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字貞素,苗族,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軍。
秦良玉出身書香世家,父親秦葵不僅學識淵博,且精通兵法。秦良玉年幼時即和二個哥哥一起跟隨父親學文學武,其膽智過人,不但擅長騎射,還長於文章,連二個哥哥都佩服不已,並甘拜下風。至公元1595年,出落得姿態、風度嫻靜而文雅的秦良玉以比武招親的方式選中意中人馬千乘。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是大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即石砫土司。婚後,馬、秦夫妻恩愛有加,他們一起選拔將才,一起練兵,由於紀律嚴明,賞罰分明,他們打造了一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白桿兵。
公元1599年,楊應龍叛亂,馬千乘奉命平叛,秦良玉則負責押送糧草。歷時一年多,楊應龍大敗身死,叛亂平定。
公元1613年,馬千乘因拒絕賄賂而被太監邱乘雲誣告,後病亡於雲陽監獄。馬千乘死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於是秦良玉代領夫職,繼續擔任土司。秦良玉含淚忍痛,以大義為重,對朝廷未曾有反叛、不臣之心。
秦良玉生逢亂世,卻不忘使命,始終保持精忠報國之心。
公元1618年,薩爾滸大戰中明軍慘敗,遼東告急,明廷急忙征精兵援遼。時年44歲的秦良玉聞調即與兄弟、兒子一起率「白桿兵」北上,其被封三品官職。瀋陽之戰中,秦良玉的哥哥戰亡、兒子眼睛中箭,秦良玉不顧一切率「白桿兵」勇猛奮戰,斬殺清兵數千,八旗軍大為震驚,從此「白桿兵」名聞天下。戰役獲勝之後,朝廷任命秦良玉為山海關主將、總兵。
由於「白桿兵」損傷慘重,秦良玉知道更艱難的戰鬥還在後面,於是回到家鄉就加緊徵兵,以利再戰。
公元1630年,八旗軍又繞道喜峰口,圍困北京。秦良玉提兵星夜兼程,帶頭出戰,最終在勤王之師合力下迫使皇太極撤圍而去。
公元1644年,張獻忠欲攻四川,年已70歲的秦良玉親自帶兵保衛,懾於其威名,張獻忠部不敢入犯石砫。
公元1648年,永曆帝加封秦良玉為太子太傅、四川招討使。同年秦良玉無疾而終。後來清軍入川,下令不得損壞秦良玉的墳墓。
>>圖片來自於網路,與文字無關;文字由艾親搜集、編輯、整理;如有侵權,敬請聯繫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