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金華山智者寺古井鬧鬼消息在當地傳播開來。
一時間,這座有著1500年歷史的古老寺廟成了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
隨著話題發酵,更多傳言流傳開來。
有人說,古井裡有上百具太平天國時期的遺骨,不鬧鬼才怪。
還有的說,那個古井是太平天國的藏寶之地,裡面有大量金銀財寶。
有些民間的盜墓組織甚至盯上了那口古井,在半夜時分潛入寺廟內,想要盜挖那裡的寶藏。
一時間原本神秘、安靜的寺廟,引來了無數好奇的人們。
為了防範不法分子,寺廟不得不加強了戒備。
社會上的廣泛議論,也引起了文物保護部門的重視,迅速派出了一支考古隊進行勘察。
最終考古隊對這口廢棄了數百年的古井連續挖掘12天,終於發現了大量珍貴文物,而且還探尋出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那麼浙江智者寺的這口古井究竟有什麼樣的歷史淵源?背後又包含怎樣傳奇的歷史故事?
(智者寺內的古井)
我們來一探究竟。
1.神秘的智者寺
在浙江金華山南麓,群山掩映中,有一座古老寺廟,這就是智者寺。
據記載,智者寺始建於南朝時期,距今有1500年歷史。
而根據相關學者研究,佛教傳入我國大概在東漢時期,距今1900年。
由此可見智者寺悠久的歷史。歷經1500年風雨和戰爭洗禮仍能保存下來,實屬難能可貴。
我國歷史上,佛教有過一段鼎盛繁榮時期,尤其是唐朝,佛教幾乎成了國教。
歷代皇帝都格外重視發展佛教,那時候的智者寺規模龐大,建築眾多,是當地最大的一個寺廟。
現在經過修復後的草堂、雙清堂及雷音亭、倚松亭等景觀都源於唐朝。
後來的宋朝、元朝、明朝雖然不再像唐朝那樣重視佛教,但智者寺依舊保存完好,而且還經歷了幾次大規模修繕。
比如,宋朝時期,宋太宗就多次下御書,共計120多卷,以凸顯對智者寺的重視。
南宋時期,當地集資又一次對智者寺進行了大規模修建。著名文學家陸遊還親自為寺廟題寫碑刻。
在朝代更替中,智者寺不同程度遭到破壞,但這座寺廟的地位依舊穩固。明朝時期,也進行過一次大規模修建,恢復了寺廟的繁盛。
可是到了民國時期,寺廟發生了一次重大火災,很多殿宇、房屋都被大火毀壞。
抗日戰爭時期,雖然寺廟被破壞,但建築依舊有60多間房屋,一度被國民黨徵用作為指揮部。
新中國成立後,寺廟裡的和尚已經為數不多,只剩一下一個主持了德和尚以及其他幾個小和尚。
可是,後來主持和尚因為有眾多寺產,被打成「地主」,受到批判,不久後主持和尚搬出了寺廟,而且銷毀了寺廟中大量經書。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當地要建設水泥廠,於是對寺廟大多建築進行拆除,也讓寺廟內很多文物古迹遭到破壞。
(修繕後的智者寺全貌)
近年間,當地政府發展旅遊,再次對寺廟進行修建,原來被拆除的很多殿宇、廟堂得以重建,讓這座千年古寺恢復了生機。
在1500年的興衰交替中,寺廟中的一座古井也被雜草、塵土掩蓋,消失在人們視野中。
然而,進入2016年,智者寺中的這座古井竟然重見天日,起因就是接連發生的「鬧鬼」事件。
2.鬧鬼事件
進入新世紀,智者寺這座千年古寺被越來越多人重視,佛教信徒經常到這裡組織宗教活動,各地遊客也紛紛來觀光旅遊。
為了滿足公眾的參觀需求,政府決定對智者寺進行修繕擴建。
可是就在修建過程中,施工人員清理地面時,發現了一座古井。
因為以前浙江農村人取水大多採用類似的水井,至今在一些村落還保留水井。
所以,大家只是把智者寺的古井當做一口普通的水井。
在施工中,工人只是把地面雜草進行清理,就準備鋪石子水泥等,並沒有格外注意。
然而,有一天晚上,一名工人留在工地值守,半夜他起來上廁所。路過那口古井時,突然聽到一陣「咕嚕咕嚕」的水聲,就好像人在水下吐氣泡一樣。
當時工人就被嚇得一激靈,匆忙趕回房間內,好在有其他工友陪著,才能繼續入睡。
