一下「音療」吧。
貓咪
整個貓科里,雪豹的舌骨很特殊
在聽到雪豹「魔性」叫聲之後,有人給出了解釋,說雪豹的聲帶缺乏彈性纖維組織厚壁,所以無法發出獅虎般的吼叫聲。
這種說法其實對了一半,另外一半還與它的舌骨有關,雪豹的舌骨在整個貓科中是最特殊的,僅此一份,沒有任何一種動物與之相似。
現代貓科動物,其舌骨無非就是上面提到的其中一種,但雪豹的卻不屬於任一種。它的舌骨雖然已經呈現出了部分骨化的特徵,但不如其他動物骨化得那麼全面,像是介於未完全骨化與完全骨化之間,這樣特殊舌骨,就導致了雪豹既不能像老虎一樣咆哮,也無法像小貓一樣發出咕嚕聲。
雪豹
之前網上有流傳出一個視頻說是俄羅斯那邊拍到了雪豹在咆哮,還給出了一份錄音,但仔細聽的話那是遠東豹的叫聲。由於發聲構造的原因,雪豹是一輩子都無法發出此類聲音的。
在大貓裡面,獅子與老虎是吼叫聲最震撼的,尤其是獅子,排在第一位,嘶吼一次能輸出114分貝的音量,空曠地帶直線傳播距離達7-8公里。要知道114分貝可是一架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的音量呀,足見獅吼虎嘯的威力。
雪山上的雪豹
其實轉念一想,雪豹的棲息地類型為高原雪山,一年中大多數時候都被積雪覆蓋,有的高海拔地區常年冰封,如果雪豹能吼叫的話,極容易就誘發雪崩,所以還是這種「魔性」聲音最合適,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要感嘆大自然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