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計程車也是一種潮流。大街小巷都布滿了出租,但隨著網約車的興起,計程車逐漸退出了大眾視野。亂打表、拒載、素質低成了計程車司機的代名詞,雖然大多數司機不這樣,但並不妨礙一粒老鼠屎,毀了一鍋湯。
河南鄭州,男子和朋友打了一輛計程車,16公里的路程,按原價最多30元,可計價器上卻顯示跑了49公里!男子:還好我們是2個男人,如果是女孩碰到估計只能被宰!
據當事人所說,凌晨五點自己打了出租,在鄭州火車站想打車去鄭州東站。上車後,司機問了目的地就開車了。而小袁注意到司機沒有打表,就提醒他開計價器,然後就跟朋友閑聊了起來。
雖然在路上,乘客已經發現了表跳動的很快,但以為只是計程車比網約車貴一點。可是快到目的地的時候,乘客小袁又看了下表。懵了!已經140多了,仔細觀察後,發現這表開了100米就開始跳。
這已經不是貴一點的問題了,就是純粹的宰人,於是小袁指著計價器問司機,鄭州火車站到鄭州東站有49公里?
「你什麼意思?不想給錢是不是?」
司機一邊說一邊把車門鎖了,這還得了,小袁立馬拿出手機報警
看到小袁報警,司機也慫了說:「這是計價器出了問題,你別報案,我賺錢也不容易,大不了我不收你可以吧!」
警方處理後,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執法支隊已經將該計程車暫扣,公司已與該司機解除勞動合同,這是個人行為,只是一個個例!
我相信這也是司機個人的問題,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樣的態度也從側面反映了計程車沒落的原因。不守規則、亂載客,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計程車行業只會越來越臭。再加上現在滴滴、一喂順風車、高德等網約車平台興起,計程車行業受到的壓迫也越來越大,再不提升服務質量,怕是要涼了。
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有網友表示有一次晚上帶小孩坐計程車,也是平常四十多塊錢的硬是給我打表到一百九十多,半路發覺不對,問司機開哪裡去了,還好給我送到家了,因為是晚上又帶著小孩,雖然很不服氣還是付了車費……
對於計程車公司的說法,其實網友也不買賬,眾所周知,計程車司機是要和公司簽合同的,用的你們單位的營業執照,經營許可。出問題就叫個人行為,這玩意的話術可以無限應用於任何單位任何事情嗎?
網約車能夠崛起,除了便宜,還有就是透明,預估的路費一般不會相差太大!
而有些計程車司機為了多賺錢,不打表來個一口價,久而久之大家越來越不敢坐計程車!
這要是女孩子或者外地人,被坑了估計也只能忍氣吞聲!
計程車是一個城市的形象,大部分人對這個城市的形象是從計程車開始的,所以這種問題必須嚴懲!
你們乘坐計程車發生了什麼事呢,留言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