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鄂檢在線「微友微文」欄目,歡迎投稿!一經採用,驚喜不斷!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作者:張偉禎
十堰市張灣區檢察院

2012年6年,大學同學小欣為我的司考筆記畫的封面
一
「小蝦米,我想參加司法考試,你這個法本的高材生能帶帶我嗎?」那是2012年初春的一個明媚午後,新聞專業的我已經大三了,在放棄考研的想法後,給法學專業的老鄉發了信息。
小蝦米和我是高中同學,後來都報考到長江大學。她是法學院的,我是文學院的。
「你一個人考過了,沒啥厲害的。要是你帶著一個小白徒弟,一起考過了。那不顯得你更有水平。」看她半天沒有回信息,我又發了一條。
「好的。」
收到回復,我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默念起我的座右銘「每一次抉擇,都充滿生機」。在失去考研的目標後,我似乎找到了新的春天。
那時對司考的印象僅僅是,考過了以後可以去當律師、檢察官、法官。一聯想到帥氣的檢察官形象,整個人就像打了雞血似的。然而,涼水很快一盆盆潑了過來。
二
「這是三大本,司考的指定教材,上一屆學姐送的,給你一套。你從三大本看起,先打基礎。」小蝦米這個老師很負責,我一下定決心,她便送了這套書。
「記著,有啥不懂的,隨時問我。」在女生寢室樓下,我接過厚厚的三本書,她囑咐我。
「好的。」我像個小學生重重點了點頭。
年輕總是充滿激情,然而回到寢室看了看這幾本書,密密麻麻的小字,粗略算了一下,大約有兩三百萬字,一下子傻眼了。裡面的法條和內容解析更是顯得生硬,沒有文學的流暢情節,沒有新聞的直接、簡潔,腦袋頓時一團漿糊。但我明白,三大本是必須邁過去的坎。
下定決心參加司考後,我特意在網上找了十多篇高分快速通過司考的秘籍。大多數都指向三大本,說是真題源於教材。甚至專家教授也一再強調說,三大本是根本,不能脫離了它,否則就是捨本逐末。
既然不能越過去,那就必須下功夫啃。從民法開始,從法律行為,從基本的法律術語學起來。
大三下學期還有幾門專業課和選修課,而晚上基本沒有自習,我就利用這段時間去教學樓找自習室開始漫漫長征路。有時,小蝦米先找好教室,我就直接去找她,順便請教不懂的問題。13教樓頂的幾個自習室,我們基本上都去過。
啥叫意思表示?書上面說的是要包含目的要素、表示行為要素、效果要素,可平時接觸到的,就是我有想法表達出來不就行了嗎?法律上怎麼這麼複雜,把我整暈了。小蝦米說,你表達想法,要發生法律上的效果,才是意思表示。你就按人家的想法來思考不就行了嗎?為啥非要有自己的想法。可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意思表示這麼複雜。一開始,我們通過傳紙條的方式問答,後來小聲討論,漸漸聲音大了起來,引得周圍的同學側目而視。小蝦米老師也懶得繼續和我爭論,剩下我一個人在那裡苦思冥想。真正明白意思表示是一個月以後的事,那時差不多已經把第一大本書看完了。
三

