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我吧,朋友們!
我又浪費了將近兩小時,看了一檔沒意思的綜藝。
觀前提醒:如果你非常喜歡《中餐廳6》,下文可能會引起心裡不適,請點在看之後退出本篇文章。
最近各大平台新推出的綜藝有很多,基本都糊的一塌糊塗,幾乎沒有值得討論的亮點。
本以為老牌季播綜藝能翻出點水花,可第一期看下來,《中餐廳6》最好看的部分居然是風景......
從嘉賓來看,六季元老黃曉明越來越謙虛謹慎,且一問三不知,當不了主心骨;
綜藝小白殷桃姐姐美則美矣,但演員初次參加綜藝總是免不了水土不服;
發福的商細蕊和瘦身成功的程鳳台,再難讓人回想鬢邊CP;
陳立農和章若楠青春靚麗,嗯,青春靚麗;
五個人像是剛剛開始熟悉的重組家庭,直到幫忙的詹大廚來才稍稍緩和尷尬的氣氛。
節目組全程用台本cue流程,幾乎幫嘉賓們安排好了一切。
先到農家樂吃一頓當地特色美食,再到店裡四處逛逛,和廚師學學做菜,全程過家家一樣。
然而當曉明哥企圖自然的念出台詞,我的大腳趾也自然的摳出了三室兩廳。
(*不會玩諧音梗可以不玩)
本季《中餐廳》說是要開啟全新的經營模式,食材都要去附近的農戶家裡搞,意味著嘉賓們要象徵性的自己幹些農活。
撈魚抓雞之類的。
結果真到幹活的時候,有人穿著牛仔連衣裙去稻田裡;
大廚殺雞的時候,除了尹正,所有人都躲得遠遠的;
看到這裡我的母語已經是無語了。
芒果的拍攝製作依舊精良,節目內容卻肉眼可見的質量下降。
之前的幾季《中餐廳》里,起碼會有張亮這樣一兩個會做飯的嘉賓,不會做飯的成員前期籌備的辛苦也能展現。
到這一季咋看咋有種直接開擺的感覺。
除了黃曉明來的路上暈車吐了,其它大部分時候一群人彷彿就是來度假的。
只能說之後幾期餐廳正式開起來,節目好看了再說吧,目前我是沒啥追下去的慾望。
而綜N季的頹勢,並不是從《中餐廳》開始的,想必大家有目共睹。
多數買了版權,「借鑒」或「致敬」韓綜的國產綜藝,都在原版停更或改版後,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大樹。
一手王牌打到爛牌也不罷休。
借用郭德綱的一句話「綜藝節目不好笑了,才是真的好笑」。
當然不是沒有本土化成功的案例。
《非正式會談》《明星大偵探》以及一些室內觀察類綜藝我也挺愛看的。
看這些節目的時候,我甚至能透過鏡頭看到幕後廢寢忘食,黑眼圈禿頭的工作人員。
用心做的節目,觀眾不會視而不見,無奈市面上更多的還是不知所謂的牛鬼蛇神。
似乎IP+明星的組合足夠拉贊助,節目內容咋樣就無所謂了。
比如《新遊記》有個環節全程給某樓盤打廣告的回憶,看得我直接食欲不振,至今想起還有些反胃。
(*豆瓣4.6分的《新遊記》開播遭群嘲)
比起新出的節目,許多人以為綜N季至少能有品質保障,但還是被事實打臉。
《極限挑戰》的原型是韓國金牌PD金泰浩製作的國民綜藝《無限挑戰》。
2005年開播,2017年收尾。
常看韓綜的小夥伴都知道,這檔節目已經是時代的眼淚。
《極挑》大家一般只認嚴敏導的前四季,嘉賓和幕後團隊大換血之後,《極挑》便成了雞肋。
一下子從豆瓣最高9.4分墮落到4.1分,直接打骨折。
另一位韓國知名綜藝導演羅英錫,簡直就是國產綜藝的「教父」。
有段時間綜藝節目看似百花齊放,其實就是可著他一個人使勁薅羊毛。
(*右側為羅英錫)
從早期的《兩天一夜》,到近期的《新西遊記》《三時三餐》《花樣爺爺》《尹食堂》,不用我多說,光看名頭大家都覺得眼熟吧?
內娛跟著羅英錫走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做的節目都是成功案例,無一不在韓國本土是爆款。
這也就意味著國內依法炮製,只要不整幺蛾子,也能事半功倍。
招商都比不知名的原創節目容易。
估計老羅近期的兩檔新節目《出差十五夜》和《蹦蹦地球遊戲廳》,過不了多久也能看到漢化版。
說到受羅英錫影響的綜藝,不得不提《嚮往的生活》。
儘管導演一直不承認抄襲,可妹妹加入之前,三個男人去村裡做飯,定期邀請嘉賓的形式和《三時三餐》不能說有點相似,只能說一模一樣;
而《嚮往的生活》從第四季開始越播口碑越差,從起初的治癒節目,逐漸走向形式化的室外版《快樂大本營》。
黃磊做飯做累了,何炅照顧客人照顧累了,播出的內容引起觀眾不滿,節目組還說是觀眾的悲哀。
在座各位都是普通觀眾,怎麼辦,那咱們走?
把一堆明星聚集到一起生活的《五十公里桃花塢》,很難不讓人聯想到2014年的韓綜《Roommate》。
不過《Roommate》當年在韓國收視率也一般,並不算大熱綜藝,國內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很多小夥伴應該只看過王嘉爾出現的幾個片段。
不過要說像吧,倆節目也不太像,《桃花塢》明顯更財大氣粗,也更會搞事情。
第二季的尷尬九分鐘,或許你沒看過,但你一定聽說過。
這九分鐘一經播出,不少觀眾紛紛代入其中,怕在職場中遇到宋丹丹一樣強勢的領導,感覺自己和李雪琴一樣有話說不出,然後為發聲的王傳君鼓掌。
不過本老職場人對這段基本免疫,還想著熱度一過,下一期內容肯定能掩蓋上一期的窒息。
沒想到節目組又搞了個直播。
那場直播可以總結成一句話「你好我好大家好,都是觀眾煽風點火的錯」。
行吧,為了不被扣「煽風點火」的鍋,那咱們繼續走吧。
越聊越不對勁,現在節目出問題都愛怪觀眾的風氣是從哪來的?
我們買會員的買會員,看植入廣告的看植入廣告,還要貢獻彈幕點擊率,最後我們還有錯?
難道所有觀眾都只能AI一樣自動評論好帥,好美,好好笑才是好觀眾嗎?
PUA老子是吧?
這麼一看《中餐廳》還行。
雖然它沒買版權,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怪觀眾沒幫忙炒菜,還就知道挑毛病。
吐槽的差不多了,最後挽挽尊吧。
目前綜藝限制不如影視劇多,發展空間尚有很大。
觀眾也不傻,看到正經好東西都願意給好評,願意當自來水。
也不是沒有具備原創性且製作精良的節目,耗費的精力用了多少心意,都是節目效果的呈現。
展現祖國歷史文化的《國家寶藏》好看;讓專業舞者盡情發揮的《舞蹈風暴》好看;0713的《快樂再出發》讓丟掉偶像包袱的快樂男生自由發揮也很有趣。
只可惜好看的原創國產綜藝太少了,我們想從如今的綜藝節目中獲得快樂太難。
今天就說到這裡,如果各位和我有一樣的想法,或是不同的意見,歡迎留言。
當然也別忘了點贊,關注,把文章分享給更多朋友。
祝各位一天三頓頓頓吃好,找下飯綜藝毫不費勁!
今天就到這裡。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