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諾獎即將揭曉,如何科學預測獲獎者?

2022年10月05日20:43:17 熱門 1812

iWeekly

萬眾矚目的2022年諾貝爾獎即將於10月上旬陸續揭曉,在此之前委員會把提名人信息保護得滴水不漏——除了內部人士,沒有人知道誰會獲獎,甚至不知道心目中的人選在不在候選名單上。但一切真的無跡可尋嗎?「市場預測法」或許能夠幫助諾獎粉絲嗅到一些蛛絲馬跡。

​2022年諾獎即將揭曉,如何科學預測獲獎者? - 天天要聞

新一屆諾獎呼之欲出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預告,10月3日至10月7日,諾貝爾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將逐日公布獲獎人名單,旨在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文學以及和平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

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挪威首都奧斯陸由國王舉行授獎儀式。2020年9月24日諾貝爾基金會主席拉爾斯·海肯斯滕表示2020年諾貝爾獎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635.7萬人民幣)。

​2022年諾獎即將揭曉,如何科學預測獲獎者? - 天天要聞

此外,2020年至2021年由於疫情未舉辦授獎儀式,此次諾獎委員會宣布補辦。因此,2020和2021年諾獎得主將與2022年最新一屆得主共同參加12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頒獎儀式和晚宴。

如何科學預測獲獎結果?

誰將贏得2022年的諾貝爾獎?維基百科認為生理學或醫學獎有幾個競爭者,和平獎大約20個可能的被提名人,文學獎的候選人則有幾十個之多。但是評選單位瑞典學院從未提前宣布過候選人名單,因此很難預測誰能獲獎,甚至連那個人在不在候選人名單上都是個問題。

難道諾貝爾獎的粉絲真的只能幹等結果嗎?南加州大學會計信息系統教授丹尼爾·奧利里(Daniel O'Leary)提出了一種「市場預測法」,通過創造一個類似於股票市場的環境來捕捉「群眾的智慧」,從而洞察人們對未來的意見。「當許多獨立的意見結合在一起時,群體往往表現得比個人更聰明。」奧利里說。

​2022年諾獎即將揭曉,如何科學預測獲獎者? - 天天要聞

「在進行市場預測的過程中,參與者購買和出售股票。每隻股票的價格都將與未來發生的不同事件有關,關於未來的信息也會被記錄在這些敏感的股票價格中。」奧利里補充道,我們可以假設一個關於諾貝爾和平獎的預測市場。在這個市場中,也許格蕾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的交易價格為0.10美元,而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的交易價格為0.15美元,而整個候選人群體的股票價格加起來為1美元。

「市場預測法」並不是空穴來風,艾奧瓦電子市場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也採取了類似方法。根據當時的模型,如果民主黨候選人獲勝,股票DEM2020支付1美元,否則為0美元。如果共和黨候選人獲勝,股票REP2020支付1美元,否則為0美元。股票價格反映了每個候選人在兩個互斥事件中獲勝的概率。如果DEM2020的價格是0.52美元,那麼事件發生的概率為52%,另一互斥事件為48%。

「政治現在已經取代央行抓住了世界金融市場的方向盤。」里昂證券(CLSA)股票策略師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說道。花真金白銀進行預測的準確性也在事後得到了證實。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前夕,艾奧瓦電子市場顯示,民主黨將重獲眾議院控制權的概率為64%。不少金融分析師在當時就指出,美國現在的政治生態已經對共和黨非常不利。

​2022年諾獎即將揭曉,如何科學預測獲獎者? - 天天要聞

「市場預測法並非是在真空中運作,因為是真金白銀的緣故,參與者會更慎重地帶著他們的知識入場。」奧利里說,事件的有關信息也會通過各種來源進入到預測過程,包括那些內部信息人士。統計結果顯示,在總統選舉中,「市場預測法」大約有75%的時間表現優於民意調查。

「當然,無法保證結果永遠準確。」奧利里強調,例如,「市場預測法」沒有成功推測出唐納德·特朗普在2016年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獲得諾獎是什麼體驗?

