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威達集團有限公司核心企業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自動檢測車間內,一台台靈活自如的機器人正在扭動身姿作業,高精度鑽夾頭產品生產線技術改造正如火如荼進行。這是臨港區今年企業生產技術改造工作的亮點之一。
威達機械技術團隊正在檢驗產品性能。
近年來,臨港區始終堅守「工業立區、發展先進位造業」初心,結合主攻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新醫藥及醫療器械三大產業集群實際,引導企業技改升級,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產能提升、生產換線計劃,以科技創新賦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度鑽夾頭產品生產線技術改造等5個項目,入選2023年山東省企業技術改造重點項目。
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精密夾具類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鑽夾頭已經連續23年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為了實現企業發展的「二次騰飛」,進一步搶佔國際高端市場,威達集團投資5750萬元進行高精度鑽夾頭產品生產線技術改造,著力生產科技含量高、穩定性強的產品。「項目改造升級後,年生產效率翻番,生產穩定性提升。」談及技術改造的好處,公司技術副總監王洪濤感觸頗深。
技術改造推動企業脫胎換骨,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作為威達老員工和工程部骨幹力量,王洪濤見證了威達智能化改造的發展歷程,對比過去手工加工、裝配、檢測,高精度鑽夾頭產品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自動化生產「與眾不同」,利用已有廠房,新增、改造多軸機器人、高精度車床、磨嘴機床、粉末壓機、夾爪銑絲專機等自動化、數字化設備521台套,建成鑽體自動加工線、夾爪自動加工線、絲母自動加工線、自動裝配線等共計79條,「機器換人」既節約加工成本,改善生產環境,又降低工人勞動強度,預估人均效率提高3倍以上。
此次技改提前一年時間開始研發,是一次全流程系統的工藝提升。「今年突破的重點主要是自動裝配和自動檢測兩個方面。」王洪濤說,過去零部件檢測依賴手工夾持、擰緊,受外在因素影響大,零部件穩定性有較大波動性。現經過上百次論證,研發了5代樣機,採用更加精密的檢測設備,輸入固定扭矩,進行自動檢測。
「自動檢測零部件可以精確到μ級,數據波動在3絲左右,並可實時多次檢測校正,零部件加工的質量將得到質的提升。」王洪濤說,第五代自動檢測設備投入應用後,反響十分良好,已改造10餘條生產線,為攻下更高端國外市場奠定了基礎,不斷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推動企業技改升級和轉型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導支持。臨港區經濟發展局持續完善服務企業機制,幫助轄區內質量效益高、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牽引作用足的重點技改項目,獲取省級推出惠及企業發展的「技改專項貸貼息」「技改設備專項獎補」等技術改造領域財政支持政策,充分發揮技術改造政策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放大作用,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技改投入,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文字、圖片:王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