第二天早上,這個工人去那口古井看了看,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以為只是自己出現了幻覺,於是他繼續幹活。
可是,當天晚上,其他工友半夜出去後,卻再一次出現「鬧鬼」事件,恍惚中,他彷彿聽見有哀嚎的聲音從古井的位置傳出。
頓時,這個工人嚇出了一身冷汗,連滾帶爬地跑回房間。
幾天後,古井鬧鬼的事迅速傳開來。
這口古井在大雄寶殿後方,據說從寺廟興建最開始就存在,只是在歷朝歷代的更替中,這座古井也飽受戰火摧殘,後來被填平,被覆蓋在泥土、雜草中。
不管是當地群眾還是寺廟內的和尚,已經沒有人知道古井確切的位置。
如果不是這次施工清理地面,這口古井可能被永遠埋在地下。
鬧鬼事件發生後,迅速傳遍當地大街小巷,人們議論紛紛。
(古井內部)
有的說在宋朝末年農民起義時,很多起義者被殺害之後埋進了古井中,這口古井是一個冤魂聚集地。
還有的說,當年的主持在逃難前把寺廟內的文物都埋進了古井中進行保存。
甚至還有傳言說,這裡是起義軍的藏寶地。當年太平天國起義時,農民起義軍把從官府搶奪來的金銀珠寶悉數埋進了古井。
那些寶藏足夠幾代人吃喝不愁的。也正因為如此,在鬧鬼事件發生後,半夜裡甚至經常有陌生人來古井所在地進行勘察,這些人無疑是心懷鬼胎的盜墓者。
眼看來古井探奇的人越來越多,寺廟主持和尚趕緊把寺廟的情況向當地政府進行彙報,並加強了戒備。
(古井考古現場)
當地文物部門接到報告後,迅速派出了一支考古隊進行勘察。
隨著考古隊的到來,逐漸揭開了寺廟古井的神秘面紗。
3.驚人發現
幾天後,考古隊迅速對古井進行搶救性勘探和發掘。
經過勘探,發現這口古井井口是六邊形,半徑約一米左右。這遠比民間村落里的水井要大。
考古隊員逐步清理井內的雜質,逐漸顯現出了古井的真面目。
古井不同與普通水井,從上至下井壁都是由青石板砌築而成,顯示出了高超的建築水平。
深達幾十米的井壁很容易坍塌,但青石板錯落有致地壘在一起,保持了井壁的穩固。
更重要的是,這些石板明顯經過人工加工,規格大體一致,表面平整,厚度有近20厘米,非常沉重。
(古井內部青石板)
當時建設水井時,必然是從下至上壘起,幾百斤重的石板從山下搬運上來,而後在一塊塊壘起來,難度可想而知。
隨著挖掘的深入,水井內開始出現滲水,那段時間又趕上連綿陰雨,這嚴重阻礙了考古進度。
無奈之下,考古隊員只能運來抽水泵進行排水。
水抽幹了,又有了新難題,水井下有大量石塊淤泥,有些體積比加大的只能在井下破碎後再運出去。
最開始挖出了一些水泥石塊、生鏽鋼筋等,這明顯是六七十年代水泥廠建設中遺棄的建築廢料。
可是,越往下挖,考古隊員越充滿期望。再往下,就是一些淤泥。
考古人員知道出現淤泥證明快到底了,也就意味著可能會有一些文物。
大家更小心地清理淤泥,好在井底比較涼快,最後幾天進展比較順利。
那天,正在清理淤泥時,突然出現一個瓷器。這一發現令考古人員非常振奮。
(古井內發掘出土的青瓷水滴瓶)
在謹慎清理出一個青瓷瓶後,馬上運到地面。
地面的文物專家早就守候在一旁,看到那個青瓷瓶後極為吃驚,經過幾個專家共同鑒定,這個瓷瓶竟然是宋朝時期的青瓷水滴,而且還是出自龍泉窯的上等瓷器。
這一發現令專家喜出望外,因為龍泉窯代表著宋代瓷器製作的頂級水平,宋代龍泉窯瓷器因為年代久遠,存世極少。
而且這個青瓷水滴保存完好,算得上是國寶級的文物,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和歷史價值。
在隨後的發掘中,工作人員又陸續發掘出大量古錢幣,100多件金銀器。
現場考古人員無不唏噓,幸虧鬧鬼傳言,否則這座古井和裡面的珍貴文物就可能永遠埋藏在地下了。
(考古人員在現場清理文物)
很多人感到奇怪,這座幾乎被歷史淹沒的古井究竟有什麼來頭?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珍貴文物在裡面?
