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晶元就開始大跌,最先進是消費電子晶元,再後來再蔓延至到了各種晶元,目前除了少部分汽車晶元還缺之外,大部分晶元不缺了。
不僅是不缺了,很多IC廠都是庫存高企,所以導致晶元大降價,有些晶元跌了80%,有些甚至跌了90%。有些機構都認為,晶元寒冬來了,明年會跌25%,是20年以來最大跌幅。
而晶元大跌,晶圓廠首當其衝,畢竟大家不找晶圓廠生產晶元了,產能一定會過剩的,而產能過剩,又會引發大降價……
那麼問題來了,晶圓廠們擔心不擔心產能過剩,晶元崩盤?我們來看看這些晶圓廠們是怎麼說的。
先說三星,三星應該是比較實誠的,三星半導體部門負責人Kyung Kye-hyun表示,今年下半年看起來很糟糕。同時也表示,目前看來,明年似乎也沒有顯示出明顯改善的勢頭,基本上就是承認確實很糟,崩盤是有可能的。
再說說台積電,台積電對於產能過剩這事,從來不擔心,不知道是底氣還是有信心,相反還說要擴產,特別是擴產成熟工藝,說未來幾年要擴產50%,估計嚇得其它廠商夠嗆的。
聯電也不擔心過剩這件事情,只是表示現在IC企業們的庫存有點高,可能需要1-2個季度來去庫存,然後到明年可能會迎來反轉,產能不會過剩,只是暫時的。
中芯國際與台積電、聯電的表態差不多,中芯表示持續看好晶圓代工,並且一直在擴產,最近又成立了一家中芯西青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註冊資金50億美元,很明顯,不擔心這個問題。
另外我們看到intel,也毫不擔心產能過剩,這不花200億美元,在美國建了一家全球最大的晶圓廠,要在2025年生產20A、18A的先進晶元,要和台積電、三星打對台戲呢。
可見,綜合來看,雖然晶元市場需求分化明顯,消費電子類晶元需求大減,價格下滑,但現在討論崩盤可能有點過早,至少晶圓廠們還沒有感受到危機,感受到寒氣,可能得等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