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助企紓困,保住市場主體,是當前穩住經濟大盤的關鍵舉措。針對「8·25」疫情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的衝擊,統籌兼顧企業所需、社會所盼和政府所能,按照簡明、普惠、易享的原則,成都市出台《成都市支持市場主體紓困加快經濟恢復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紓困10條」),切實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促進全市經濟加快恢復、穩定向好。據悉,本政策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同類政策標準不一致的,按照「取高不重複」原則執行。
A、「紓困10條」及政策解讀
一、強化落實退稅減稅緩稅政策。落實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繼續延緩繳納部分稅費、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免徵疫情期間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政策,持續減輕中小微企業稅費負擔。落實稅費延期申報、延期繳納政策,納稅人受疫情影響,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申報納稅確有困難的,可依法向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延期申報,或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緩繳期限最長3個月。
政策解讀:調查顯示,81.6%的企業希望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受疫情影響,一是針對小微企業受影響較大,需要落實好小微企業稅費優惠政策,持續減輕其稅費負擔;二是部分企業出現了貨幣資金在扣除應付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後,繳納稅款困難增大的情況,需要落實好延期申報納稅政策,緩解市場主體短期資金壓力。為此,「紓困10條」聚焦緩解市場主體短期資金壓力,突出落實落細國家小微企業稅收支持、延期申報繳納政策,進一步擴大政策知曉度和到達率。
二、發放助企惠民消費券。2022年第四季度分階段發放總計規模4億元消費券,促進商業零售、餐飲、文旅消費和相關市場主體經營。對2022年第四季度在蓉購買符合條件汽車的最終消費者,在享受現有鼓勵汽車消費政策的基礎上,按照純電動汽車每輛車2000元、其他汽車每輛車1000元疊加享受一次性消費券補貼。
政策解讀:穩住消費服務市場主體,有助於穩定就業、增加收入,可有效促進消費能力和意願提升。國內疫情呈現出點多、面廣、頻發特點,我市受到多輪疫情衝擊,消費恢復持續承壓。對此,「紓困10條」聚焦商業零售、餐飲及文旅消費,再發放4億規模消費券,通過精準激活消費更好帶動企業生產經營和民生改善。
三、補貼水電氣費和生活垃圾處理費。對2022年第四季度銷售額(營業額)在100萬元以下、100萬元(含)—300萬元、300萬元(含)—500萬元、500萬元(含)以上的限額以上零售、住宿、餐飲業市場主體,免予提交實際發生水電氣費用的證明材料,分別給予1萬元、3萬元、5萬元、10萬元水電氣費補貼。〔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水務局、市經信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對2022年按規定正常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的市場主體,由各區(市)縣財政全額補貼2022年第四季度生活垃圾處理費。
政策解讀:降低水電氣等要素成本及垃圾處理費,可以直接而普惠地降低市場主體經營成本。為此,「紓困10條」升級了「助企30條」「穩增長40條」中相關政策。一是將水電氣費補貼對象範圍由「限額以上餐飲企業」擴大至「限額以上零售、住宿、餐飲業市場主體」,單個企業補貼上限由3萬元提升至10萬元;二是將原「按照季度水電氣費總額的30%給予補貼」改為「免予提交實際發生水電氣費用的證明材料」,縮短審批兌現流程;三是首次提出全額補貼2022年第四季度生活垃圾處理費。
四、發放困難行業穩崗補貼。從2022年10月至12月,對零售等22個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困難行業,30人以上裁員率不高於5.5%、30人(含)以下裁員率不超過參保職工總數20%的企業,根據本政策印發之日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按每人每月300元標準給予穩崗補貼,每戶企業每月補貼上限100萬元,鼓勵企業穩崗留崗。按照國家相關規定, 22個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困難行業具體為餐飲業、零售業、旅遊業、民航業、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造紙和紙製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醫藥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社會工作、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文化藝術業、體育、娛樂業。
政策解讀:援企穩崗可以從源頭穩企業保就業,有效延長困難企業生存周期。為此,對「助企30條」「穩增長40條」中援企穩崗政策進行了升級,在繼續執行「穩增長40條」中「大型企業50%、中小微企業60%的比例進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對困難行業中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給予每人每月300元穩崗補貼。
五、幫助失業人員就業。對新增吸納登記失業三個月及以上人員,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一個月的企業、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
政策解讀:向企業發放吸納就業補貼,從就業端看,可以支持失業人員穩定就業,從穩企端看,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為此,「紓困10條」對「助企30條」「穩增長40條」中吸納就業補貼政策進行升級,增加了「吸納登記失業三個月及以上人員」,擴大了政策實施範圍。
六、實施租金減免加力擴圍。對合規承租市、區(市)縣屬國有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房產、土地、攤位、廣告位等資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非國有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予提交受疫情影響的證明材料,在原租金減免政策的基礎上,再減免2022年9月份租金;對存在間接承租行為的,轉租人不享受租金減免政策,確保將減免的租金全部落實到最終承租方。鼓勵在蓉央企、其他省市在蓉國有企業參照執行我市現有租金免收政策,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
