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花園行政村並村並出的「質量效應」

2023年07月12日21:38:16 熱門 1623

「1+9」花園行政村並村並出的「質量效應」 - 天天要聞

資料圖片

7月21日,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西瑤小區的村民金銀潭、馬桂仙夫婦,在花園田氏醫院享受免費體檢。

而在此之前,金銀潭夫婦只有羨慕的份兒。2017年3月,東陽市委市政府決定,他們所在的西瑤村連同周邊8個村一起併入花園村。金銀潭一家成了名副其實的花園人,享受村裡的一切福利待遇。

穿行在新併入的9個村,村民說得最多的是花園村規民約帶來的「變化」:並村前,村裡很多工作,如拆違、整治髒亂差等,很難推進;並村後,各項工作神速展開,也就個把月時間,違章自行拆除了、房前屋後亂堆亂放不見了、村容環境整潔了……

花園村第一支部副書記郭曉龍稱之為「並村前後出現的180度轉身」。並村前,他是南城村幹部,讓他吃驚的是,「同樣是村規民約,花園村的村規民約竟有這樣大的作用。」

「這是花園村第一次並村產生的『質量效應』。」花園村黨委副書記金光強說,並村十多年來,村容環境、村民生活質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幸福指數節節攀升。第一次「1+9」的成功,讓這次併入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充滿了信心。

【打造理想狀態下的安居環境】

7月21日,前蔡小區盧華良家的聯體排屋正在內裝飾。「速度快的村民,趕在雞年春節前就入住了。」盧華良說。

小區內新房整齊劃一,兩戶一幢、三層半高,6米院子、7米路,房前屋後各一米綠化帶,外牆紅白相間。

前蔡小區負責人盧國進介紹,當年前蔡新屋較多,並村後選擇了舊村改造。10多年過去,居住環境顯得落後。小區居民強烈要求進行第二輪改造。2016年5月,小區啟動第二輪改造,90%以上的房子都拆掉重建。他指著村民們的房子說,「每平米村裡補貼幾百元,大家花費很少就把房蓋起來了。」

隨著前蔡小區的順利拆建,花園村10個小區不再有老房舊房。

2004年10月,東陽市進行行政村區域調整,老花園村與周邊9個行政村合併,組建成新花園村,村民人口由不到500人增加到5000多人,面積由1平方公里擴大到了5平方公里。

從此,花園村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規劃、整體拆建、分步實施」的新農村建設方案,統一規劃建設新花園。

如今,走進花園村,縱橫的街路、熱鬧的街區、林立的商鋪、鱗次的高樓、整潔的小區、紅白相間的小洋房,就像走進了一座精緻秀麗的城市,宜居宜業宜游。

未併入花園村前,盧頭小區地處低洼帶,土木房、紅磚房、泥土路,髒亂差,逢雨天就要穿雨鞋。並村後,盧頭整村搬遷,家家住進了三層半小樓房。

71歲的包香雲說,並村前,她兄弟的孩子不願來作客,「盧頭的姑姑家最不好,最不想去」。現在「盧頭的姑姑家最好了」。孩子們喜歡來,白天逛逛離小區不遠的農貿市場,晚上則流連在吉祥湖畔,看看音樂噴泉、水幕電影,很開心。

老人說,花園有很多景點,有免費公交車,她經常會乘車去景點玩。前不久,她乘車回了趟曾經的盧頭所在地,發現那裡建起了外國語學校,很漂亮。「真像個大花園。」老人感嘆。

對此,方店小區負責人厲麗香也深有同感。小區三面環湖,周邊全是景區,有荷花池、生態農業園、民俗館、百花園等。她說,「生活在這裡什麼都不缺,不比城裡人差。」

鏈接1:2005年以來,花園村以農房改造為切入點,整體搬遷4個村,整體拆建4個村,舊村改造2個村,共拆建農戶1700多戶、拆除民房5000多間,面積52萬多平方米,新建房屋4000多間,節約土地700多畝。

至2016年底,花園村擁有綠化面積200多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1.3%,人均公共綠地412平方米。