關於報不報輔導班,我也掙扎了一番。報班的話,有老師系統的指導,複習有計劃更系統。但報輔導班要花1000多元,大多報班的是法本學生,我一個法學小白報班的話,可能跟不上節奏,這筆錢就打水漂了。小蝦米說,你自己看著辦吧,你報不報班我都會好好教你。最終,我沒有報班,一是心疼錢,二是想按著自己的節奏去複習。
這時也聽了萬國、新起點等培訓機構的課程,裡面的名師果真名不虛傳,講得神采飛揚,生動有趣,慷概激昂。小蝦米把自己培訓機構的講義複印下來給我用,我去網上找一些對應的音頻去學習。這一階段就是所謂的基礎班。我利用課餘的時間,繼續去看另外兩大本。基本的策略是,囫圇吞棗地先過一遍,對所有的內容,形成一個大致印象。
到6月底,新聞專業基本上沒課,我已經看完了三大本。為複習得有計劃、有條理,我綜合網上的過司考經驗為自己做了一個2012年司法考試計劃表。從6月30日到9月21日,一天複習12個小時,除去特殊情況,按70個有效複習日計算,一共840個小時。進一步劃分:民法、民訴與仲裁、商法與經濟法、刑法、刑訴、行政法與訴訟、法理學、三國法、理憲史分別76、48、48、69、48、36、37、43、45個小時,張八本186個小時,新增法條80個小時,真題72個小時、周光權音頻20個小時。合計808個小時。剩下32個小時留作備用時間。具體到每一門課,又分為基礎班、強化班、法條班、張八本真題、真題,把時間細分下去。
我把計劃表發給小蝦米,她大吃一驚。我解釋說,我對所有的資料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列了這樣的一個計劃表,這是整體框架,具體執行的時候再微整。
做完計劃表,我特意列印了幾張空白的執行檢查表格,從6月30日開始到9月21日,分晨讀、上午、下午、晚上,來記錄每天學習章節和所用時間。對著計劃表,我買回了所需的真題、張八本、法條書、習題冊,還買了兩包列印紙來做筆記。
開始使用這些學習資料前,我在上面都寫上「每一次抉擇,都充滿生機」。我相信,既然選擇了,就踏實去做,學習和準備司考的過程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就會給未知的人生帶來無限的可能。
四
複習的過程是艱苦的。13教自習室的吊扇完全解不了江漢平原的暑熱,我一手擦著汗,一手做筆記。有時也任汗滴掉下來敲打在講義上。小蝦米在一旁安靜地複習著,彷彿炎熱與她無關。而我開始開小差。 「你說怪不怪,我正看著張八本的《刑事訴訟法》真題,突然『魂飛魄散』了,用小蝦米的話如是說。其實,沒那她說的嚴重,我只是魂牽夢繞了一下,思緒飄到澳洲大草原,飄到紐西蘭草場,穿過印度洋,又到歐洲大教堂遊了一趟。」我在《司考那些事》(一)如實記錄下當時的狀態。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挑戰,我特意給自己放了一天的假,和朋友們去古城荊州,繞著古城牆騎行。來到荊州,最喜歡去的地方有三個,古城牆、長江大堤、博物館。浸潤在古城的歷史氣息里,享受著騎行帶來的舒暢,心也慢慢平靜下來。
6月底開始2012年度司法考試報名,在荊州市司法局, 我被一位老人吸引了,他體形清瘦,精神矍鑠,面容和藹。一打聽才知道,他今年65歲,通過了武漢大學法學自學考試,今年是他的司考「二戰」。老人很健談,他樂呵呵地和身邊的人交談著,「三大本很重要啊」「塗答題卡,單選做完了就塗,接著是多選題,最後是不定項選擇題,要不很容易弄混的。」回來之後,為了記錄這個特殊的日子,我把今天的見聞寫成了《 司考那些事 》(三)。
五

7月初,整個學校放假,小蝦米參加培訓機構集中培訓,我去了文學院專門準備的考研自習室。這個自習室是一個報告廳,前後有兩台櫃式空調,窗子有厚厚的窗帘擋著。這樣的自習室既清涼又清靜,學習氛圍濃厚,搬到這裡之後,有了固定的座位,心也徹底靜了下來。
為了360分的美好寓意,我網購了361度運動服,鞋子、褲子、T恤,還有一個361度的籃球。遵循嚴格的作息規律:早上6:30起來洗漱後去操場打半個小時籃球,一個小時後回寢室洗澡,8:00左右去食堂吃早餐,8:15到達自習室開始一天的學習,12:00午餐,之後休息半個小時;14:00開始下午的學習,17:30晚餐,然後散步、聽音樂半小時;19:00準時開始複習,到22:30結束一天的學習,回寢室洗漱睡覺。實際上整天的有效學習時間達11個小時。周六會安排一天的時間來做真題。周日下午會給自己放半天的假,去打籃球,抑或去長江邊吹吹江風,看看「百舸爭流」的場景。
漸入佳境,才理解法的真實意義、發現法的趣。有時遇到趣題,會忍俊不禁,惹得前後的同學拿詫異的目光打量我。這時,我會把這些有趣的案例分享給他們,他們聽後也不禁舒心一笑。
事實,法條,證據,法律適用,如何恰好把他們連接起來。如何在迷惑性的案例外表背後,發現法律的適用。當隨著對真題的研究、總結,正確率也慢慢提高,從最初的40多分,一步步提高。我沒有因為分數低而低落,而是認真把錯誤的題分析透徹,完全地吃透弄懂。可能做完一份試卷花了2小時,而到對答案的時候,卻花了4、5個小時。我用了幾種顏色的筆,對於沒掌握的法條和重點內容,我會在空白的A4列印紙抄錄一邊,或者在真題試卷上抄寫一遍。每天複習的重點就是前幾天自己抄錄的筆記。對於真題,我每套題做了3遍以上。最重要的張八本這套真題解析,至少看了5遍以上,裡面的每一詞、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認真去看了,至於提到的案例,基本上可以背誦。以後再遇到類似的習題或者變形題,一下子就可以看到它的本質,換句話說,就是明白了出題人的意圖。
偶爾也能在食堂遇到小蝦米。如果她恰好和同學在一起,我可以聽聽他們談論近期的複習效果,順帶拿出我準備在口袋裡的不懂的習題。更多的時候,會通過郵件把弄不懂的題目發給小蝦米。她則會把這道題的正確答案以及所要考查的知識點對應講義的位置告訴我。第二遍整套整套做真題的時候,分數提到50多分,第三次才達到60多分。而培訓機構的模擬真題,我一直在50多分徘徊。
六

