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瞭望君
基輔等烏克蘭多地遭遇俄軍導彈轟炸,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目前已有三大跡象表明,俄烏之戰的天花板即將到來!
第一大跡象:俄烏衝突有了時間表
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阿斯塔納出席獨聯體元首理事會會議時建議,應該將2025年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定義為「與納粹主義鬥爭年」。
衛國戰爭本來就是俄羅斯人擊敗德國納粹分子的戰爭,是為了保護領土完整避免被侵略進行的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這場戰爭極具正義性質,也為俄羅斯往後的強大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普京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也是為了達成去除烏克蘭的新納粹主義的目標,在這個目標還沒有完成之前,俄軍是不會輕易撤軍或者將被佔領土還給烏克蘭的。
這一次普京提倡將2025年衛國戰爭勝利日定性為「納粹鬥爭年」,可能意味著,接下來普京政權還要用三年消除烏東四區的納粹分子,以便更好的消化這些新加入的領土。這等於為俄烏衝突提前制定了一個時間表。
第二大跡象:俄羅斯開始從赫爾松地區撤離平民了
10月14日,俄羅斯政府任命的赫爾松州州長呼籲,當地居民應該攜帶孩子儘快離開這一地區,以避免導彈襲擊。目前第一批撤離赫爾松的平民,預計將在14日當天到達俄羅斯托夫地區。
自10月初以來,烏軍反攻十分迅速,他們在南部取得了很多進展,並試圖切斷數千名俄軍的補給線和逃跑路線。
而俄軍對烏軍控制的距離赫爾松市很近的大城市米科萊夫實施了大規模導彈襲擊,以阻止烏軍的追擊。與此同時,大量訓練有素的俄軍部隊已經被集中部署在了赫爾松西岸,以攔截烏軍。
這種跡象表明,莫斯科正在喪失對赫爾松州的控制,這對於剛併入俄領土的烏東地區人民來說無疑是一種沉重打擊,他們不得不拋棄家園,逃難去俄羅斯。但要注意,俄方暫時放棄赫爾松州,撤離平民,可能是為將來反攻做準備。有關分析認為,未來烏東四地很可能成為俄羅斯打造的一條戰略緩衝地帶,俄烏雙方將在這四地進行長期的拉鋸戰,而烏東四地的平民很可能將全部撤到俄境內。
這樣一來,俄軍將沒有後顧之憂,與烏軍打起仗來,將不再傷及俄公民。同時也能兌現保衛「新領土」的承諾。換句話說,撤離平民是一招以退為進的計策,是為了進行下一場大戰做提前準備。
第三大跡象:白羅斯進入「反恐行動狀態」
10月14日,白俄羅斯外交部長馬克伊公開宣布,白俄羅斯已進入「反恐行動狀態」。馬克伊強調,白俄羅斯相關部門已準備好反擊周邊一些國家的任何挑釁行為。
雖然馬克伊並沒有指名道姓,誰會挑釁白俄羅斯,但聯繫到最近烏克蘭方面炸毀烏白邊界線所有橋樑,鐵路交通,並在邊界線上埋設反坦克地雷,而且部署國土防禦部隊的行為看,其有可能與白俄羅斯產生軍事衝突。原因大概有兩個。
一方面,白烏邊界線距離基輔只有短短的100公里,如果白烏髮生衝突,那麼白俄羅斯的機械化部隊就能在一天內包圍基輔,就算不打,光把部隊擺在基輔周邊,也夠讓烏克蘭難受的。
反過來,烏克蘭也可以利用北約國家力量,呼喚波蘭、波羅的海三國對白俄羅斯發動四面攻擊,屆時白俄羅斯就有被吃掉的可能。
另外一方面,白俄羅斯屬於獨聯體國家,還與俄羅斯屬於戰略聯盟關係,雙方屬於一個籃子里的雞蛋,面臨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如果俄羅斯被美西方干趴下,那麼白俄羅斯也將會落個「唇亡齒寒」的下場。所以盧卡申科政府無法容忍白俄羅斯被侵略。
日前他就嚴厲指責,西方正慫恿烏克蘭開闢第二條戰線,將白俄羅斯拖入長期戰爭中,這樣就能同時削弱白俄羅斯與俄羅斯。
這個表態真實反映了,盧卡申科對俄烏衝突擴大化的嚴重擔憂!如果白俄羅斯真的成為俄烏衝突的第二戰場,那麼同為斯拉夫民族,白俄羅斯人也將被迫與烏克蘭人作戰。
綜上所述,俄烏衝突有進一步擴大戰場範圍、擴大烈度的趨勢,不排除未來北約加入戰團,與俄白進行對抗,這或許就是俄烏衝突升級後的天花板!
但只要不用核彈,這場戰爭就不會失控。
如果誰忍受不了持久戰,突然發射核彈,那麼全世界都有可能遭殃!所以,俄烏雙方還是應該聽從中國建議,通過外交對話解決危機,就像我們通過16輪軍長級會談,化解與印度的邊界糾紛一樣!談總比打好,打不是辦法,只有談好才會迎來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