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2022年12月27日22:27:21 熱門 1932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摘要

√ 截至2021年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同比增長2.83%,較2020年減少了1.43pct,為近六年來最低增速。

√ 信用卡規模上,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都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

√ 增量規模上,包括南京銀行貴州銀行等各大城商行持續發力,牢牢佔據了各指標增長率首位。

√ 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在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層面體現出了其信用卡業務在整體信貸業務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平安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達到20.29%。

出品 | 零壹智庫

作者 | 朱梅胤

目錄

一、信用卡累計發卡:五家銀行過億,南京銀行增長超9成

(一)累計發卡量

(二)累計發卡量增長

二、信用卡貸款餘額:階梯效應明顯,平安銀行高度重視信用卡

(一)2021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規模

(二)信用卡貸款餘額增長

(三)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

三、信用卡交易額:招商銀行一騎絕塵

四、信用卡不良率維持2%上下,累計客戶數披露較少

五、小結

近幾年來,在銀行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之下,消費信貸等零售端業務也成為了銀行數字化發力主要領域,個人信貸業務規模、增速、風險情況也成為了考量銀行經營優化的重要標準。

信用卡作為各家銀行個人信貸業務的基礎工具之一,是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支撐,承擔著零售轉型排頭兵的重任。但這兩年來在疫情的衝擊之下,各行的零售以及信用卡業務遭遇了一定的經營壓力。另一方面,2021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中在信用卡的合規經營、金融服務質效以及消費者權益等多方面提出了加強監管的要求。

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存量達到8億張,同比增長2.83%,但增速明顯低於2020年的4.26%,為近六年來最低增速,各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正尋求著新的轉型之路。

本文基於國內上市銀行2021年年報數據,通過整理各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相關指標,分析不同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的不同發展情況。選取的銀行總樣本為國內在A股H股上市的59家銀行,重點觀察包括各銀行信用卡累計發行數量、信用卡貸款餘額、信用卡交易額、不良率等多個指標,並對比各個指標存量和增量的不同情況。

表1 所選取59家銀行樣本以及銀行性質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一、信用卡累計發卡:五家銀行過億,南京銀行增長超9成

(一)累計發卡量

累計發卡量是各銀行表現信用卡業務整體規模情況較為規範的指標,但由於不同銀行的披露標準不同,部分銀行並未在年報中體現這一數據。據統計59家銀行中共有41家對這一數據進行了披露,值得注意的是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在這一層面的披露規範程度顯著高於農商行和城商行,尤其是農商行僅有5家披露了具體數據。

圖1 各銀行截至2021年末信用卡累計發行量/流通量(單位:萬張)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註:

1、各銀行披露口徑有所不同,除了「累計發卡量」之外,招商銀行和浦發銀行使用的為「信用卡流通量」,交通銀行為「在冊卡量」,郵儲銀行為「結存卡量」,徽商銀行為「累計有效卡量」,為直觀比較故作為同一維度進行對比,具體排名可能存在誤差。

累計發卡規模上,整體階梯效應明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佔據著第一梯隊,累計發行量均超過了1億張,其中工商銀行憑藉1.63億張排在首位。第二梯隊則是光大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等,累計發行量達到了千萬級別,前兩梯隊主要為國由大行和股份制銀行佔據,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銀行是唯一一家累計發卡量達到千萬張的城商行。而第三梯隊主要為城商行和農商行,規模相對較小,其中最高的江蘇銀行累計發卡量為510萬張。

(二)累計發卡量增長

零壹智庫的統計顯示,在上述41家披露2021年信用卡累計發行量的銀行中,有4家銀行未在2020年披露這一數據(滬農商行、晉商銀行廈門銀行和東莞農商銀行),對比其餘37家銀行的增長數據,具體情況如下表:

表2 2021年各銀行信用卡累計發行量增長情況

(單位:萬張)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註:

1、表格中各銀行根據同比增長率進行降序排列。

2、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郵儲銀行的增長率是基於「信用卡流通量/在冊卡量/結存卡量」等口徑計算出,具有一定的誤差。

