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媒體12月5日報道,台「海委會」回應大陸可能攻佔東沙丶南沙太平島的傳聞時稱,將授權指揮官發炮回擊,「若情況急迫或無法有效通聯時,得由現場指揮官認定之」。這是台官方首次公開、正式就此問題發聲,並強調採取武力對抗的方式。
「海委會」的話說得不可謂不硬氣,可實際操作中一炮未放就繳械投降的可能性,要比發炮回擊的可能性大得多。以台在東南沙那點守備力量,一旦大陸作出攻佔的決定,第一波火力打擊基本就能讓島子上寸草不生,可能台指揮官想舉白旗都找不著機會。
台自古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句話我們已不止千萬遍地說。恰恰是因為大陸把台灣當作同胞兄弟,所以一直不願意同室操戈,自己人打自己人。可島內卻把大陸的善意當作軟弱可欺,不但不思統一,反而變本加厲尋求獨立,企圖割裂中國,製造分裂。
台海問題的本質還是中美關係。冷戰時期,台是美國在第一島鏈上一個具備戰略價值的落腳點,其距離大陸的平均距離只有200~400公里,可以部署大量的飛機、導彈。一直到1979年,這些軍事裝備直到中美兩國正式建交後才逐步撤離。
今年受多重因素的影響:第一,新冠疫情嚴重打擊了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讓中美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引起了美國的焦慮;第二,美國大選,特朗普敗選後仍不甘心,在其卸任前的幾十天內,不排除作出某些驚人舉動;第三,由於祖國大陸作為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其政治經濟影響力越來越大,這讓台分裂的空間越來越小,讓分裂分子感覺到了絕望,企圖做最後的掙扎。
綜上所述,促成了美台在短期內關係突然密切,不但美國政府的高官相繼竄訪,同時美國對台軍售也突然提升了幾個檔次,不但出售反艦導彈、火箭炮和無人機,後續還準備出售66架F-16V戰鬥機,甚至美軍已經有部隊以「教官」身份進入島內。
如今大陸不僅在經濟和軍事力量上對台構成壓倒性優勢,即使面對西太平洋地區部署的美國軍隊,也擁有一定程度的優勢。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在2019年曾經發表過一份報告,稱目前即使美軍集中整個第七艦隊,也無法在台海阻止我軍成功登陸。
蘭德公司作為美國最具權威的智庫,說出這樣的話絕不是為了聳人聽聞,客觀上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這份報告是公開的,台地方政府不可能看不到,但他們依然在分裂國家的絕路上狂奔,那不妨就隨了他們的心意,徹底結束已經拖延了71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祖國的真正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