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27日)夜間,「好歡螺 蟲卵」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熱搜內容為小紅書平台上有賬號發聲稱在好歡螺的產品中吃出蟲卵,並配上了相應的好歡螺產品圖片等印證說法。



11月28日凌晨四點,好歡螺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乾料包、菜包等均經過巴氏滅菌消毒處理,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並表示此次事件發酵迅速超乎常態,將進行核查是否存在幕後推動。但對於該網友為何會在食用中發現蟲卵,好歡螺並未直接回復。
此外,好歡螺在說明中呼籲消費者選擇官方授權渠道及店鋪,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對此,網友的評論普遍比較負面。有網友稱:「不會消除消費者的疑慮」、「凌晨4點多發聲明,是覺得沒人看見就能過了么」、「產品出問題,怪事件發酵快?」等。

螺螄粉頭部品牌
市場份額第一
根據天眼查顯示,「好歡螺」屬於柳州市得華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於2015年5月,註冊資本為3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張曉獻。
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銷量還是市場佔比方面,好歡螺都是國內螺螄粉的頭部品牌。根據好歡螺市場部經理的一次公開採訪稱,好歡螺於2017-2018期間,長期而穩定地佔據螺螄粉行業銷量第一的位置。另外,根據淘寶天貓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11月27日,好歡螺近30天仍處於銷量第一的位置,其旗艦店的銷售額達到了3693萬。

(來源:大數據淘寶)
市場佔比方面,好歡螺也以4167萬、35.61%牢牢佔據第一,比第二的螺霸王(2337萬,19.97%)和第三的螺滿地(1647萬、14.07%)加起來還要多。

(來源:大數據淘寶)
此外,今年「雙十一」好歡螺的數據也非常優秀。根據好歡螺公布的數據顯示,預售開啟僅4個小時,銷售額就達到2185萬元,超過去年雙11預售10天。從11月1日到11月11日,共有超114萬用戶下單購買好歡螺螺螄粉,共賣出超771萬袋螺螄粉,拿下天貓螺螄粉行業的銷量冠軍,同時也是天貓速食行業的銷量冠軍。此外,好歡螺稱今年「雙十一」期間的人員配置比去年翻了5倍,備貨地點也擴容到南寧和柳州兩個城市。

(好歡螺產品圖)
其中,好歡螺加臭加辣螺螄粉雙11期間共計銷售超113萬袋,而根據上述網友發布的信息,問題產品即是好歡螺加臭加辣螺螄粉。
200億市場規模,玩家眾多
線上銷售成重點
根據柳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15年,柳州的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僅為5億元;2020年柳州螺螄粉的銷售收入達110億元,配套及衍生產品銷售收入為130億元,袋裝網路銷量高達11億袋。
此外,螺螄粉市場潛力巨大,各企業紛紛投資螺螄粉。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我國現存1.7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螺螄粉」,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螺螄粉相關企業。
根據CBNData消費站數據,2020年,螺螄粉註冊企業達到6736家,同比上年增長68.85%,全面開花。2021年第一季度,螺螄粉新增企業註冊數量達到2422家,超過去年全年1/3。

(來源:CBNData消費站)
此外,隨著互聯網電商的快速發展以及短視頻、直播的崛起,螺螄粉憑藉著獨特的味道異軍突起,各大螺螄粉品牌藉助電商平台迅速走紅。除了具有先發優勢的螺霸王、好歡螺等,藉助「網紅經濟」熱度的李子柒牌螺螄粉開始「後來居上」,並且自嗨鍋、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等品牌均已經入局,今年2月中石化也宣布入局,正式推出「易姐姐螺螄粉」。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公開數據顯示,在2020年「雙11」螺螄粉銷量榜單中,李子柒牌螺螄粉以3434.4萬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一,高出第二名好歡螺約330萬元。此外,根據美團點評聯合餐飲老闆內參發布的《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披露,2020年全網共有1.2萬家螺螄粉店鋪,全年累計賣出7.8億包,其中僅天貓便賣掉了1.38億包。
疫情這兩年,「螺螄粉」火爆出圈
螺螄粉的暴火出圈和電商平台上暴漲的銷量,離不開背後柳州市的極力推動。早在2010年,柳州就提出要將特色美食螺螄粉打造成城市名片。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柳州是廣西工業重鎮,是全國五大汽車城之一,擁有上汽通用五菱、柳工、柳鋼、東風柳汽等一批知名企業,最高年產銷汽車超過250萬輛。但居高的汽車銷量並未將「柳州」的城市知名度打開。
因而柳州市希望將螺螄粉打造成城市名片,並定下螺螄粉產業「雙百億」目標:即袋裝螺螄粉產值超過100億元,原材料等附屬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
2011年,在有關部門引導下,一些創業者北上進京,在海淀、朝陽等人員密集的地方,開設了十餘家柳州螺螄粉店。2014 年,柳州第一家螺螄粉企業誕生,螺螄粉開始走上企業化發展之路。2018年7月,「柳州螺螄粉」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迄今47家企業獲得授權使用。此外,柳州市政府也相繼出台了《柳州螺螄粉湯(配)料包生產規範》《柳州螺螄粉生產消毒殺菌規範》《田螺稻田生態養殖技術規範》等標準陸續出台,標準化螺螄粉製作生產全產業鏈。
2020年,根據柳州市商務局數據,2020年,柳州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109.94億元、同比增長75.74%,年出口總值3038萬元,是2019年出口總值的35倍。袋裝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從2014年的一家發展到2020年的113家,網上店鋪超過2萬家;螺螄粉實體店從10年前的全國近5000家增至現在的1.8萬多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片欣欣向榮的呼聲中,柳州市的危機隱約現出。
根據柳州市政府公布數據,柳州市2020年GDP增速1.5%,居廣西自治區和全國地級市下游。根據柳州市內現有所有城投平台年報有息債務測算,柳州市政府2020年城投有息負債餘額達1993億,而根據wind數據顯示,柳州市政府債務餘額646億,政府債務總額達到2639億,政府負債率(債務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更是高達1524%。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一位城投研究員處了解到,對於柳州城投市場現有的存量及新發現的債券,大部分公司都處於觀望狀態,這也體現了市場對柳州經濟發展的擔憂。
「螺螄粉」經濟真的能幫柳州解困嗎?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