原本已邀請在黃石讀書的妹妹來荊州玩一下,考慮到複習緊迫,最後只能作罷,妹妹空歡喜一場。已是8月底,我已完成前幾輪複習,到了最後集中做題訓練的階段。同學們也陸續返校,我放緩了自己的學習進度。晨練繼續保持,早中晚的複習時間相應縮減到10個小時左右。小蝦米也不再集中訓練,我把前一階段的複習心得分享給她,請她幫忙提提意見,準備最後階段的衝刺。
9月21去沙市的一所中學看考場,9月22日、9月23日考試。恰好遇到文學院的一位學長,他輔修的法學專業,今年是「二戰」司考。我們住在一家賓館,他分享了自己的臨考經驗,並為我加油鼓勁。
考卷一的時候,有些緊張,旁邊一家木材加工廠響個不停,到卷二的時候才靜下來。到卷三、卷四的時候,已能像平時做練習一樣,安靜自如。交捲走出考場,終於長舒一口氣,回想今年的試題和熱點聯繫得挺緊密,不禁為命題人點贊。
回到學校,已開始陸續安排實習事宜,我實習的地方是荊州電視台江漢風欄目。實習前,我請小蝦米和其它在司考過程中幫助我的朋友去吃魚,小蝦米不吃豬肉,但對魚情有獨鍾。大家聊起備考的一些趣事來,不免一番感慨。
七

2012年11月22日,司法考試成績放榜,我依舊去電視台實習,早上離開學校時,恰好遇到小蝦米,我們互助好運。上午8點開始查詢成績,辦公室的網路已登錄不進去,在海南大學的兄弟超仔打電話說他考了361分,剛好多一分。他要了我的准考證號和身份證號,幫我查。幾分鐘後,他打來電話恭喜我,總分377分,順利通過。辦公室的記者聽到消息後也紛紛給我鼓掌。卷一107分,卷二90分,卷三89分,卷四91分。那一刻很意外,很驚喜。彷彿古城護城河的死水活了起來,似乎那枯柳又綠了起來……
幾經打聽小蝦米考了383分,這才打電話給她報喜,說我這小徒弟考了377分,都是這老師帶的好,萬分感謝。小蝦米說,哪兒有,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
我把司法部網站查詢的成績截圖,特意拷貝了幾份,保存下來。所有司考考試的資料除了十幾本習題本、真題試卷,大都留存下來,畢業後打包寄回了家。我想這是我的財富,這是我的幸運,我的幸福。
那書的扉頁有著我請小蝦米寫上的我的座右銘「每一次抉擇,都充滿生機」,那講義上有她寫過筆記我又寫過一遍的痕迹,那一沓沓A4紙滿是密密麻麻的手寫體,那書里浸潤著汗漬,那書的角落有我思緒飄飛時隨手寫的語句,那備考的片段有我寫的《司考那些事》三部曲。這是我學習拼搏的見證,也是我人生階段最美好的記憶。
選擇,無悔;拼搏,無悔。我的司考之路已然走完,但是它所孕育的生機將一直伴著我成長。
八

「小蝦米,我想參加司法考試,你這個法本的高材生能帶帶我嗎?」
因為未知結果,所以一路風雨兼程。一段美好的故事也許只是開始於明媚午後的一個簡單問候。
• end •
編輯| 劉怡廷
各位請順手文末點個贊↓↓↓
點贊數逆天小編才有假期~!
看小編期待的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