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於美國當地時間1月5日在拉斯維加斯正式拉開帷幕,會期持續4天。這也是繼被疫情擾亂兩年後,CES重新大規模回歸線下。
與往年一樣,交通出行領域依然是2023年CES的重頭戲,從踏板車到各式概念車,再到飛行汽車,創新出行產品琳琅滿目。其中,大眾集團、梅賽德斯-賓士、寶馬、Stellantis、沃爾沃等主流車企摩拳擦掌,博世、大陸集團、采埃孚、佛瑞亞、法雷奧等零部件巨頭也躍躍欲試,希望藉助開年大戲CES,充分展示他們最前沿的技術和未來出行願景。
電動汽車科幻酷炫
CES已成為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就連北美車展也為避其鋒芒不得不改期。根據主辦方的統計,此次共有近300家移動出行領域公司參展,車企尤其積極,且不約而同地將重點放在電動汽車上,並利用各種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將電動汽車變成酷炫的電子產品。
曾在2022年CES上憑藉「電子墨水」大秀車身變色技術的寶馬,此次進行了寶馬i 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的全球首發。這款概念車融合了寶馬電動化、數字化、可持續的未來願景,先進平視顯示系統和混合現實交互界面是兩大亮點,前者可使投影內容覆蓋整個風擋玻璃,後者作為混合顯示技術,可不藉助任何輔助設備,在車內創造沉浸式體驗。這款概念車還可以與人交談,聚焦情感體驗,而「電子墨水」技術的應用使得車身可呈現多達32種顏色。

作為電動汽車領域「後進生」的Stellantis集團,也在本屆CES上一口氣推出多款純電動新車,包括設計前衛、支持手勢控制的標緻Inception概念車,RAM 1500 Revolution電動皮卡概念車,還有克萊斯勒Synthesis智能座艙。這款概念座艙基於Airflow概念車打造,具備37.2英寸中控大屏,融合人工智慧和可持續材料,支持OTA和L3級自動駕駛功能,預示了克萊斯勒對於未來電動時代的思考與展望。

大眾ID.家族新成員——ID.7在本屆CES上進行了首秀,不過是帶有偽裝塗層的版本,新車將於2023年秋季量產,2024年上市。公司方面稱其定位高端,在WLTP 標準下續航里程可達700公里,配備AR 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功能,支持語音助手,溫控系統較為智能。奧迪品牌採用VR車內娛樂體驗開發商Holoride的技術,推出車載VR體驗「Experience rides」,訪客可以坐在奧迪e-tron和e-tron Sportback的後排,享受沉浸式車乘VR體驗。

梅賽德斯-賓士的參展主題則是「Tech to Desire」,展示技術的發展如何豐富用戶的生活,展出內容包括駕駛輔助系統,以及賓士與合作夥伴ZYNC打造的車內娛樂系統,例如Apple Music、杜比全景聲音響系統等。
沃爾沃帶來了七人座純電動SUV——EX90,並稱其是沃爾沃迄今為止最智能的車型。它是由沃爾沃、谷歌、Luminar三家公司聯合打造的,核心是一個新的計算機系統,可持續學習並支持OTA,整車配備8個攝像頭以及多個感測器,融合了沃爾沃新的駕駛員輔助系統。

此外,本田和索尼聯手打造的智能互聯汽車品牌Afeela在CES上發布,並推出一款全新概念車,量產版計劃2025年開放預訂。雙方希望利用索尼在人工智慧、娛樂、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方面的經驗來打造一款獨特的電動汽車。極星也藉助極星3展示其Smart Eye駕駛員監測系統。越南本土廠商Vinfast帶來旗下VF8、VF9等電動車型。

智能出行飛天遁地
除了常規的電動汽車外,本屆CES還有不少其他值得期待的移動出行產品。荷蘭初創企業Lightyear帶來第二代太陽能汽車,最大續航里程可達800公里。據了解,該公司第一款太陽能汽車Lightyear 0已經於2022年11月底宣布投產,據稱是全球首款直接利用陽光發電的量產電動汽車,售價為25萬歐元。
來自美國加州的初創公司阿斯卡,帶來旗下全新Aska A5,這是一款垂直起降飛行汽車,採用增程式驅動,空中飛行距離約為400公里,陸地上的續航未透露,預計2026年量產。在完成CES的展示後,A5將會開啟飛行測試。如果在空中突發機械故障,它可以通過打開降落傘安全降落。當然,從外觀來看,與其他飛行汽車一樣,A5更像是一架可以在公路上開的飛機,而不是一輛可以飛上天的汽車。

另外,博世推出了其新開發的電動自行車防抱死制動系統(eBike ABS)。據稱,eBike ABS可以有效減少事故,且擁有智能系統,旨在滿足不同類型的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需求,包括乘坐貨物自行車在城市中行駛或騎山地自行車越野。瑞典船艇初創公司Candela也在CES上推出其電動水翼艇C-8的量產版,這艘電動遊艇設想了可持續水上旅行的未來,可以無聲地飛行在海浪之上。

勾勒未來出行藍圖
作為全球科技界最大的盛會,CES也一向是零部件廠商展示新技術的絕佳舞台。博世、大陸集團、采埃孚、佛瑞亞、法雷奧、現代摩比斯、英偉達、麥格納等零部件巨頭紛紛聚焦電動化、智能化轉型。
其中,博世帶來的智能產品和服務包括:額外碰撞區域探測、全新一代的車輛動態控制系統2.0、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用於L4級自動駕駛的長距離激光雷達、車內監控系統、eAxle電橋系統、具有智能功能的「便攜充」服務等。
大陸集團重點展示兩款可持續發展輪胎,全景式抬頭顯示器(HUD),以及專為電動出行設計的模塊和感測器,以支持新型、更高效的電動汽車。另外,據了解,大陸集團正在將安霸半導體的CV3系列人工智慧晶元集成到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中。

采埃孚則發布了ProConnect車聯網平台,該平台能夠實現車輛、雲伺服器和交通基礎設施間的互聯。展品還有節能的接觸式加熱安全帶,以及全新采埃孚采睿星(ProAI)車載高性能計算機等。

另外,法雷奧應用演算法來識別並預判弱勢道路使用者(如自行車騎行者)動向的解決方案Pantomime首次亮相。佛瑞亞則展示了佛吉亞與海拉的組合技術,包括儲氫系統、高壓電動汽車能源與熱管理技術、動態照明、智能座艙Lumieres等。還有麥格納的可彎麴車身,豐田紡織的MX221、MOOX概念座艙等,這些都指明了汽車行業未來的方向。
正如大陸集團汽車技術子集團首席技術官吉爾斯·馬比爾所言,汽車行業正在迎來一個移動出行的新時代。CES上幾乎一半的新聞發布會都是關於汽車和交通出行技術。無論是車企還是零部件供應商,都在努力推出未來大出行領域的前沿技術,描繪未來出行藍圖。
文:張冬梅 編輯:黃霞 版式:劉曉燁
給小編加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