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2023年07月10日20:32:14 熱門 1788

這段時間,《碟中諜6》上映。

阿湯哥,果然又穩住了。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之前,這片在北美口碑解禁。

一個字,炸。

IMDb上,本片一舉攻入top250。

mtc上,這部《碟中諜6》,更是創造了碟中諜系列的最高分86分。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上周末,鋪子看了這片。

果真是不負期待,全片基本沒有尿點。

回頭想想,很多系列片拍到三部之後,就顯得非常乏力了。

《碟中諜》第一部是1996年上映的,如今已經22年,這個系列為什麼還能保持高水準?

今天,鋪子就給大家談一談。

強類型

《碟中諜》為什麼叫碟中諜?

電影第一部的故事,圍繞著一張裝著間諜名單的光碟展開。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因為故事、押韻等原因,中文名被翻譯為「碟中諜」。

如今,光碟早就是被淘汰的儲存設備了。

後幾部的命名,只是沿用了第一部的叫法。

《碟中諜》的英文名其實叫——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

這個電影名一聽,就知道是強類型片。

一群身懷絕技的特務,去完成一項幾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一部,阿湯哥要去中情局偷情報人員名單。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吊鋼絲這一幕,已經成為系列經典

第二部,要去守備森嚴的藥廠摧毀致命病毒。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第三部,去梵蒂岡偷兔子腳——一種未知的,能引發國家戰爭的物件。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之後,系列更是難度升級。

每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背後,都會衍生出若干個高難度分任務。

比如第四部,阻止核彈密碼交易。

他們先要去克林姆林宮,偷取恐怖分子資料。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又去爬迪拜塔,黑進人家機房。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

可以說,《碟中諜》是好萊塢大廠的命題作文。

這些高難度的闖關任務,本身就極具觀賞性。

憑著它的先天屬性,就能吸引不少觀眾。

動作奇觀

說起來,任務完成類的電影不少。

為什麼《碟中諜》做得這麼好?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動作奇觀。

它的動作場面都設計得非常花哨,甚至是有點開腦洞的意思了。

第一部里,反派開著直升機追火車。

這一路追得,竟然追進了火車洞里。

不考慮墜機危險,反派一個勁打算用螺旋槳削掉阿湯哥腦袋。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第三部里,阿湯哥的一個任務是潛入守衛森嚴的大樓偷兔子腳。

電影里,設計的橋段是高空蕩鞦韆。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具體實施上,就是阿湯哥系著繩索,從工商銀行大樓跳下。

向心力,會將他帶到對面樓上。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到了第四部,動作場景的設計達到了巔峰。

包括,徒手爬迪拜塔。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停車場高空墜車。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大家可以看到,基本每隔一兩部,電影的動作場景就會進行大升級。

最近這兩部的動作戲,大概已經超越極限運動級別的了。

第五部,阿湯哥高空扒客機。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第六部,不僅有酷跑。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為了真實的視覺效果,阿湯哥還進行了HALO跳傘

和一般的跳傘不同,HALO跳傘要求在高度降到非常低後,才能開傘,因此被稱為最危險的跳傘運動之一。

阿湯哥也成為了第一個為了拍戲,去嘗試這種高難度跳傘的演員。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

在動作設計的想像力上,這些年的諜戰片都很難比得上《碟中諜》。

《諜影重重》系列,動作設計過於寫實。

《007》系列,雖然有不少高科技裝備展現,但動作設計的想像力上,還是略輸《碟中諜》一籌。

求變

中國有句老話,一招鮮吃遍天。

外人看《碟中諜》,完全會覺得這個闖關電影可以做到100集。

其實,《碟中諜》也遭遇過重大危機(第三部票房失利)。

如果大家連著刷完6部,就會發現,這個系列的風格其實是不穩定的。

回溯第一部,《碟中諜》最開始是怎樣一個風格?

我們先說這一部的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

這個導演,最擅長的就是拍心理驚悚題材。

他最知名的電影,就是《疤面煞星》、《魔女嘉莉》。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阿爾·帕西諾和導演

他拍攝的第一部《碟中諜》,是具有非常濃重的黑色電影風的。

重故事,重邏輯,甚至還有一些推理元素在裡面。

電影一開場,阿湯哥要執行盜取光碟的任務。

結果,小組團滅。

後來引出,原來這次行動是CIA總部設的一個揪內鬼的局。

電影非常真實地展現,整個事件里,沒有一方人了解全局信息——

總部不知道這個抓內鬼的局,為什麼會死這麼多人。

內鬼想要得到光碟,卻不知道這是總部設的局。

小組成員,更是啥都不知道。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要知道故事,得一層層地揭開盲點。

團滅的小組裡,是不是有誰悄無聲息地倖存了下來?