【創造處處是機會的創業環境】

花園村有句話:生活靠集體,致富靠自己。就是說,每月村裡統一發放的生活保障管你溫飽,但要富有,自己創去。

花園村還有一句話:在花園這個大舞台里,只有慫人,沒有閑人。就是說,只要有心,這裡處處是創業機會。

來自江西上饒的鄭良在相隔不遠的區域里連開了兩家超市。他早年在浦江開超市,4年前,聽聞花園紅木市場的名聲而來,結果就戀上了。2016年底,見超市生意好,他開了第二家。

許多上饒同鄉在花園開超市、飯店,也有辦紅木廠的。鄭良說,村裡房價噌噌噌往上漲,但他看好花園,打算購置房子,「做個名副其實的花園人。」

在花園村黨委書記邵欽祥看來,花園村處處、時時、人人都有創業就業機會,「集體搭台、群眾唱戲,來者都是客,機會都均等,關鍵是看誰能夠把握住和利用好。」

飲食一條街、建材兩條街、服裝一條街、工藝品雕刻一條街、紅木傢具生產一條街,以及花園購物廣場、糧油商貿城、花園大排檔……花園村通過規劃特色街道、開闢專業市場、支持第三產業等措施,在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同時,為村民就地放下褲腿創業開闢廣闊天地。

在這樣的大舞台下,邵偉珍一家從泥工中轉行,和弟弟辦起了紅木傢具廠,還擁有了自己紅木市場攤位,生意紅紅火火。

年輕人選擇到企業上班、自主創業,老人們則守著房子賺錢。前蔡小區71歲的盧顯義有六間街面房,房子大多用於出租,租客達30餘人,年租金收入超10萬元。「做夢都想不到啊。」他家二樓全部打通,並配有數間卧室。「這是當初按租客要求設計的。」盧顯義說。

鏈接2:2016年底,花園村全村擁有個體工商戶2827家,實現產值461.23億元,產值、利潤、稅收各項指標同比均增長20%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6萬元。

2004年10個村剛合併時,9個村的集體經濟不足千萬,2016年,村集體收入1.98億元,全村資產達15.43億元。

【營造濃濃的村民歸屬感】

在新並進的渼陂下小區採訪時,村民正在領卡,每人每月30斤米、2斤肉、2斤蛋、1斤油。女40歲以上、男45歲以上的村民正在登記,參加村裡統一的免費體檢。

「已是花園人,就享有花園人一樣的福利。」領到卡,69歲的村民邵海文一臉自豪。

花園村民享受的福利遠不止這些。

從2005年開始,花園村每年用於公共服務和村民福利投入超過2億元。花園村黨委很明確,不讓一個人掉隊,讓每位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目前,全村建立和健全了醫保、社保和養老等保障體系,村民擁有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農合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等三項保險待遇;享有建房補貼、獎學金制度、電話月租費等多達31項的生活保障福利;村民子女上學實行16年免費教育制,從幼兒園到高中書學費全免。

68歲的村民盧金余舉了個例子,村裡有田氏醫院,去看病,除醫保報銷,自費部分村裡還會承擔一半。「現在最重要就是身體健康,多享幾年福。」他說。

在花園村,外來人員也享受相應的待遇。2015年開始,外來人員在花園買房、住宿、購物等,可以到村裡報銷一部分作為福利。村裡的劇院、圖書館、醫院、公園以及免費公交車等公共設施服務,本地村民與外來人員同等享受。為照顧務工者家庭孩子教育,村裡還專門建造了花園幼兒園分園。

「讓人人都能有獲得感、歸屬感。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邵欽祥說。

安居、樂業,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勞有所得、幼有好學、病有良醫、老有善養、弱有多助、住有美廬……在村民的笑臉上,讀出了花園人發自內心的幸福感,讀出了花園人的生活質量。

鏈接3:花園村設有大學生就業創業基金,凡是回村創業、就業的大學生,每年對博士生獎勵5萬元、碩士生獎勵2萬元、本科生獎勵1萬元。老年人享有高齡補貼,100歲以上的每年1萬元、90至99歲的每年5000元、80至89歲的每年2000元。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