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結局
剛開始的時候裴偉作為「九一五專案組」的成員兢兢業業辦案,但是隨著劇情的展開裴偉也逐漸暴露。
就當裴偉已經被觀眾視為「反派」的時候,掃黑風暴的後期並沒有對裴偉的結局做過多介紹。
裴偉出現的最後一個畫面就是李成陽在組織廣場舞的時候,裴偉在一個車廂里下令保護好李成陽。
正式播出版的裴偉被刪減了審判席上的畫面,節目組應該將其按照好人處理了。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別呢?
在送審版中,裴偉最後是站在審判席上的。
即使在正式版播出的畫面中仍然能夠找到裴偉的影子,在高明遠犯罪團伙審判入場時,後面出現了裴偉不過被打了馬賽克。在最後審判時,鄭毅紅旁邊那個露出半個身子的就是裴偉。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
私以為在送審的時候,覺得專案組出現卧底這個事情可能不妥。
所以在正式播出的時候,對於裴偉的畫面進行了剪輯,乃至結局也沒有透露其是好是壞。隨便補拍了幾個鏡頭,也就出現了現在的結局。裴偉成了一個前後矛盾,時而正派但又嫌疑很多的角色。
在正式播出版與送審版中,有兩個比較爭議的結局,一個是關於裴偉的審判,第二個是孫興的審判。
在送審版,孫興是中槍身亡了,可能覺得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角色沒有審判是一個損失,所以在正式版中增加了一個孫興被判死刑的畫面。
裴偉的審判可以剪掉,孫興並沒有參與審判,所以是額外補拍的畫面。節目組的考慮可能是孫興這麼可惡的角色直接死掉沒有警示意義,審判前後的孫興可謂是判若兩人,可以警示犯罪。
裴偉的可疑之處
裴偉最大的功勞就是查找到薛梅遇害的蛛絲馬跡,但是在找到運送薛梅屍體的汽車輪胎後, 又多有抱怨前後反差較大。
何勇從輪胎的泥土中鎖定龍尾山後,裴偉有意支開何勇。這個時候陳建波接到了一個電話,不管是誰打來的,專案組要來龍尾山的消息被泄露了。
到了龍尾山,裴偉更是建議何勇去後山瞧瞧,理由是別打擾人家正常施工。這個行為極其可疑,現在是在查案不是過家家,這個時候想起來不打擾別人工作了。
來龍尾山的路上,專案組被惡意阻攔,顯然是為了爭取時間。
最終何勇發現了鏟車中的衣角,才沒有讓兇手有機會繼續轉移薛梅屍體。
高明遠對督導組的滲透早有暗示,在第14集中,鄭毅紅對高明遠說「督導組真的是鐵板一塊,很難滲透」。
很難滲透,但是不代表一點不能滲透。鄭毅紅之所以說出這句話,也就代表了他們已經對督導組進行了滲透。
雖然沒有滲透到核心人物,但是像裴偉這種專案組成員不代表沒有滲透成功。
菜霸楊東被抓後,高明遠第一時間得知楊東供出了馬帥和董耀的關係,裴偉就在楊東的審訊現場。
陳建波被抓後,何勇對其進行了初步的審訊。這個時候何勇問裴偉覺得陳建波有沒有問題,裴偉回答「沒有什麼問題,回答挺自然的」。
屍體在龍尾山施工現場發現了,專案組來的時候又是百般阻撓,裴偉竟然說出陳建波沒有問題。
這個時候裴偉的嫌疑已經很大了,到後來賀芸前來叫出何勇後。裴偉在何勇離開後,往陳建波身上故意潑水,暗示陳建波言多必失(濕)。
乃至後面法醫宋濤被抓時,裴偉在後面陰沉地看著,所有的鏡頭語言彷彿都在說裴偉是個反派。
在抓捕下毒的廚子時,何勇單獨叫了2個人參與抓捕,其中一個就是裴偉。這個抓捕是秘密行動,上交手機,在抓捕前裴偉還對抓捕人數過少提出異議。
乃至後面廚子被抓後,看裴偉的眼神,都說明他有問題。
最大的爭議點就是,何勇在發現法醫宋濤用問題以後,第三次讓裴偉將樣本送往北京去檢驗。這個中間裴偉完全是可以進行掉包的,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如果按照其反派的設定,這個時候何勇已經懷疑宋濤了,如果自己在掉包,很容易把自己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