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廠裁員,晶元行業瘋狂漲薪,「搶人大戰」上演

2022年10月13日04:39:03 熱門 1676

近年來,隨著缺芯卡脖子事件頻繁出現,國內掀起了一股自研晶元的狂熱潮,「中國芯」正在逐步的崛起,許多投資界的大佬紛紛進入半導體賽道,各大企業也紛紛開始「造芯」,一瞬間,晶元行業成為了香餑餑。在互聯網大廠裁員的同時,晶元行業卻在瘋狂漲薪,持續上演「搶人大戰」。


而晶元屬於技術性密集產業,需要長時間的沉浸式技術積累,所以這方面的人才十分緊缺,企業招不到人正成為常態。有許多企業的HR表示:「晶元行業人才太稀缺了,招了兩個星期一個人都沒有招到。」晶元公司為了人才,開出的薪資一個比一個高,聯發科員工去年平均薪資高達513.79萬新台幣,摺合人民幣約112.8萬元,三星更是開出了二十三薪的工資,海力士也多發10個月的工資獎金,還有的公司各種股權激勵方案層出不窮。


互聯網大廠裁員,晶元行業瘋狂漲薪,「搶人大戰」上演 - 天天要聞


今年碩士剛畢業的小王,在去年秋招的時候,就已經手拿8個晶元企業的Offer了,最高的一份薪資開到了50萬。而稍微有點經驗的晶元工程師,已經變成人才市場的香餑餑。小李之前是一名SOC晶元設計工程師,剛在一個小晶元公司工作一年,就有好幾個獵頭開始挖他,漲薪在30%~50%之間。


更有甚者,位元組跳動為了招聘人才,開始去別的企業三倍薪資挖人,不僅在華為挖人,還從高通ARM去挖一些骨幹員工。據傳,位元組跳動伺服器的晶元團隊負責人就是高通資深晶元專家盧山。


隨後,阿里騰訊也並未缺席,阿里發布崑崙晶元的同時,全資收購中天微公司,成立了主打晶元端到端設計全鏈路的公司平頭哥半導體。騰訊則是領頭投資AI晶元公司燧原科技,並且在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官宣自研人工智慧晶元紫霄。一場聲勢浩蕩的造芯運動已然開始。那麼,為什麼各大廠集體殺入晶元行業呢?


主要原因是技術封鎖,前幾年,美國針對華為採取了晶元供應鏈全面封鎖,禁止美國合作的企業和具有美國技術的公司、代工廠等,為華為提供晶元產品。這顯然就是為了限制華為自研晶元,以此來扼制中國5G的崛起。我們知道,晶元是手機的核心產品,一旦晶元得不到供應,手機和通訊市場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互聯網大廠裁員,晶元行業瘋狂漲薪,「搶人大戰」上演 - 天天要聞


所以,對於技術的封鎖,國內必須要自主研發晶元,要不很難擺脫卡脖子的境遇。再有就是,晶元體量加大,供不應求的局面愈演愈烈,所以,急需大量晶元工程師來研發晶元,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晶元行業火爆的背後是一個大行業的崛起,那就是科技創新,而技術則是科技創新行業發展的最為關鍵的因素。


科研往往是把技術轉化為產品,建立起一個核心壁壘,在技術場景下實現全新的商業模式。比如,大疆無人機,就是硬科創行業最典型的例子,創始人汪滔攻克技術難題,其中民用無人機核心生產研發技術都是大疆自己的,美國多家涉及鐵路、農業等領域的大型企業,都在使用大疆的產品,來進行地理測繪、監察等。在美國不斷打壓華為的時候,列入的實體清單也沒有將大疆列入其中,這足以說明大疆無人機的技術壁壘足夠成熟。


再比如,現在風靡全球的抖音APP,當我們打開抖音刷視頻的時候,總會看到自己感興趣的視頻,這其實就是抖音的推薦演算法,把你經常瀏覽的、感興趣的視頻,經過後台演算法模型測算,把相類似的視頻推薦給你觀看。這是一項成熟的技術,也是一個成熟的技術壁壘,使得抖音能坐享短視頻領域的頭把交椅位置。


