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IPO日報 精彩文章第一時間推送
IPO申報前進行減資的企業或許不少見,但像逸豪新材這樣減資64.66%的卻比較罕見。
另外,IPO日報發現,逸豪新材申報稿部分描述十分「精妙」,比如實控人涉及的受賄案中,只提行賄為了「免受刁難」,而沒有說「為得關照」。

來源:公司官網
申報前減資64.66%
逸豪新材,全稱為贛州逸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電子電路銅箔及其下游鋁基覆銅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逸豪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88億元、7.56億元、8.38億元、6.3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89.7萬元、2618.95萬元、5763.95萬元、9580.12萬元。另外,逸豪新材在深交所第二輪問詢回復函中表示,預計2021年凈利潤為1.68億元,同比增長191.74%。
對此,逸豪新材在申報稿中表示,2020年下半年以來,消費電子、5G基站、汽車電子、IDC等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PCB行業增長加快,對上游電子電路銅箔需求增加,電子電路銅箔行業景氣度提高,市場價格上漲,公司電子電路銅箔收入增加較快。
不過,逸豪新材這個增速和體量在電子電路行業可比公司中並不亮眼。其在問詢回復函中列舉的這類可比公司共有5家,它們分別是諾德股份、超華科技、嘉元科技、銅冠銅箔、中一科技。
諾德股份在公告中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3.9億元到4.2億元,同比增加7142%到7699%;超華科技在公告中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1.18億元到1.3億元,同比增加449.63%至505.53%;嘉元科技在公告中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5.3億元到6.03億元,同比增加184.25%至223.56%。

可比公司增速摘要,數據來源:諾德股份公告
另外,銅冠銅箔則是招股書中表示,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測為3.49億元,同比增長387.26%;中一科技則在註冊稿中表示,公司2021年凈利潤預測為3.6億元至4.1億元,同比增長190.38%至230.71%。
有意思的是,雖然相較可比公司不出彩,但業績增長的逸豪新材在2020年11月進行減資,公司總股本由3.59億股減少至1.27億股,註冊資本由3.59億元減少至1.27億元,全體股東進行同比例減資,減少的股本(註冊資本)計入資本公積。
對此,深交所在第一輪問詢函中進行發問,逸豪新材則表示,為將股本總額調整至與公司的發展階段相適應。
關於這個回復,深交所並沒有太滿意並且在第二輪問詢函中繼續追問,逸豪新材則表示,本次減資前,發行人的註冊資本為3.59億元(股),若按本次擬公開發行25%股份計算,公司上市後的股份總數預計將超過4.7億股,而公司2019年凈利潤為2618.95萬元,因此,相較於公司當時的發展階段和經營規模,股本數量偏大。

減資摘要,數據來源:第二輪問詢回復函
看到這裡,或許有的讀者心中還有問號。
對於這種情況,有註冊會計師對IPO日報表示,這可能與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的交易類強制退市的規則有關。按2019年數據計算,逸豪新材要想每股價格超過1元,則需市盈率達到18.26倍,否則面臨退市風險。
只提「免受刁難」?
逸豪新材實際控制人為張劍萌和張信宸,兩人系父子關係且合計控制公司88.89%的股份。
逸豪新材申報稿顯示,張劍萌曾根據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監察委員會辦案人員要求,協助調查贛州市環境保護局章貢分局原局長楊志軍嚴重職務違法涉嫌犯罪一案(下稱「楊志軍案」)。楊志軍案已於2019年3月由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判決楊志軍犯受賄罪並處以刑罰。根據楊志軍受賄二審刑事裁定書,2017年6月初楊志軍以結煙酒款的名義向張劍萌索取18.2萬元,為使公司的環保工作免受刁難,張劍萌答應其要求。另外,楊志軍收受張劍萌價值2萬元的餐券。

涉及受賄案摘要,數據來源:申報稿
需要指出的是,這段話只提行賄是為使公司的環保工作「免受刁難」,而沒有說裁判文書中的「為得關照」。裁判文書顯示,在2017年6月的「免受刁難」前,2016年底或2017年初的一天,為得到楊志軍對逸豪新材環保工作的關照,張劍萌在贛州華潤萬象城其經營的悅景酒店與楊志軍一起吃飯時,送給楊志軍價值2萬元的悅景酒店餐券。
另外,雖然逸豪新材報告期內沒有環保方面的行政處罰,但張劍萌似乎在環保方面做的並不到位。
贛州逸豪優美科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逸豪優美科」)為張劍萌控制的企業,這家公司與張劍萌控制的另一家公司興國逸豪,曾為逸豪新材代付部分供應商貨款,2018年和2019年度,關聯方代付貨款的金額分別為2056.61萬元和2327.28 萬元。
作為張劍萌控制和逸豪新材關聯的逸豪優美科,其環保方面的問題不少。
2018年4月,贛州市環境保護局執法人員依法對逸豪優美科進行檢查,並對逸豪優美科10噸生物質燃燒鍋爐、15噸硫化床鍋爐進行採樣檢測。檢測結果顯示,10噸生物質燃燒鍋爐的煙塵折算均值(mg/標m³)為141.8,超過《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1鍋爐顆粒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標準值,屬超標排放行為。為此,該局對逸豪新材罰款20萬元。

行政處罰摘要,數據來源:贛州市環境保護局
同樣還是氣體問題,贛州市環境保護局官網顯示,2021年8月中下旬起,該局陸續接到群眾反映「逸豪優美科公司」異味擾民的信訪投訴。經排查調查,為解決異味擾民問題,該局提出了以下整改要求,一是下達了責令限制生產決定書,要求企業即日起限產整改,減少異味源頭排放,企業目前產量僅保持原產量的1/4至1/3;二是要求增上環保設施;三是加強監測,及時公開信息。
另外,贛州市環境保護局2021年8月的公告顯示,2021年8月7日下午,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兼局長傅小新在「逸豪優美科公司」,傅小新現場察看企業工業廢水達標排放情況,要求企業要認真汲取偷排廢水的深刻教訓,舉一反三,徹底整改,切實履行治污主體責任。要全面排查廠區污水管網存在的問題,斬斷污水混排偷排的路徑,全面解決外來生活污水和廠區工業污水彙集混排問題,實現雨污徹底分流。
記者通過天眼查未找到前文的「逸豪優美科公司」,名稱最接近的為逸豪優美科的全稱。即逸豪優美科除了氣體的行政處罰外,可能之後的氣體處理仍存問題,並且也可能存在偷排廢水的前科。
這些情況,似乎與「刁難」不太符合。
END

記者 鄒煦晨
版式 褚念穎
編輯 王瑩
1
2
3
4
IPO日報
IPO日報是《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對平台刊載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按下「分享」,給我一點動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