從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的增速看,城商行優勢更大,以增長率進行排序前20名有16家為城商行,其中南京銀行的累計發卡以近一倍增長率登頂。增長率達到50%以上的分別有南京銀行、甘肅銀行渤海銀行,其中渤海銀行是增長最快的股份制銀行,其餘的股份制銀行普遍低於20%。

增長量的角度看,中信銀行2021年以870萬張的新增卡量成為2021年的信用卡「發卡之王」,同時信用卡規模也首次超過一億,除中信銀行外招商銀行也憑藉著288.44萬的新增發卡量躋身於億級規模。

圖2 累計增長量前14名其增長率數據(單位:萬張)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另一方面,若對市場上存量較高的信用卡(信用卡累計發卡量達到千萬張,即前14名)進行其增長情況的對比,可以看出信用卡的存量和增量存在著一定的負相關,其中華夏銀行、上海銀行、郵儲銀行和浦發銀行2021年增長較快,增速均超過了10%,另外,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也分別達到了9.4%和9.15%。

二、信用卡貸款餘額:階梯效應明顯,平安銀行高度重視信用卡

(一)2021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規模

銀行的信用卡業務,除了累計發卡量這一關鍵指標,信用卡的貸款餘額情況能進一步反映各銀行的信用卡的業務規模和使用情況,也是衡量信用卡業務的重要指標。

在59家銀行中共有50家披露了信用卡貸款餘額的情況,披露口徑相對標準,披露比例也較高,具體的數據是排名如下:

圖3 2021年各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情況

(1-14名,單位:億元)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圖4 2021年各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情況續表

(15-50名,單位:億元)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註:

1、文中將圖表分拆為兩部分,主要考慮到層級相差較大,若在同一圖表排序則無法對排名偏後的銀行做直觀對比。

2、各銀行披露口徑有所不同,除了「信用卡貸款餘額」之外,還有「信用卡透支餘額」,「信用卡資產餘額」,「信用卡應收賬款餘額」等口徑,為直觀比較故作為同一維度進行對比,具體排名可能存在誤差。

3、中國銀行數據為中國內地數據。

4、文中信用卡貸款餘額大部分為本行數據,部分銀行未披露本行數據則使用集團數據,具體排名可能存在一定誤差。

與信用卡累計發卡量這一指標類似,貸款餘額也存在著一定的階梯,國有大行和多數股份制銀行均達到了千億的信用卡貸款餘額。與累計發卡量排名不同的是,建設銀行以8962.22億元的貸款餘額位列首位,招商銀行以8403.31億元排在次位。在城商行和農商行方面,貸款餘額的規模相較於頭部則呈現大幅縮減,最高的上海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為386.61億元,體量上僅有華夏銀行四分之一左右,信用卡貸款餘額最高的農商行滬農商行則為110.65億元,最低的不足1億元,與頭部銀行全國範圍的激烈競爭不同,城商行和農商行注重於區域內信用卡業務的發展。

(二)信用卡貸款餘額增長

對近兩年50家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數據進行相關統計顯示,僅有江陰銀行和錦州銀行未披露2020年信用卡貸款餘額的數據,最終呈現出48家銀行的信用卡貸款餘額增長情況:

表3 各上市銀行2021年信用卡貸款餘額增長情況

(單位:億元)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註:

1、2021年數據與2020年數據為同一統計口徑。

2、表格中各銀行根據同比增長率進行降序排列。

2021年,信用卡貸款餘額增長率超過100%的有貴州銀行和蘭州銀行,其中貴州銀行較2020年增長了2.4倍,值得注意的是其2020年增長率同樣高達374%,足以看出貴州銀行正實現信用卡產品的高速發展。對比大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繼續保持著快速增長的趨勢,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之中增速最大的為郵儲銀行,增長率達到了20.9%,主要是由於郵儲銀行於2021年大力提升信用卡產品的創新能力,加強了商圈場景建設和品牌營銷力度。

不同於大部分銀行的正向增長趨勢,有5家銀行出現了零增長或負增長的現象,其中東莞農商銀行以18.97%的負增長排在末位,滬農商行儘管在信用卡貸款餘額規模上為農商行之最,但相較於2020年卻出現了5.6%的負增長。

