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0月13日20:30,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9月CPI數據。數據顯示,美國9月CPI同比上漲8.2%,預估為8.1%,前值為8.3%;美國9月CPI季調環比上漲0.4%,預估為0.2%,前值為0.1%。美國9月核心CPI同比上漲6.6%,預估為6.5%,前值為6.3%;美國9月核心CPI季調環比上漲0.6%,預估為0.5%,前值為0.6%。
1、市場屢次低估美國CPI韌性
自2021年以來,美國市場就經常系統性低估美國CPI和核心CPI。因而,9月美國CPI數據超出市場預期並不意外。
2、食品和核心CPI維持韌性
三分法下,核心通脹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6.6%,超出市場預期值6.5%,核心CPI創1982年9月以來最快增速。能源環比下降2.6%,同比上漲19.8%;食品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11.2%,使得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8.2%,超出市場預期值8.1%。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多種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2022年爆發的俄烏衝突更是加劇了歐美地區食品價格上漲,使得美國食品CPI同比漲幅達到1979年6月以來的高位。9月美國能源CPI同比漲幅雖然有所回落,但依然處於高水平。歐佩克+決定自11月起在8月產量的基礎上將月度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亦不利於未來能源CPI漲幅回落。
八分法下,食品與飲料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10.8%;住宅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8.0%;服裝環比上漲2.2%,同比上漲5.5%;交通運輸環比下降1.6%,同比上漲12.6%;醫療保健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6.0%;娛樂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4.1%;教育與通信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0.2%;其他商品與服務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6.9%。筆者一再重申,當前美國通脹壓力與1970年代相當,低失業率助推工資—物價螺旋式通貨膨,通脹壓力持續性上升,美國通脹韌性符合預期。
圖:美國通脹維持高位
圖:美國食品價格持續上漲
圖:美國能源漲幅位於高位
3、美國經濟不差
雖然美國至10月8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錄得22.8萬人,為2022年9月1日當周以來新高,預期22.5萬人,前值21.9萬人。但是,美國9月非農就業增加26.3萬,高於市場預期的25.5萬人,整體非農就業人口(季調後)已經超過疫情前(2020年2月)的水平。美國9月季調後失業率僅為3.5%,依然位於歷史低位。結合美國名義GDP超過了GDP潛在值,實際GDP增速也僅略低於潛在GDP增速,美國經濟不差。
3、11月基本上可以確定加息75bp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的「美聯儲觀察(FedWatch)」工具,截至10月13日,美聯儲在11月政策會議上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9.8%,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已經降為0,加息100bp的概率為0.2%。鑒於貨幣政策傳導的滯後效應,美聯儲應該不會加息100bp。
4、CPI漲幅決定了加息幅度
從歷史經驗來看,在高通脹期間美聯儲加息幅度基本上都接近甚至高於CPI漲幅。美聯儲官員也多次表示需要繼續加息直到實際利率為正。根據美聯儲9月會議對經濟走勢的預測,通脹預期上調0.2個百分點至5.5%,核心PCE價格指數中值上調0.2個百分點至4.5%。美聯儲很可能全年加息425bp,在今年底達到4.25%-4.5%區間;有一定可能今年加息450bp。即使美國CPI如期回落,預計2023年2月也將維持在5%左右的水平,本輪美聯儲累計加息幅度可能將達到475bp,最終利率為4.75%-5%區間。
圖:高通脹期間美聯儲加息幅度基本上都接近甚至高於CPI漲幅
表:美聯儲2022年9月經濟與政策預測
5、美國經濟大概率2023年開始衰退
美國歷史經驗表明期限利差倒掛預示衰退。自1961年7月以來,美國歷史上共出現了9次10年期國債與2年期國債期限利差倒掛的現象,其中8次在之後6-24個月後發生了經濟衰退,僅1966年發生期限利差倒掛後,經濟未在2年內陷入衰退。雖然沒有發生經濟衰退,但是,1967年美國實際GDP增長率(環比折年率)卻大幅下降,從1966 年1季度的10.1% 降至1967年2季度的0.2%,下降了9.9個百分點。鑒於利率期限結構包含有大量有用信息,美聯儲、英格蘭銀行等央行均將其納入先行經濟景氣指數之中,並定期公布長短期利差的變動。而市場人員也會跟蹤10年期與2年期國債利差,以預判未來的經濟走勢。尤其是對期限利差倒掛警惕,以提前應對可能來臨的經濟衰退。2022年4月,美國國債期限利差再次倒掛,鑒於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和1999-2000年一樣好,經濟韌性猶存,美國經濟2023年大概率陷入衰退,如果2023年美國通脹緩和,預計2023年開始降息;倘若通脹仍然位於高位,則可能到2024年才開始降息。
雖然9月美國CPI可能超預期,但正如筆者在《CPI破三風險解除,A股下跌風險較小——市場策略周報20220926——20221009》指出的,在12月初公布11月美國CPI數據導致加息預期發生變化之前,預計10年期美債在3.6%-4%之間維持區間震蕩格局。美元指數在110-117之間區間震蕩,直至12月議息會議。9月超預期的CPI並不會使得11月加息達到100bp,衝擊並不大。
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大概率將上升到4.75%。根據歷史經驗,美聯儲加息,10年期國債利率最終水平將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高點相當,這意味著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最終大概率將上升到4.75%。
圖:美國國債利率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高點相當
美股下跌仍將持續。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錨,美股估值水平將會下降。只有當美國企業盈利的增長幅度超過了估值回落的幅度時,股市才會上漲。由於美國無風險利率水平較低,導致當前標普500指數Shiller PE Ratio雖然從2月的36.17降至28.37,但仍處於歷史相對高位。隨著美聯儲繼續加息和2023年美國經濟衰退,預計美股將經歷殺估值、殺業績兩輪下跌。
二、A股仍可走出獨立行情
雖然美聯儲持續加息,美元指數上漲帶動人民幣貶值。但是,影響A股的並不是美聯儲加息,而是歐美加息導致經濟增速放緩所形成的出口壓力。2005年美聯儲加息期間A股也是上漲格局,另一個降息的國家土耳其今年股市走勢就不錯。只要中國經濟穩步復甦,就可以走出獨立行情。
股市要上漲有兩個條件,一個是經濟穩步復甦或者制度改革提升企業業績;一個是貨幣寬鬆,從M2增速和貨幣資金利率來看,當前貨幣政策已經屬於較為寬鬆的狀態了。經濟復甦斜率則因為疫情和房地產的原因有所下修,四季度出口增速還可能下行,因而弱於2020年。綜合來看,股市築底沒問題,9月社融超預期可以化解部分悲觀情緒,助力股市企穩,可以在這個位置從容布局估值較低的優質個股。反彈則需要催化劑。4月份觸底反彈是因為上海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穩增長政策逐漸落地。未來需要看有沒有比較大的政策或數據利好出來,譬如房地產企穩,A股才能迎來大幅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