考古人員做了進一步研究,發現了更多珍貴歷史信息。
4.陸遊和古寺的淵源
智者寺歷經1500風雨,見證了宋朝、元朝、明朝等諸多朝代變更。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佛教發展都非常繁榮,在南方地區,智者寺具有極高地位。
因此,在唐朝時期,智者寺香火不斷,裡面的和尚多的時候有120多人,每天來廟裡燒香祈福的老百姓更是絡繹不絕,有些居士甚至會在寺廟裡住上一段時間。
所有人的飲用水都靠著大雄寶殿後面的這口古井。
相傳古井的水清澈甘甜,用來泡茶、煮飯,能增加甘甜香氣。
(智者寺舊貌)
然而,後來隨著朝代更替、戰爭爆發,這口古井也必然成了一些僧人隱藏重要物品的庇護所。
所以裡面有一些金銀寶物並不奇怪。
進入近代,佛教一度衰落,寺廟裡的和尚越來越少,古井也逐漸被人們遺棄。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經濟建設等原因,直接把古井掩埋在地下,以至於就連寺廟中的和尚都不知道古井的確切位置。
直到因為鬧鬼事件發生,古井才重見天日。
根據專家研究,這口古井建造難度非常大,比一般的水井更寬、也更深。
井壁建造更是勞師動眾,沒有幾十人根本無法建造。所以專家認定,這個古井是由古時候官方打造。
而當地流傳的太平天國寶藏的傳言也並非不可能。當時太平天國在組織起義過程中,收集了大量金銀財寶。
(太平天國運動劇照)
可是後來太平天國很快被鎮壓下去,一些核心人物必然要轉移埋藏手中的財物。
專家推測,即便不是太平天國把金銀財寶留在井內,極有可能是當時的官宦人家為了躲避戰亂,把家中的財物投放進古井中,等待斷斷平息之後再取出來。
由於沒有更多證據,專家只能把古井內的文物定性為「窖藏」。
「窖藏」在古代戰亂年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當戰亂髮生時,家境殷實的人家無法帶走大量金銀財寶,他們大多會選擇把這些財寶埋藏在牆壁中,有些則把財寶埋在地下、投放進深井裡。
在考古專家看來,他們關注的重點並不是那些文物本身,而是文物背後所包含的歷史信息。
比如,發掘出來的那枚宋代青瓷水滴瓶。簡單的一枚瓷器,在歷經上千年之後依舊光澤如新,代表著中國瓷器製作的最高水準,也見證了當時經濟社會的高度發達。
在發掘古井的同時,考古人員也加緊對智者寺內其他文物進行鑒別保護。
(陸遊《重修智者廣福禪寺記》碑刻)
其中一枚宋代的碑刻《重修智者寺廣福禪寺記》更是直接被定級為國家一級文物。
這個碑刻碑文是著名詩人陸遊的手書之作,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碑文里記載,在宋寧宗嘉泰三年,方丈主持仲玘集資重新修建智者寺,作為方丈的好友,陸遊受邀為重新修建的智者寺書寫碑文。
碑文里不僅寫清楚了智者寺的歷史和數次重建過程,而且還全文記載了陸遊當年寫給方丈的八封書信。
更為重要的是,當時陸遊已經79歲高齡,那副碑文是他晚年存世的唯一作品。
碑文全文用行草書撰寫,筆鋒犀利、飄逸瀟洒,是罕見的書法佳作。
同時,因為行草刻碑流行於唐朝,在宋朝時期已經很少見,所以陸遊用行草書寫碑文可以說開創了宋朝的先例。
(徐霞客旅行路線圖)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陸遊的手書碑刻在400年後,被徐霞客發現,讓宋朝詩人和明朝地理學者之間發生了一次奇妙交集。
5.徐霞客的遺憾
公元1636年秋天,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遊學家徐霞客遊行至此,發現了陸遊親自寫的這幅碑刻,感到極為震驚,當即做出「碑楷牘行,俱有風致」的高度評價。
在徐霞客撰寫的遊記中還專門對自己這一經歷進行了記載,根據遊記記載,他當時想把陸遊的碑刻摹拓下來,可是「恨無拓工,不能得一通為快」。
因為沒有會找到拓工,給徐霞客留下了遺憾。
給徐霞客留下了遺憾,卻給後世的我們無限遐想,這就是一方古井、一枚碑刻的魅力所在。
隨著智者寺的重建,文物工作者發現了更多難以挽回的遺憾,也發現了不少意外之喜。
(民國時期的智者寺)
古井發掘完成後,文物工作者對智者寺內的文物進行了追蹤和溯源。
這些追蹤和溯源有力還原了智者寺本來的面貌,還原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
比如,據當地一個老者介紹,智者寺內曾有一座銅鑄的巨鍾,早年間鐘聲響起清脆洪亮,能傳出幾公里遠,可是後來隨著戰爭爆發,這座巨鍾消失了。
還比如,寺廟門口有很多石像、石獅子,各個栩栩如生、威風凜凜,然而卻陸續被人盜走,流落民間。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智者寺里有一棵近千年的古樟樹,可因為要建設水泥廠,樟樹也被砍伐。
