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即將走到尾聲,台灣的媒體業則經歷慘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各種型態媒體帶來的衝擊,除了眼下的廣告收入銳減,更長遠的危機是不得不轉型升級的壓力。當全球經濟因新冠肺炎疫苖成功研發且開始施打,低迷已久的經濟景氣逐漸回暖之際,台灣媒體能否看到隧道盡頭的光?目前沒人敢這麼說。
處境最艱難的不外是傳統紙媒即將消逝在科技進步的洪流之中。行動網路技術成熟以來,3G、4G,如今走到5G時代,讓雲端、物聯網、大數據成為顯學。科技進步已讓新聞訊息的載具不再只限於呈現在紙本上的文字,於是乎,20年前,台灣的紙媒紛紛成立網站,將新聞訊息從紙本躍升到網路上,並希冀原本在紙上刊登廣告的廣告商,能將廣告預算下在網路上。然,20年過去,這個希望顯然落空了。
當 「紙已不再值錢」後,過去10年接連而至的3G、4G通訊技術,又造成了「字也不值錢」的窘境。因為當傳輸速度加快,也讓新聞訊息的傳播不再局限於文字,閱聽眾更喜歡以影片、聲音的形式接收訊息。這樣的趨勢,讓時下的新一代記者已不再文字能力上精進,反而要練就拍片、剪帶、過音、錄像、直播的能力,但傳統的文字媒體也走向沒落。
如今,台灣傳統報紙媒體只剩下中時報系、聯合報系、自由報系,以及港商蘋果日報等四大報系苦撐,而號稱台灣最後一份晚報的 「聯合晚報」,也在咬牙苦撐半年後,於2020年6月1日 「向讀者道別」宣布停刊。周刊型態的也只剩天下、商周、遠見、財訊等集團。而紙媒老闆們原以為,紙媒的結束可能還有十年緩衝期。畢竟,閱讀具有輿論影響力的刊物,過去是身份地位與高知識分子的象徵。
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襲,恐怕讓這個緩衝期縮短到只剩四、五年。追究原因,除了疫情讓經濟蕭條,廣告主縮減預算之外;疫情也讓無接觸經濟興起,因為 「紙」這個載具,除了傳遞訊息,更可能傳遞病毒。於是乎,疫情讓原本大宗訂閱紙媒供客戶閱讀的單位,例如金融業營業大廳、保險業務員、飛機客艙、高鐵車廂,全面暫停提供紙本媒體;紙本媒體的出版商機幾乎腰斬。
另外,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概念的興起,各企業莫不把 「減碳」這個口號掛在嘴邊,且紛紛雄心壯志的訂下諸如2030低碳或2040零碳排這些嚴苛的目標。而不幸的是,造紙過程的砍伐森林資源與耗水、耗電,都讓 「紙」背負上氣候變遷的兇手,以及不環保的原罪,當人們想要減省紙張使用時,第一個瞄準消滅的對象又是紙媒。
因此,推動 「訂閱制」已成為傳統紙媒當下 「不想走」、 「走不好」,但也 「不得不走」的唯一一條路。但另人擔心的是, 「使用者付費」這個概念,在台灣推動的相當困難。知識訊息大爆炸的時代,民眾隨時隨地可以收看到免費訊息,誰也不願意主動花錢訂閱訊息,成為各家媒體的挑戰。
而為了 「取悅」閱聽眾,吸引民眾 「掏錢」訂閱信息,內容製作的轉型,又成為另一項挑戰。而進入5G時代,通訊技術升級,也讓傳播訊息載具多元化變成可能。當人們已不再喜愛閱讀文字,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圖表製作能力,拍攝影音新聞,又或是錄製一段 「播客」(Podcast)。紙媒從業人員,除了文字表達,更不得不另外培養自己具備更多技能,變成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要精通的 「斜杠人生」。
除了紙媒面臨轉型陣痛之外,過去幾年,電子媒體也不輕鬆。台灣從 「老三台」的無線電視台;到後來進步 「有線電視」時代的百家爭鳴,誰能搶佔黃金頻道,無疑就是獲得了源源金流。如今也被多媒體平台載具打趴了。
包括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公視、原視等六家無線電視台外,及以TVBS、東森、三立、年代、中天等22個頻道,除了原本在有線電視頻道播出的管道之外,不少頻道紛紛跨入YouTube布局。不為別的,只因收看觀眾的習慣改變,原本每個月繳新台幣數百元收看的 「第四台」,4G時代的高速傳輸技術,現在在YouTube就可以收看了。
然而,這只是科技進步逼迫著電視台或新聞台轉型。更可怕的是政治力的介入。在綠色執政的言論限縮下,已讓以往泛藍媒體人人自危。2020年11月18日,台「通傳會」(NCC)七位委員全數票通過,駁回中天新聞台申請換髮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執照。也就是中天第52台頻道將在12月11日到期後,在有限電視頻道下架。
「NCC主委「陳耀祥對外說明駁回中天換照的三大理由,包括第一,中天新聞台多次違規及遭民眾申訴,未能落實新聞專業。第二,2018年評鑒後,中天新聞台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第三,新聞制播受不當干擾,違反 「中天電視新聞自主公約」,也就是大股東直接介入新聞制播。
而眾所周知,中天新聞台在去年落幕的2020「大選「時,是支持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的;而中天的大股東則是在中國大陸經商有成的旺旺集團蔡衍明,而蔡衍明政治立場又一直支持 「九二共識」。若說中天換照不過沒有半點政治力介入,政治沒有干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任誰也不信。
而就在中天即將下架的危機之下,中天新聞策略轉向YouTube平台上播放,昔日以 「韓粉」組成,挺中天電視的觀眾,全都轉到了YouTube訂閱上,短短一個月,中天電視的訂閱數沖高達174萬人次,高於TVBS新聞台的146萬人次,更遠遠高於三立新聞的104萬人次。
此外,中天之後的下一波 「換照潮」會在2023年,包括三立新聞台、TVBS新聞台、民視新聞台、年代新聞台等新聞台都將在這一年進行換照。據悉,NCC這次強勢對付中天,正是給政治立場同為 「偏藍」的TVBS新聞台一個下馬威。
簡言之,2020年是台灣各式媒體 「被迫」轉型的一年,有因科技進步而轉型求生存,更有因政治色彩不正確而轉換平台,只能期待媒體業能儘早走出低谷,揮別 「慘業」的陰霾。(作者 任我行 台灣特約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