政策解讀:租金減免對助企降成本具有直接作用。為此,「紓困10條」對現行市、區(市)縣屬國有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房產、土地、攤位、廣告位等資產的租金減免規定進行了升級,一是將原「需提交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高風險區相關材料」改為「免予提交受疫情影響的證明材料」,縮短政策兌現流程。二是加大了租金減免力度,在落實「助企30條」「穩增長40條」中租金減免政策的基礎上,再增加減免9月份租金。三是首次明確了轉租人不享受租金減免,確保最終承租的經營者得到實惠。四是鼓勵推動在蓉央企、其他省市在蓉國有企業參照執行我市現有租金減免政策。
七、補貼文旅企業平台退款手續費。對演藝、星級旅遊飯店(含綠色飯店、文化主題飯店、智慧飯店等品牌旅遊飯店)、旅遊民宿、旅行社等文旅企業或機構,因2022年下半年疫情發生消費者全額退款的,退款產生的平台支付手續費,給予文旅企業或機構一次性全額補貼。
政策解讀:受疫情影響,文旅企業面臨大量訂單退訂,並且需承擔退款產生的平台支付手續費。對此,在落實「助企30條」「穩增長40條」中惠及文旅企業政策措施基礎上,「紓困10條」首次提出因疫情發生消費者全額退款的,給予退款產生的平台支付手續費全額補貼。
八、激勵民間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對原計劃2023年開工建設的民間投資項目,提前至2022年開工併產生實物工程量的,按照新入庫民間投資總額超過1億元(含)、3億元(含)、5億元(含),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政策解讀:投資一頭連著需求,一頭連著供給,擴大民間投資對優化投資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在落實「助企30條」「穩增長40條」中加強項目資金和要素保障基礎上,「紓困10條」 首次提出對提前至2022年開工的民間投資項目,給予分檔獎勵,促進在年內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九、加大金融信貸惠企力度。積極用好國家各類再貸款再貼現支持政策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機構對重點領域和困難企業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鼓勵銀行類金融機構設立企業紓困專項貸款,向防疫重點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優惠利率的紓困貸款。
政策解讀: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圍繞當前流動性較為寬裕的契機,一是用好國家再貸款支持政策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對重點領域和困難企業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減少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首次提出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設立企業紓困專項貸款,專款專用支持防疫重點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
十、降低市場主體防疫成本。全市根據疫情形勢需要,適時組織全員核酸檢測。持續推進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建設,足量科學設置核酸採樣點位,在物流園區、貨運停車場、大型批發市場等設置常態化核酸採樣點,為所有(包括省內抵蓉)貨車司乘人員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各區(市)縣、市級各行業主管部門按規定頻次開展重點行業(人員)免費核酸檢測,所需的經費由企業(單位)所在地區(市)縣財政全額承擔,市級財政給予適當財力補助。
政策解讀:降低市場主體防疫成本,有利於支持其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並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對此,在落實「穩增長40條」規定的基礎上,提出進一步優化提升核酸檢測點位布局和服務效率。
B、助企惠企政策服務諮詢方式
「紓困10條」附有《助企惠企政策服務諮詢方式》,公布了牽頭部門、聯繫處室和聯繫方式,為企業申報兌現做好準備、提供便利。
C、新聞閃回:從「助企30條」「穩增長40條」到「紓困10條」
2022年以來,全市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全面落實中央、四川省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4月出台實施《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成辦發〔2022〕15號)(簡稱「助企30條」),分層分業幫扶企業減負擔、渡難關;6月出台實施《增強發展韌性穩住經濟增長若干政策措施》(成府發〔2022〕15號)(簡稱「穩增長40條」),著力支持企業拓市場、穩經營,有效發揮了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支撐作用。1—8月,城鎮新增就業20.44萬人,截至8月末全市市場主體數量達到353.9萬戶,同比增加19.8%。
近期,「8·25」疫情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造成了較大衝擊。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都市在持續實施「助企30條」「穩增長40條」等系列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助企惠企力度,「紓困10條」得以出台。2023年持續做好資金兌付(具體政策措施已明確執行期限的,從其規定)。政策實施細則由各相關牽頭和責任單位同步出台,並上傳「蓉易享」平台。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紓困10條」著重把握了四個導向:一是對市場主體目前最迫切需求的國家稅收、金融重點政策,進行突出強調,確保落實落細;二是聚焦前期政策落實中的難點、堵點,對現行的租金減免、水電氣費補貼等政策進行優化簡化、擴圍升級;三是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市場主體,首次提出補貼文旅企業退款手續費、發放困難行業穩崗補貼等幫扶措施;四是我市「助企30條」「穩增長40條」等正在執行的系統性政策措施,不在「紓困10條」條文中重複。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蔡宇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劉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