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致倍資本研究團隊
說起義大利,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總之作為金融人士,我們愛的就是品(zhuang)味(bi),腦海里能和義大利聯繫起來的是各種fashion和美食: 范思哲、阿瑪尼、D&G、芬迪、古馳、寶格麗、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拿鐵、Espresso、披薩……除了bigger(逼格),義大利在玩樂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有時尚之都米蘭、歷史悠久的羅馬、工業城市都靈、水上都市威尼斯,還有各個足球迷們耳熟能詳的世界頂級俱樂部:米蘭雙雄、深斑馬尤文圖斯、藍鷹拉齊奧等等。總之,義大利在對生活品質方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這麼一個懂生活,會享受的國家,坑起隊友來也是杠杠滴,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陣營說不定沒有義大利參與還能挺一陣子,義大利就是一湊數的。據說義大利軍團在世界大戰期間因為肚子餓停下來煮麵從而被各種全軍俘虜和陣線失守。所以說真的得感謝上帝,二戰時讓義大利加入了軸心國,否則納粹鐵十字說不定真的會遍布全球。
距離二戰結束已經過了半個多世紀。如今,也就是今晚,義大利再次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可這次沒有槍,沒有炮彈,沒有硝煙。和戰爭無關,但和政治有關。北京時間今天晚些時候到周一凌晨,義大利將舉行修憲公投。雖然本次公投不像英國退歐和美國大選那樣萬眾矚目,但是金融市場也對本次公投做出了一定的反應。接下來我們就簡單聊一聊這次義大利公投有什麼值得我們去了解的。
首先,本次公投是義大利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第三次全民公投(前兩次分別在2001年和2006年)。本次公投的議題是「修改憲法,以改革參議院選舉規則、縮減其規模、並限制其權力」。這一方案最早由義大利民主黨(總理倫齊所在黨派)在2014年4月提出。並且經過幾輪投票,最終在2016年4月獲得參眾兩院投票通過。但由於沒有達到兩院三分之二以上議員的絕對多數要求,因此就有必要舉行全民公投才能最終生效。瀏覽公投內容,基本公投內容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項:
1)改變選舉規則:參議員產生方式由目前與眾議院議員一樣的全民普選改為地方議會推選的間接方式產生;
2)縮減規模:將參議院人數從目前的315人降至100人;
3)限制權力:方案將不再需要參議院投票通過,除非一些涉及憲法層面的議題,且眾議院對於日常法案有最終決定權;ZF不再需要參議院的信任投票,且參議院不能通過對ZF的不信任動議。
舉行這次公投的根源是啥?聽致倍君娓娓道來。
前文中提到了,義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軸心國,雖然很坑,但也還是法西斯。二戰之後,義大利人民痛定思痛,為了防止權力過度集中從而強調ZF需要權力制衡。所以義大利實行的是兩院制,參眾兩院在立法上職能相同、權力對等。所有法案都需要參眾兩院投票通過才能生效,而ZF也需要得到兩院的信任投票才能就任。那麼問題就來了,兩院制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解決了權力制衡的問題,但是這種機制非常沒有效率。因為執政黨想要立法,就必須在兩院鎖定多數席位才能確保自己的法案在兩院都能得到通過,否則執政黨只要在任意一院席位沒有優勢,則很可能會讓立法提議流產。這種無效率的政治機制也使得義大利ZF頻繁更替。據統計,1990年以來,義大利ZF總理更換了14屆,平均一年半左右換一個。