圖5 信用卡貸款餘額前14名其增長率數據

(單位:億元)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同樣對信用卡貸款餘額規模較大的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達到千億元,即前14名)單獨進行對比,與累計發卡量這一指標的樣本不同的是上海銀行則被剔除在外,而農業銀行由於未披露累計發卡量但披露了信用卡貸款餘額進入了對比樣本內。14家銀行全部為增長趨勢,除了郵儲銀行達到20.9%的增長外,平安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增長率均超過了10%。另一方面,對比2020年的貸款餘額數據情況,郵儲銀行和中信銀行憑藉著較高的增長率分別在2021年信用卡貸款餘額趕超了華夏銀行和中國銀行。

(三)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

信貸業務作為銀行的重點業務,可細分為公司類貸款、個人貸款等多種產品類型,而信用卡信貸作為其中一環同樣承擔著銀行信貸業務增長的使命。另一方面,通過統計信用卡貸款餘額和銀行總貸款餘額的比例,也可充分反映各個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結構和價值,經統計的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具體數據如下:

表4 各上市銀行2021年信用卡貸款餘額與總貸款

餘額比(單位:億元)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註:

1、表格中各銀行根據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進行降序排列。

2、「信用卡貸款餘額」和「貸款和墊款總額」為同口徑、同範圍以便進行計算。

3、貸款和墊款總額=企業/公司類貸款+個人/零售貸款+票據貼現,不包含應計利息等指標。

4、個別銀行披露口徑存在差異,具體排名可能存在一定誤差。

通過對比各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情況看,平安銀行高達20.29%,年報顯示這一比率已經接近房屋按揭及持證抵押貸款佔比(21.4%),招商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同樣達到了15.09%之多。可以看出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在信用卡業務層面的高度投入,從信用卡這一層面同樣能體現出兩家銀行 「零售之王」的激烈競爭。除了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佔比達到10%以上的還有光大銀行、民生銀行以及中信銀行,同時這一佔比數據的前8名均為股份制銀行,由此可以充分窺見股份制銀行在信用卡結構上的優勢。

而國有大行中由於各業務的佔比更加平均,在信用卡結構上並不突出,交通銀行以7.51%的數據排在第9,建設銀行以5.02%的數據位列14,其餘銀行這一數據均低於5%。而在城商行和農商行層面,整體佔比並不高,共有9家銀行信用卡貸款佔比不足1%,且均為城、農商行。另一方面,由於主營產品的差異,城商行對比農商行相對更適合信用卡業務的布局,排名也更高,但瑞豐銀行作為農村商業銀行卻以5.71%的佔比數據位列城、農商行之首,在與各大行的競爭中也躋身前十。

三、信用卡交易額:招商銀行一騎絕塵

信用卡交易額作為各個銀行信用卡創收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同樣體現了信用卡業務體量,在這一維度共有24家銀行披露了相應數據,主要是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以及部分城商行,農商行中僅有滬農商行有所披露,具體的交易額和增長情況如下:

表5 各銀行2020-2021年信用卡交易額和同比增長率(單位:億元)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註:

1、表格中各銀行根據2021年信用卡交易額進行降序排列。

2、2021數據和2020年數據為同一口徑。

3、各銀行披露口徑略有不同,如交通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長沙銀行浙商銀行使用的為「信用卡消費額」,中信銀行和滬農商行使用的為「信用卡交易量」。

從信用卡交易額的角度來看,2021年披露數據的銀行並不多,但是信用卡業務體量較大的14家銀行均對這一數據進行的完整披露,這些銀行2021年信用卡交易額也都達到了萬億規模,其中招商銀行以超4.7萬億的信用卡交易額數據遠超其他銀行,也是唯一一家達到4萬億級別的銀行,3萬億級別的有三家、2萬億級別的有七家、1萬億級別的共有三家。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銀行雖然體量上不及招商銀行排在次位,但其增長率已經略高於招商銀行,大有追趕之意。

從不同類型的銀行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體量規模較大,前14名依然全都是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增長率層面國有銀行中郵儲銀行2021年大力發展信用卡初顯成效,以14.11%的增長高於其他的國有銀行,而渤海銀行以45.2%的增長加速追趕著其餘的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普遍增幅較大,前六名中城商行中獨佔五席,最高的青島銀行達到了54%,唯一披露數據的農商行——滬農商行增速也達到了18%。另外在24家銀行中共有5家出現了信用卡交易額的負增長,且均為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分別為建設銀行、華夏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浙商銀行,但整體降幅不高。

