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平時工作忙,都顧不上細心地照看兩個孩子,可兩個孩子學習上的事她卻安排地妥妥的,繁重的學習負擔,被忽略了的孩子的成長,大兒子越來越叛逆,他覺得媽媽偏心不在乎他、愛他,他在學校請別人假裝家長,故意做讓媽媽不開心的事,只為了引起媽媽的關注,誤以為爸爸媽媽離婚,都沒有人願意選擇他,所以燒毀照片引起房子著火,這時候的媽媽才幡然醒悟!
直到房子被點燃了大兒子的一番話,才讓蘇青幡然醒悟,:「什麼都不重要了,我以為你會帶我走,我學習不好,性格不好,我和小文你會選我嗎?他同意嗎?你帶小文走吧」原來大兒子沒有理解她的用心良苦,更加誤解了她,所以她開始反省,甚至最後放棄了小兒子上重點培養應試能力學校的機會,而最終選擇了一個讓孩子全面發展的的普通學校。好在蘇青自我反省和改變的及時,才挽救了叛逆的大兒子,在她的感化和引導下大兒子變得懂事了。
而愛慕虛榮的秦薇,老公是一個公司的普通員工,他們倆有一個女兒叫悅悅,為了給孩子買學區房、讓孩子進入重點小學,更是費盡心機、借高額貸、托關係,讓5歲的女兒裝病、撒謊,為了附和其他經濟條件好的媽媽,放學帶著女兒悄悄坐公交車,甚至連學校的親子足球比賽也不讓孩子爸爸參加,她說:「一看你就是個碼農,別人都是年過百萬的成功人士,你就別去丟臉了」。
殊不知,秦薇為了學區房的而欠下高額貸款,追債人跑進了家裡恐嚇、威脅的時候,已經對年僅5歲的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和創傷,難道還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成長更重要的嗎?就算買到了學區房,而給孩子帶來了人生陰影,又有何意義呢?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秦薇在能拿到讓女兒進重點名額的「黃牛」面前放下了屠刀。她說:這種虧我不能上第二次了,搖到什麼學校就上什麼學校,我相信我女兒也能書念好」。
何曉涵,老公是很優秀的外科醫生,而婆婆是勢力、強勢的女強人,她們也有一個女兒,婆婆一直看不起只有大專文憑的何曉涵,更是重男輕女,不讓孫子優優在學校踢足球,悄悄仍掉了孫子的足球服而換上公主裙,而何曉涵為了能在婆婆面前爭點面子,在學校為了孩子的升學名額更是不擇手段,為了能順利獨子見上學校校長,故意破壞掉同學媽媽做好的蛋糕托。
由於婆婆長期的重男輕女,優優被診斷出「性別認知障礙」孩子是媽媽的底線,一直以來忍氣吞聲的何曉涵終於爆發了,一場無硝煙的婆媳之戰開始了,何曉涵決定搬家與婆婆分開住,去幫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周南南,一個單親媽媽,更是為了孩子的升學名額用完了渾身解數,她堅信靠自己也能給小陽幸福的生活,但在「幼升小」的關鍵節點上,她深刻的體會到了工作家庭兩難全的困境,是雞血還是放養,她在孩子的重點學校面試會上給出了答案:「寓教於樂、寓學於趣,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最重要」。
無論是把孩子的童年埋在題海和輔導班裡的蘇青,還是愛慕虛榮的秦薇、爭強好勝的何曉涵,單品媽媽周南南,誰也不是天生就會當媽,孩子幾歲,媽媽就是幾歲,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要讓大人過渡的焦慮讓孩子來買單。
蘇青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了考試和升學上,而忘記了孩子更需要細心的關愛和成長的自我空間。就像周南南說的:「秦薇,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學區房,而是一個安全的家,她才5歲,你讓她裝病、撒謊,被恐嚇,如果孩子出什麼事,要學區房有什麼意義呢?」何曉涵,人和人沒有可比性,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沒有必要迎合婆婆而委屈了孩子,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雞血還是放養?一切為了孩子還是堅定地做回自己?在誤會、衝突與和解之後,這群媽媽們,在守護著孩子們邁過「幼升小」這個人生重要的階段的同時,也收穫了自己的成長。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確實不輕,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只會盯著學業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健康與快樂,一味地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可從來沒有問過孩子喜不喜歡、累不累,其實只要孩子願意學習,我們做父母的就應該堅定地站在孩子身旁,給孩子加油打氣,做最無聲而有力的拉拉隊。
其實孩子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我們做父母的總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把自己未完成的夢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包辦、捆綁,卻未曾把主動權交給孩子。盯著孩子的學業成績,從不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久而久之讓親子關係岌岌可危,甚至會因為一時的失誤給孩子造成無法彌補的心理創傷!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爾.卡特曾說:「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