所以啊,我們的義大利總理先生倫齊為了不讓自己的總理職業生涯只有1.5年,他就在2014年2月上任後開始推動憲法改革,希望限制參議院的權力來提高立法效率。為啥只限制參議院而不限制眾議院呢?因為倫齊所在的民主黨加上他所在的中左聯盟在眾議院控制權在55%左右(屬於絕對控股了),但是在參議院只有39%的控制權。
如果憲法改革得以通過的話,將顯著增強目前執政黨的執政權力和立法效率。但是問題又會來了,修憲後ZF權力過大又會使得機制缺乏有效制衡。要效率還是要制衡?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讀到這相信大家也看出來,這次全民公投其實就是義大利人民自家的內部事兒,國際影響力其實沒那麼大。但是為什麼我們覺得這件事兒還是值得拿出來和大家聊一聊呢?還得再講講義大利總理倫齊,本來這個世界已經夠亂的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偏偏倫齊講了一句話讓市場投資者們開始各種腦補公投失敗後的結果。倫齊先生說了,這次全民公投他將押上他的總理職業生涯,如果全民公投失敗了他將辭職。倫齊辭職事小,但是引發的後果可是事大。我們可以分為經濟類和政治類去考慮。
經濟類:
義大利屬於歐豬四國PIGS成員(葡萄牙P,義大利I,希臘G,西班牙S),得此「殊榮」來源於義大利經濟疲弱,難以提振。金融危機以來,其在多個領域如經濟增長、通脹、ZF債務、失業率等方面都落後於歐元區其他主要國家。但義大利經濟體量比較大,截至2015年名義GDP規模為1.82萬億美元,仍是歐元區的第三大和歐盟的第四大經濟體,影響力風韻猶存。
另外,義大利銀行體系一直以來是令ZF頭大的問題。金融危機之後,義大利銀行的資產質量持續性下降。根據義大利央行的數據,截至2015年,義大利銀行體系整體不良貸款規模高達3600億歐元,約相當於GDP的五分之一;不良率高達18.1%,與歐元區整體的5.7%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此同時,根據今年歐洲銀行管理局(EBA)公布的歐洲51家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5家參加壓力測試的義大利銀行有4家銀行的一級普通股本低於整體水平。其中問題最嚴重的西亞那銀行(Monte Dei Paschi)在壓力測試極端情形下的一級普通股本在所有銀行中墊底。
所以投資者們擔心的是倫齊辭職導致的政治不穩定會進一步影響義大利本來就脆弱的經濟和飽受壞賬困擾的銀行體系。
政治類:
如果本次公投失敗,倫齊下台,會造成義大利政局混亂。目前來看最大的收益者可能將是具有民粹傾向的政黨五星運動(Five Star Movement),五星運動目前為眾議院第二大黨。五星運動很可能在接下來的選舉中成為新的義大利執政黨。根據五星運動之前的政治主張,他們上台後將舉行退歐公投,所以市場投資者們會擔心義大利會繼英國之後又一個退出歐盟的國家,此舉將無疑會給歐盟和歐元區雪上加霜。
更為嚴重的事情是,如果義大利也脫歐成功。這將給當前民粹浪潮下有意脫歐的國家添加動力,使歐盟一步步走向那萬劫不復的深淵。
綜上所述,市場的投資者們關心的不是憲改公投這件事兒的本身,而是關注全民公投的結果,以及結果的結果,也就是全民公投完之後產生的一系列連鎖效應!
和大夥聊了這麼多,相信讀者們也對本次義大利公投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至於結果的結果:義大利退歐會不會發生,我們不做判斷,只做思考。畢竟在歷史的長河中,政治的因素很難預計。就算義大利要退歐,也將發生在很久很久之後。因為首先要本次憲改公投失敗,然後倫齊辭職,然後支持退歐的黨派上台(比如五星運動),再然後該黨派提出修改憲法並且成功通過(根據目前義大利憲法不可採用全民公投方式廢除國際條約,所以要先修改憲法),最後才可以將退歐提議擺上日程。
我們想說的是,義大利的明天掌握在人民手裡。是需要政權制衡還是要立法效率,一切等待明天的結果。借用倫齊的老鄉---義大利著名詩人但丁的詩句感嘆一下:「造福世界的羅馬,向來有兩個太陽,分別照明兩條路徑,塵世的路徑,和上帝的路徑。」---------《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