四、信用卡不良率維持2%上下,累計客戶數披露較少

在各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中,除了累計發卡量、信用卡貸款餘額、信用卡交易額等關鍵指標,還有信用卡貸款不良率、信用卡業務收入、信用卡客戶存量與增量等指標也能進一步對各銀行信用卡貸款業務進行剖析。因此本文選取了各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和信用卡累計客戶數這兩個指標,對信用卡資產質量和受眾程度做簡單解析。

表6 各銀行2021年信用卡貸款不良率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註:

1、信用卡貸款不良率=信用卡業務不良貸款/信用卡貸款餘額

2、表中銀行根據信用卡貸款不良率升序排列。

27家銀行披露了信用卡不良指標,不良率均低於5%,其中成都銀行為0.46%最低,晉商銀行4.52%最高。多數銀行將不良率都控制在了2%左右,高於3%的僅有天津銀行和晉商銀行,低於1%的四家分別為成都銀行、錦州銀行、重慶銀行和貴州銀行,且均為城商行,國有銀行最低為建設銀行的1.33%,股份制銀行最低為招商銀行的1.65%。整體不良率相較於2020年有所降低,資產質量得到一定的提升,2021年末出台的《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或將在未來進一步提高銀行的信用卡風險的控制力度。

圖6 信用卡累計客戶數(單位:萬戶)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銀行2021年年報、零壹智庫

註:

1、招商銀行披露的為「流通客戶數」,華夏銀行披露為「有效客戶數」,實際累計客戶應更多,為方便比較故共同進行比較。

2、北京銀行數據根據新增客戶數和增長率計算所得。

對於信用卡客戶情況,雖然能靜態體現各行信用卡的使用規模,但由於各個銀行在這一指標無統一的披露要求,根據各銀行年報僅統計到7家數據,其中不乏工商銀行、平安銀行等大行均未做相應披露。但整體可以看出大行和城商行呈現的為幾何倍數關係,而招商銀行作為股份制銀行客戶數仍具有與國有大行一爭之力。

五、小結

本文通過對比國內上市銀行累計發卡量、信用卡貸款餘額、信用卡交易額等關鍵指標的存量和增量,窺見2021年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發展近況。

在規模對比上,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14家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都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其中國有大行規模最為優秀,而股份制銀行中則出現了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這兩家「另類」,在信用卡交易額等層面力壓各大國有大行。而無論是城商行還是農商行規模都遠不及大行,僅有上海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達到千萬張能與各大行相匹敵。這也進一步說明,零售業務的布局需要較多投入,業務的開展對精細化、標準化要求較高,需要長期積累,零售業務目前的主力軍仍然是大行。

在各指標的增量上,各大城商行持續發力,牢牢佔據了各指標增長率首位,南京銀行、甘肅銀行、貴州銀行、青島銀行信用卡業務都取得了高速發展,股份制銀行中渤海銀行增長可圈可點,累計發卡量和信用卡交易額增長在全銀行對比中都屬於前列。城商行增長速率顯著高於大行一方面是因為城商行本身信用卡業務起步較晚,各指標基數較低,加之近幾年持續發力;另一方面,基於近幾年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平台的獲客場景、用戶數據分析能力是城商行更為看重的優勢,城商行逐漸成為信用卡業務的增長驅動力。

同時從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這一角度看,股份制銀行體現了其信用卡業務在其整體信貸業務中的重要地位,平安銀行佔比達到20.29%,招商銀行、光大銀行也分別達到了15.09%和14.21%,在信息科技賦能、信用卡業務多元、應用生態廣泛等多重優勢之下,這些信用卡不僅是銀行方信貸業務發力點,同時也是當下用卡方的首選需求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反覆和監管從嚴之下,2021年信用卡規模總體增速有所放緩。在未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更快、更強、更廣的網路傳輸能力將創造新的連接,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寬度都會被大幅提升,在信用卡層面期待各銀行能藉助數字化和信息化工具,呈現出更符合當下背景的新形態。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End.

最全!59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指標對比,信用卡業務誰稱王?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