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3月16日報道,據四名知情人士稱,在瑞士信貸集團獲得了救命稻草以及市場趨於平穩之後,歐洲央行的決策者們才在16日決定再一次大幅升息。
這些消息人士說,在15日開會的第一天,決策者們曾心緒不寧地查看自己的手機並定時聽取歐洲央行工作人員的市場動態更新,當時有關瑞信集團的擔憂導致整個歐元區銀行股大跌,並引發了對於出現新的金融危機的恐懼。
消息人士稱,突如其來的股市暴跌一度讓歐洲央行原本胸有成竹的再升息50個基點的計劃陷入了混亂,並給經濟和通脹前景打上了問號。
不過消息人士說,瑞士國家銀行以500億瑞士法郎(約合540億美元)貸款為瑞信集團提供資金的決定幫助穩定了金融市場,並使大多數決策者有了繼續實施原定加息計劃的信心。
消息人士補充說,有一些決策者確實希望在16日先保持利率不變,等待金融市場穩定下來,而不是第六次提高借貸成本,從而可能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不過消息人士說,會議沒有討論升息25個基點的選項,討論的重點一直放在升息50個基點還是按兵不動上。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16日報道,矽谷銀行突然倒閉,猶如籠罩在全球市場頭頂的烏雲,這朵還沒飄散,一朵更大的烏雲倏忽而至,搶走了各個媒體的新聞頭條。
15日,瑞信集團的股價下跌了24%,在紐交所開盤一度暴跌近30%。隨後,關於「雷曼時刻」的討論再次甚囂塵上。
相比於矽谷銀行,瑞信的規模和業務普遍程度更像當年的雷曼兄弟。這家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的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成立於1856年,業務遍布全球超過50個國家。從規模上講,瑞信的體量更是矽谷銀行無法比擬。即便經歷大量資金外流和連續虧損,瑞信管理的資產規模依然超過1.1萬億美元。這些數據指向一個事實——瑞信成為「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之一。
報道提到,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也標誌著2008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惠及全球多年的經濟擴張期戛然而止。
圍繞著矽谷銀行和瑞信集團,似乎政府再次出手收拾爛攤子的情景已經展現。
在美國,金融管理部門不到48小時就出面表示,由於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有關部門已接管了矽谷銀行,並任命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為接管人。在瑞士,瑞士國家銀行和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試圖平息投資者的擔憂,稱瑞信符合被認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的要求,因此它們準備在必要時幫助瑞信。這家陷入困境的銀行業巨頭表示,將從瑞士央行借入約540億美元以支撐其財務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對沖基金巨頭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矽谷銀行倒閉僅是短期債務周期泡沫破滅的開端。他認為,未來一兩年美國的經濟金融情況將非常嚴峻。達利歐因準確預測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而聲名鵲起。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