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2022年11月02日17:15:23 熱門 1279

央企和國企主導

「現在業務不好做,」從事分散式光伏發電業務的劉虎對界面新聞說,「我們比不過央企、國企」。

一直以來,在這一領域,由於項目瑣碎、量小且管理難度大,都是由民營企業深耕,央企和國企對此一直持觀望態度。但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整縣推進的政策引爆了分散式光伏市場。

在我國,分散式光伏電站可分為屋頂分散式光伏電站以及不超過 20 兆瓦的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和林光互補等光伏電站。屋頂分散式光伏電站主要包括工業屋頂分散式光伏電站、商業屋頂分散式光伏電站以及戶用屋頂分散式光伏電站。

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

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和林光互補等光伏電站分別是以魚塘水面、農業大棚、 宜林地等空間為依託建設的光伏電站。

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

2021年6月下旬,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於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光伏整縣推進的大幕正式拉開。上述通知下發僅僅4天後,國家電投就與5縣市達成合作意向。一個月後另一家能源央企——國家能源集團下達通知:到2022年底,國家能源集團系統開發(主導、參與及簽署開發協議)不少於500個縣(市、區)域。到了2021年9月14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確定了676個整縣推進的試點名單。

一時間,五大電力央企: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中國華能集團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大唐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以及「六小豪門」國投電力、中廣核、三峽集團華潤電力、中節能(太陽能)、中核紛紛入局。

以浙能、廣東能源集團、廣州發展、京能、深能、雲南能投、水發能源、申能、晉能、烏江能源等十大地方國企為代表的國有投資平台也不甘落後。

中石油、中石化、道達爾等能源巨頭也加入分散式光伏業務的混戰中。

無論是央企還是地方國企旗下上市公司,均可謂財大氣粗,在這場競賽中佔據天時地利。

中國電力集團旗下相關上市公司市值超8000億元,三峽集團旗下的2家上市公司市值也接近6800億元。地方國企中,廣州發展、浙江新能等也實力不俗。

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

劉虎告訴界面新聞 ,央企如五大電力集團有特殊的資金渠道,能拿到便宜的資金成本。在定向降准降息政策下,他們拿到的資金價格遠遠低於目前市場價格。在以民營企業作為投資主力的時代,由於難以拿到銀行貸款,大部分民營企業需要通過融資租賃來獲得項目融資,利息成本高達8%甚至以上。

天風證券做過一項測算,以山東省為例,預計2022年全額上網戶用項目初始投資成本為3.07元/w,若貸款比例為70%,若貸款利率從8.15%降至4.15%,則分散式光伏內部投資回報率將由8.79%提高至12.54%,投資回報期則從16年縮短至9年內。

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

在整縣政策下,央企、國企長驅直入。截至2021年,國家電投簽約的縣域數量已達100家,大唐、國家能源集團、華電、華能國家電網簽約的數量依次為51家、33家、25家、20家和19家。

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

雖然央企資金實力雄厚,信譽度高,但缺乏相關實戰經驗,而這正是民營企業所擅長的。也正因為此,在國企入場後,項目可打包交由民企代開發

戶用分散式光伏、工商業分散式光伏的開發模式有雷同之處。

在戶用分散式光伏領域中,中信建投指出,從收益分配來看可以大致分為兩種,即直接銷售系統(農戶自持)和合作開發模式。

  • 第一種為農戶自持電站,直接銷售全套系統給農戶,電站生命周期內所有收益歸農戶所有,這類直接銷售模式可以細分為全款銷售、貸款、融資租賃三種模式;
  • 第二種為合作開發模式,電站所產生的收益在農戶、電站持有方之間分配,通常形式是電站持有方出系統,農戶出屋頂,電站持有方每年以30-60元/片組件價格的租金付給農戶,發電收益歸電站持有方,農戶不負責電站的購買、安裝、運維等,以上均由電站持有方負責進行。
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

合作發開模式又可細分成3種,其中打包出售和代開發逐步成主流模式。

  • 打包出售模式:民企作為與農戶合作共建電站的主體進行項目的建設、開發,然後將電站銷售給更適合持有運營電站的國企(國企將成為合作共建電站的主體),以此賺取部分差價,該類模式可以提升民企周轉效率,發揮靈活性優勢。
  • 代開發模式:民企在這個過程中通常負責與農戶洽談(開發)、電站建設、安裝、併網,但與農戶合作共建電站的主體從項目開發開始就是國企,民企只參與項目開發、建設流程,不作為合作主體,民企從中賺取項目開發、建設費用。

工商業電站商業模式和戶用類似,分為業主自己持有電站、電站運營商持有電站兩大類。與戶用「全額上網」不同,目前新增的工商業光伏大部分為「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收益率彈性可以更大。

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

民企上市公司競速

民企上市公司,尤其是光伏行業上市公司紛紛加入這一大軍中,而這並不是分散式光伏第一次「狂歡」,上一個」春天「出現在2017年前後。

當時,在分散式光伏市場中,前中國首富李河君和借殼上市的漢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而擁有3家上市公司的「協鑫系」也在2016年9月末下發通知,動員全體員工,利用節假日期間進行全員分散式業務開發。

隨後,天合光能(688599.SH)創辦「天合富家」,阿特斯太陽能(CSIQ.O)打下「太陽花園」品牌,紛紛涉足分散式光伏。但一路高歌之下卻是亂象叢生,2018年「531」政策重拳出擊,這一市場因政策整頓而跌落谷底。