這些消失的文物、古迹,令人遺憾,但也有令人振奮驚喜的地方。
除了集中考古發掘的古井之外,在不遠處的藏經閣中,有一個極為精美的雕刻作品——玉聖山。
這座用新疆和田玉雕刻而成的玉山,長23.69米,厚為4.25米,高達6.6米,據說耗費五年時間才完成。
玉聖山主題為千手觀音,另有33個觀音穿梭在山林之間,體現了較高的雕刻技藝。
(智者寺建築景觀)
前些年,為了讓這座千年古寺回復原來面貌,當地對智者寺進行了大規模的重修和擴建。
建築風格大多為唐代時期風格,目的就是重現寺廟鼎盛時期的風貌。
經過全面修建,智者寺成了一出絕佳的旅遊景點。在寺廟入口處建造了極具歷史氣息的九龍壁,之後是風景優美的洗心蓮池。
來到這裡馬上就能感受濃厚的佛教氣息,成為各方遊客修身養心的重要景區。
文物中包含歷史痕迹,更包含我們民族的根脈。
那些建築的復原,更多的是讓人們了解那段消失在煙雲中的歷史,讓人們感受背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現在的智者寺)
近些年,我們國家越來越重是文物考古工作,各地有關「古井」的考古工作也不斷有諸多新發現。
6.再現神秘古井
例如2002年,湖南龍山縣裡耶古城在建設水利工程時,考古人員在一所中學操場發現了一個古井。
讓人想不到的是,經過考古專家發掘後,那個不起眼的大坑竟然是秦朝時期的水井。
當地水源豐富,民間百姓根本無需再挖如此深的一口井,為什麼要在這裡修建一個水井?
經過反覆研究,考古人員最終確認這是一口行軍打仗的戰備井。隨著發掘工作推進,一份重大歷史文物呈現在人們眼前。
(古井發掘現場)
那天,考古人員突然在井內發現一塊木片,不僅如此,木片上竟然隱約有文字痕迹。
這也就意味著,這是一塊來自秦朝時期的竹簡,這一重大發現令人振奮。
有一塊必然就有更多!考古人員馬上把這一重大發現向湖南省考古所報告,請求抽調更多專業力量配合發掘。
幾天後,人們發現裡面不僅有大量竹簡,還有當時打仗用的鐵鉤、銅矛等重要文物。最後,一共清理出了36000枚竹簡和幾百件兵器文物。
尤其是那些帶文字的竹簡迅速引起轟動,專家隨即對竹簡進行保護,同時展開了研究工作,解讀出了大量秦朝時期的歷史信息。
根據竹簡記載,里耶古城在當時叫「遷陵」,這裡曾是楚國的一座重要城堡,可很快就被秦國消滅。
可是秦朝僅僅存在了16年時間,隨後爆發了農民起義。而滅秦的主力軍則是心懷仇恨的楚國人。
在楚國人的攻打下,駐守在「遷陵」的秦軍很快被消滅,他們在兵敗之前,把大量竹簡投入了這口深井中。
(出土的里耶秦簡)
沒想到,這些竹簡在經歷幾千年之後重見天日。
除了記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人們驚訝的發現竹簡上竟然還有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
毫無疑問,大量竹簡填補了我們對秦朝歷史研究的空白,更加生動、全面的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秦國的真實景象。
根據竹簡記載,當時的「遷陵」人口發達,商旅繁榮,是一座聯通南北的繁華小鎮。
而且,在這裡生活著很多不同民族的人,他們相互交流融合,繁衍後代,對於推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後來,考古界把這口井譽為「中華第一井」。甚至有專家把這口井和兵馬俑相媲美。
直至今日,我們依舊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多民族國家,湘西的那口古井為中華民族起源提供了有力證據。
(里耶古城遺址)
後來,隨著考古的推進,人們還在里耶古城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痕迹,不僅如此,後來的商周、戰國、秦漢文化都有體現。
歷經幾千年演變,誰能想到,現在的里耶古城已經成了一座現代化的美麗城鎮。
可不管時代如何發展,這裡的居民也依舊保持則先民的風俗,他們趕著牛犁田、背著簍趕集,在這裡幸福的生活著。
這就是文物考古的魅力和價值,穿越時空,向我們再現幾百、甚至上千年前的歷史畫面,帶給我們無限遐思和想像。
同時,那些沉睡的歷史文物也在昭示著未來:我們延續著中華文明的血脈,正在以無比的自豪感、自信心,堅定而豪邁的走向未來。
參考資料:
金華髮布,金華智者寺發現一千年古井,會是徐霞客遊記中寫到的那口井嗎?2016-04-25
金華山黨政辦,智者寺,2019-08-19
婺城旅遊,古寺冬韻丨探訪「江南名剎」智者寺,感受穿越千年的禪意時光,2020-12-22
浙江新聞 《千年古剎智者寺驚現古井》,2016-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