如果倖存者是內鬼,那麼他一定會找接頭人交易。

所以,阿湯哥要先找到接頭人。

。。。。。。

謎底藏得不深,卻是非常有邏輯地慢慢展現出來。

很多人說,第一部《碟中諜》才更像是一個諜戰故事。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第二部的《碟中諜》,是吳宇森導演的。

可以說,這一部也導致了後面幾部風格集體走偏。

第二部講的啥?

大意是,反派得到了一種罕見病毒,阿湯哥需要去毀滅這種病毒。

主線故事沒大問題,關鍵是,這片設置了一個神奇支線——反派和阿湯哥都愛上了同一個女賊。。。。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他倆火拚,也有爭風吃醋的意思在裡面。

敢在諜戰片中塞瑪麗蘇?

這一部《碟中諜》遭到口碑滑鐵盧,很多網友表示六部《碟中諜》,第二部是最差的。

故事的詭譎精巧沒了,媚俗的功夫倒是長進不少。

話這麼說沒錯,但這片也有一個厲害之處——動作場面升級了。

徒手攀岩等系列知名場面,也是出自這一部。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之後,系列的第三部,第四部,都是朝著動作大片的方向一路狂奔。

並不是說,這種路子不對。

而是,這種路子是有盡頭的。

《碟中諜》作為頂級動作視效大片,它在第四部《幽靈協議》的時候迎來了自己的巔峰。

炸克林姆林宮、徒手爬迪拜塔、德國德國沃爾夫斯堡墜車。。。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第四部,獲得了巨大成功。

同時,這個系列也發現了自己走到了極限。

第五部的時候,這片的風格又不一樣了。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電影第五部有一句台詞——

班吉:說好的大場面呢?

伊森:我們盡量保持低調。

很多人說第五部不如第四部刺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爆炸、砸毀的戲少了,而肉搏、刀戰、近距離槍戰的比重大大增加。

這種寫實的風格,也延續到了第六部(第五部,第六部是同一個導演克里斯托弗·麥奎里)。

特工不是金剛不壞之身,被人打中喉部,會有那種真實的窒息感。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被人打到踉踉蹌蹌,連連後退,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從動作場景的轉變上來看,《碟中諜》又慢慢回到寫實諜戰的路子。

導演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說——

《神秘國度》(第五部)是寫給那些來自冷戰時期間諜們的一封情書,也是我想喚回的情懷,它們已與當今的間諜片漸行漸遠。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阿湯哥和導演克里斯托弗·麥奎里

換句話說,之前的《碟中諜》已經偏離了諜戰片的軌道。

導演,想要讓電影恢復經典諜戰風格。

第五部的時候,大家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一種氣質——古典。

首先是瑞典女演員麗貝卡·弗格森,她的亮相是非常驚艷的。

美而不俗,帶著一絲神秘感。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而動作場景的設置,也更加有心思——

比如,維也納歌劇院刺殺這場戲,沒有設計成砰砰砰,炸炸炸。

歌劇院中,正在上演中國題材歌劇《圖蘭朵》。

這個歌劇,本身講的就是背叛的故事。

戲中有戲,這個精緻了。

而殺手,端坐在包廂中洗耳聆聽地音樂,他會在倒數第二個音符上開槍。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這個場景本身就很漂亮——殺手心中哼著歌,端槍對著暗殺對象。

然而蟬螂捕蟬,黃雀在後。

女特工和阿湯哥,都在暗處看到這一幕。

四個字形容就是,驚心動魄。

從第五部開始,《碟中諜》風格偏向古典內斂、故事偏向驚悚。

但是同時,他也沒有放棄系列的招牌——動作奇觀。

喜歡動作戲的朋友,還是可以看到追車戲,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客機酷跑,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扒直升機。

22年了,為什麼《碟中諜》一直能贏? - 天天要聞


這些年,《碟中諜》一直在調整自己的定位。

是驚悚諜戰?還是動作大片?

怎麼結合兩種類型片的優點,並讓評論界和觀眾接受?

你能看出,《碟中諜》一直在求變。

沒有所謂的一招鮮,吃遍天。

22年,它一直在修改著自己的配方,去追上人們多變的口味。

也許,這才是它成功的秘訣。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