2021年政策急轉,驚起層層大浪。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信息,2021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5GW,為歷年來最高。其中,光伏電站25.6 GW;分散式光伏29GW,約佔全部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55%,歷史上首次超過集中式電站。2022年一季度則再創佳績。

矽片、電池、光伏輔材、光伏組件、逆變器到光伏發電站,在這一狹長的光伏產業鏈上,眾多上市公司再次發力。

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

隆基股份(601012.SH)直接「綁定」中國石化。截至2021年12月,中國石化與隆基新能源已簽約147座加油站分散式光伏項目,分布在陝西、湖北、安徽及廣東等地。

光伏電池環節的中利集團(002309.SZ)、億晶光電(600537.SH)、拓日新能(002218.SZ)等諸多上市公司也涉足其中。

  • 中利集團稱自行開發、投資建設並運營分散式光伏業務,建成後打包出售給央、國企或其他收購者,公司可持有部分優質電站。
  • 拓日新能4月21日稱,將斥資5億元資投建東益新能100MW農光互補電站項目,同時將加快湖北拓綠新能300MW農(漁)光互補、推進與央國企在陝西上百兆瓦級工程和整縣分散式等光伏電站項目的建設。
  • 億晶光電3月2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目前持有運營的分散式電站總裝機量為30MW。

光伏輔材環節也有不少企業進軍分散式光伏領域。

  • 清源股份(603628.SH)正在歷經從集中式光伏轉向分散式。公司的一項業務是光伏電站開發、建設和運維。隨著光伏平價時代的來臨,為降低融資風險,自2021年年中,清源股份表示,將不再激進擴大自持電站規模,並計劃持續優化電站資產,轉向以工商業屋頂及戶用光伏電站投資為主。

光伏組件環節已有不少企業看中了分散式光伏業務,有巨頭在這一賽道已佔據先發優勢。

  • 天合光能通過「天合富家」品牌已在戶用賽道上佔據一席之地。
  • 光伏組件巨頭晶科能源(688223.SH)則是直接把目光投向海外。其從 2017 年第三季度開始停止開發新的海外光伏電站項目,但在2021年12月,晶科能源控股宣布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佔據巴西市場約31%份額的巴西大型光伏發電解決方案經銷商AldoSolar達成2022年合作,雙方簽署了晶科能源迄今為止裝機容量最大的海外分散式發電經銷協議。
  • 東方日升(300118.SZ)2022年3月9日表示,公司積極布局國內分散式光伏業務並已實現少量銷售。

光伏逆變器環節的上市公司多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拓展戶用客戶。

  • 固德威(688390.SH)則是通過給光伏用戶擔保融資融資,推進分散式光伏業務的拓展。公司擬與銀行、融資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由金融機構為家庭用戶、企事業單位等購買光伏發電產品及服務提供融資服務。融資人以光伏電站發電所產生的收益、補貼收入作為主要還款來源。固德威擔保額度已從2021年4月的0.35億元,提升至2021年年末的10.35億元。
  • 陽光電源(300274.SZ)2021年分散式業務聚焦「大客戶開發+渠道拓展」兩種模式,與中石油、中石化、蔚來蒙牛達能等客戶達成項目合作。在「家陽光」合作共建業務模式下,2021年陽光家庭光伏全年裝機量同比增長超過500%,從2018年至2021年末,公司家庭光伏產品用戶、工商業分散式項目業主擔保額度達6.7億元。

作為光伏產業鏈上的最後一站,在分散式業務上,光伏發電環節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A股上至少有13家光伏發電上市公司。除太陽能(000591.SZ)、浙江新能(600032.SH)分別隸屬國資委、浙江省國資委外,其餘均為民營企業。

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分散式光伏之戰:誰是屋頂上的王者?(上) - 天天要聞

以三家老牌光伏發電廠商林洋能源(601222.SH)、京運通(601908.SH)和兆新股份(002256.SZ)為例,光伏發電環節的上市公司多是採用通過EPC(工程總承包)、BT(建設-轉讓)和BOO(自建自持)等方式開發及建設,並開展光伏、風能電站運營業務。

  • 比如,總市值超140億元的林洋能源。以「開發+EPC+運維」模式與中廣核、華能、申能、三峽、中電建、中能建等央國企在國內外合作。2022年4月13日發布公告,公司將其持有5個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武漢綠曦,涉及的裝機容量合計為154MW,股權轉讓對價約為3.65億元。此次擬轉讓的電站均位於安徽省宿州市,交易涉及多種電站類型,包括屋頂分散式、農光互補以及地面分散式光伏電站。
  • 總市值近150億元的晶科科技(601778.SH)直接「攻陷」地方政府。晶科科技2021年11月中旬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晶坪電力就推進整縣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與多地政府及企業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屋頂分散式光伏電站項目開發,預計建設分散式光伏電站項目裝機容量合計約450兆瓦。2021年在整縣推進期間,晶科科技已簽約的縣域就達40家。
  • 於2018年7月上市的芯能科技(603105.SH)的主要聚焦於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業務。

除光伏行業上市公司外,跨界涉足分散式光伏已不再是新鮮事。

  •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有低壓電器渠道拓展經驗的正泰電器(601877.SH)已成為戶用分散式光伏的領頭羊之一。
  • 彩電行業有家電渠道拓展經驗的創維集團(00751.HK)藉此優勢快速成長。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