假如某天清晨你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操著一口瑞典味的英語對你說:恭喜你,你獲得了諾貝爾獎!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激動?驚喜?還是覺得對方是個騙子?美國《今日物理學》雜誌(Physics Today)記錄下了部分諾獎得主在接到獲獎通知時的那些軼事。「事實證明,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是被推到非同尋常環境中的普通人。」

掌聲雷動

1999年,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傑拉德·特·胡夫特(Gerard 't Hooft)在進行一場有關引力和量子物理的演講時,現場爆發出了特別熱烈的掌聲。「掌聲比我預期的還要長,還要響亮。我講得的確不錯,但是也沒有好到這個份上,為什麼他們要這麼激烈地鼓掌?」胡夫特十分納悶。

​2022年諾獎即將揭曉,如何科學預測獲獎者? - 天天要聞

當時的情況是,胡夫特演講的當天正好是當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的時間。胡夫特的學生們把公告列印出來,投影在了屏幕上。也就是說,在場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獲獎了,只有他自己不知道,因為他是背對屏幕的。「看看屏幕!」有觀眾喊道。「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這將是改變我人生的一個特殊時刻。」胡夫特回憶道。

難以置信

索利斯(David Thouless)和科斯特利茨(Michael Kosterlitz)是上世紀70年代,也是最早從事拓撲相變研究的兩名科學家。40多年後,在2016年的秋天,科斯特里茨正在休假。當他餓著肚子穿過地下停車場,準備去一家商場買壽司和啤酒時,他口袋裡的手機響了,對方操著瑞典口音的英語向他表達了祝賀。

「胡說八道!胡說八道!諾貝爾獎?」科斯特里茨覺得不可思議,「他是不是在說我得了諾貝爾獎?有沒有搞錯?」事實上,科斯特里茨在1970年代中期從事了這項研究,項目也已經結束數十年之久,科斯特里茨完全沒有料到自己的成果會被注意到。

「我試圖冷靜下來說些什麼,但我非常驚訝,什麼也說不出來,於是出現了30秒的沉默。」科斯特里茨回憶稱,「最後我唯一能想到的是喊『耶穌』,談話就這樣結束了。」

​2022年諾獎即將揭曉,如何科學預測獲獎者? - 天天要聞

吃完飯再說

1993年10月13日上午,天體物理學家約瑟夫·泰勒(Joseph Hooton Taylor)正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家中睡覺,他的妻子被一個來自斯德哥爾摩的電話吵醒了。來電者是一名瑞典記者,而不是諾貝爾委員會。記者告訴他,他剛剛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緊接著有一連串來自記者和祝福者的電話。

泰勒和他的妻子選擇拔掉了電話插頭,安靜地吃完早餐。這也導致泰勒從未接到過諾貝爾委員會的官方電話。

​2022年諾獎即將揭曉,如何科學預測獲獎者? - 天天要聞

「我只接一個電話」

美國俄勒岡大學首席教授大衛·溫蘭(David J. Wineland)因在量子光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在2012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回憶道,從凌晨4點開始,電話就響個不停。5點開始,大批記者出現在溫蘭的家門口。在聽到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電話後,溫蘭對妻子說:「太瘋狂了,我不打算接剩下的電話了。」

在忽略了當天數以百計的鈴聲後,下午五點半左右,溫蘭準備回家。在離開辦公室之際,電話又響了。溫蘭像收到某種感知似的想著:要不再接這最後一個電話?對方問:「你是大衛·溫蘭嗎?」溫蘭說是的,然後他說:「這是空軍一號。」「這一通電話竟然是奧巴馬總統打來的!」溫蘭對這一奇妙的巧合震驚不已。

新聞來源:BBC,今日物理學,商業周刊,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