互聯網大廠裁員,晶元行業瘋狂漲薪,「搶人大戰」上演 - 天天要聞


而科創行業除了這種長期研發,積累原創技術的硬科創之外,還有軟科創,一般指的就是以互聯網等為載體的商業模式創新。這種軟科創其實是一種場景的創新,其實就是基於人、物或者企業的數字化進行賦能的一種模式。


比如,盒馬鮮生,我們可能覺得這是一個賣生鮮的企業,其實不然,這家企業運用了大量數字化進行賦能,是一種典型的軟科創企業。剛開始,其實是京東員工侯毅發現了人們有對海鮮的購買需求,但是人們去菜市場、海鮮市場買的話比較麻煩,因此他提出了一個集外賣、店鋪、堂食、渠道於一體的生鮮店鋪的想法,於是,他在京東提出了自己的這一概念,但是沒有人採納他的建議。一次偶然的機會,碰到了阿里的張勇,侯毅把這個想法和他說了一下,兩人一拍而合,於是二人默默的進行著試點。最後成為了現在的盒馬鮮生。


這一企業不能單一的看成一個海鮮市場,而是結合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化、物聯網等一系列技術,才做到了半小時直達用戶家裡。而且日日鮮的業務更是結合了用戶的購買數據分析,才做到了每日新鮮食物不浪費的情況。


互聯網大廠裁員,晶元行業瘋狂漲薪,「搶人大戰」上演 - 天天要聞


再舉一個身邊的例子,端同學之前是在一家深圳的互聯網公司做電商運營,後來轉到了一家做跨境電商的女裝公司SHEIN,這就是一家典型軟科創企業,採用數字化驅動賦能,從設計、選型,再到面料、成衣等環節,做到了全鏈路運營,成為了一家非常成功的企業,端同學也與這家公司一同轉折到第二曲線上。


而這些事件的表象,就是新市場、新時代的趨勢,你應該緊緊抓住時代的脈搏,切入到這個行業,比如你是互聯網平台的產品經理,現在大量的裁員,你可以根據你多年的經驗,學習新的硬科技的知識,然後進行行業平移。


以往,互聯網+的時代中,只是把線下轉到線上來進行,而科創才是真正的賦能各行各業,使得線上和線下都能孵化出全新的商業模式。


那麼,這裡有的人會有一個疑問,科創是不是就是高科技呢?其實這二者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高科技是運用較高的技術來進行行業規模擴張和壟斷,比如IBM微軟愛立信等,而現在的科技巨頭,比如蘋果Google等靠的不是第一曲線的高科技,而是第二曲線的科技創新,才達到了如今的規模。


舉個例子,Intel公司,以前靠的是運用摩爾定律不斷地提升晶元的速度和單位密度,從而領先了市場,隨著摩爾定律的失效,未來的市場看的是創新應用。比如華為的5G,他和之前的4G、3G等不同,已經看的不是速度、流量帶寬了,而是創新應用,這也是美國制裁華為的主要原因。


互聯網大廠裁員,晶元行業瘋狂漲薪,「搶人大戰」上演 - 天天要聞


科技創新決定了職業天花板,而且是無窮無盡的,並且科研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是越來越大的。


未來,科創行業需要複合型的人才。那麼對於我們來說,應該如何緊抓科創時代熱點,進入科創行業呢?你需要提升的是個人技術能力和科技創新管理能力。個人技術能力包括了AI、VR、大數據、區塊鏈、5G等,所以,要想進入科創行業,要學習掌握一些前沿技術。物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知識半衰期理論是說,在20世紀20年代,工程師有50%的知識在35年後就過時了,而到了現在這個時代,這個知識半衰期也就僅僅三年。為了讓大家對全新知識的學習,光環國際一直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方向研發課程,並且也和華為、阿里等大廠進行合作,推出一系列適合學員學習科創知識的課程,來幫助學員提升個人技術能力,快速地擁抱科創行業,擺脫知識半衰期的困擾。


而另一個需要提升的科技創新管理能力則包括,項目管理、敏捷、產品創新、數字化轉型等,這裡主要說一下大家熟悉的PMI,也就是項目管理協會,在其出版的職業脈搏報告中,提到了項目經理需要四種能力,一是管理能力,二是領導力,三是戰略和商業能力,第四個就是項目經理的技商,這個技商就是所說的數字化技術能力,這個能力完全就是根據科創時代所提出的。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