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抗疫日記
第十期
— 全文共1834字 閱讀時間6分鐘 —
疫情當前,責任在肩
每一份無懼都應該被感動
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記錄
向所有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致敬

青山一道同雲雨,京藏何曾是兩鄉。在新冠肺炎侵襲西藏的緊要關頭,北京回龍觀醫院迅速落實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的部署,派出由康燕霞、陳科、居勇超、吳偉、趙東傑、閆亞楠、毛洋洋、蘇珊迪、李玉琦、王維和於威共11名同志組成的北京回龍觀醫院援藏醫療隊,星夜馳援,奔赴西藏。
身處雪域高原,他們直面新冠病毒、克服高原反應;他們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著回醫人的擔當與風采。
第九、十期《我的抗疫日記》將他們在拉薩的點滴記錄於其中。
我在拉薩方艙醫院做支援
001
淳樸笑臉是最好的褒獎 (文/閆亞楠)

潔白的哈達、巍峨的群山、蔚藍的天空,走出機艙時,眼前的西藏和我在夢裡見過的西藏一模一樣,如畫的風景讓我對這一次的援藏之旅充滿了期待和緊張。這種興奮沒有持續多久,胸悶、氣短、頭痛等等一系列的高原反應接踵而至,心率上升到了110次/分鐘,血氧降到了85%。
在經歷兩天的適應後,我們進入方艙開始正式工作。身處高原,又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工作起來非常的吃力,而每當我辛苦工作之餘,看到藏族同胞那一張張淳樸、善良又充滿感激的笑臉,身心疲憊頓時一掃而光,我堅信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將以更積極的態度圓滿完成這次援藏任務,我也堅信這次援藏將成為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002
黎明終將衝破黑夜(文/居勇超)
在接到支援拉薩抗疫的任務後,匆匆和剛上高一正在軍訓的女兒囑咐幾句,便出發了。走下舷梯、踏上拉薩後,一行的隊員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但大家還是克服困難,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工作中。
昔日原本慢節奏的城市,現在(本文記錄時間為8月下旬)變得更慢了,然而與病毒的賽跑卻不能有一刻停歇。我們面對全新的方艙醫院,一切從零開始,幾十個日日夜夜,這裡成為了我們醫護人員堅守的陣地,也是隔離人員暫時「溫暖的港灣」,面對大家的問題,我們耐心解答、用心解決,悉心解釋。
被汗水浸濕的衣衫、打濕的頭髮、騰起的水汽都將成為我們讓這座城市早日恢復生機的積累,黎明終將衝破黑夜,勝利一定近在眼前。
003
護佑健康 綻放團結之花 (文/陳科)
不知不覺來拉薩已經一個月了,這次抗疫經歷不同於以往,不僅方艙醫院的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還要克服高原反應。在缺氧的環境下,戴上N95口罩、穿好防護服,每移動一步都會帶來胸悶和心慌。面對困難,我們醫院的領隊吳偉和兄弟醫院的領隊幫我一一克服。在大家的互相幫助下,方艙的工作環境、制度和流程不斷完善、優化,患者的情緒也越來越穩定。
而在方艙的這段日子裡,還湧現出了很多「活雷鋒」和志願者,他們協助完成出入艙人員的登記、維持核酸採集秩序、幫助我們發放食物和口罩,眼前的一幕幕感人畫面讓我們更堅定了早日戰勝疫情的信心,也正因為他們,讓我們在雪域高原綻放出民族團結之花。
004
高原展現回醫風采 (文/毛洋洋)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高原,在隊友的幫助下,我克服了強烈的高反,並完成了入艙前嚴格的考核。
我們在艙內每天的工作就是全力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不管是我們自己的隊員,還是和兄弟醫院的戰友們,大家配合都非常的順暢、默契。
凌晨的拉薩,在高強度的工作後,兄弟醫院醫療隊的隊員因為缺氧而過於疲憊,我和同伴幫助他們完成了核酸採集工作。雖然身體也很累,但心裡還是美滋滋的,我們用互幫互助詮釋了回醫人的風采。
這次難忘的援藏任務,讓我得到了歷練,也註定讓我一生都無法忘記,看著窗外湛藍的天空,真希望這片凈土能夠早日恢復生機。
005
我是「大白」 我是光!(文/蘇珊迪)

到達拉薩的第二天,我就投入到工作中。在接手了剛剛完成建設的方艙醫院後,便馬不停蹄的開始了「開荒」,我們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三區兩通道的建設、搬運清點各類物資、艙內重點病人交接等等。我們克服了自身的高反,從零開始,讓方艙投入使用。
每次排班,大家都要把寶貴的休息名額留給高反最嚴重的戰友,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罷了。
艙內的工作強度很高,我們參與核酸採集、出入艙登記、感控消殺等等工作,但我和戰友們時刻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而這份樂觀也傳遞給隔離人員,許多藏族同胞都為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轉眼已經支援有一段時間了,夜深時,我也會想家,會夢到燒烤、夢到火鍋,但當我穿上防護服變身「大白」時,我又會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普通人,我是諾亞,是塞羅,是迪迦,我是光!
寫在最後
京藏同心,攜手同行,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北京回龍觀醫院援藏醫療隊的11名隊員義無反顧、盡職盡責,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拉薩人民的健康築起了一道刻有「回醫精神」的屏障。
在這篇文章發布的同時,他們為期兩個月的支援任務也行將結束,在完成健康監測後,他們將回到北京、回到親人身邊。萬家燈火時,那些尋常的兒女情長,是山河無恙,讓人心安……
圖文 | 援藏醫療隊
編輯 | 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