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民調,最想要挑戰老一代國民黨人的年輕議員代表徐巧芯,和老對手費鴻泰,都能贏過民進黨潛在對手。
當然,如果民進黨空降一個人就是另外的局面了。
民調也就看個樂,它比較靠譜的解讀是發展趨勢,感受社會氛圍,而不是具體的數字。
所以,目前的局面是,徐巧芯略微贏過費鴻泰,徐巧芯和費鴻泰都贏過可能的對手。
如果民進黨對手就此不變,提名誰都行。
但如果打穩妥牌,要提名徐巧芯。
如果穩住台北市議會基本盤,提名費鴻泰。
2024的大位提名和「立委」提名是聯動的,應該保持同一個說法。
比如前段時間,國民黨徵召王鴻薇補選「立委」,並沒有遵循議員選上應該繼續服務人民而不是換跑道的古訓。
如今卻讓其他議員老老實實呆在位置上,不允許選「立委」,就會面臨雙重標準的問題。
現在更嚴重的問題是,侯友宜的民調有下落的趨勢。
最開始侯友宜都是能顯著領先賴清德的,但似乎賴清德的局勢再起來。
一方面,賴清德給了蔡英文幾個大耳光,雖然形式大於實質,但可能改善了局面。當然,也導致了黨內反噬。
另一方面,國民黨紛亂不止。
前有郭台銘代打,後有國民黨可能不讓議員選「立委」以尊重現任,卻要徵召侯友宜選地區頭目而不尊重現任,雙重標準的問題也在作用。
同時,侯友宜一方面說好好做市政,另一方面卻仍然保留參選2024的可能性,也容易被質疑既當又立。
所以,侯友宜民調下降,是給操盤者朱立倫和當事人侯友宜的警鐘。
再各自為政,是很危險的。是時候謀劃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