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投足間的儒風雅韻         ——傳統武術的文化屬性

2022年08月30日06:29:33 熱門 1983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東方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構建了蔥鬱的智慧之樹,孕育出令世人矚目的碩果,而華夏民族更是依賴著這片古老而廣袤的沃土,以其獨到的視角與思維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隨著古印度、埃及、巴比倫文化的相繼沒落與遺失,中國文化也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綿延數千年,從未間斷過的文化體系,她即是每個炎黃子孫的驕傲,又是世界文化的愧寶!

根植於中華土壤中,極具原創性的中華武術自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倍受傳統文化的呵護與滋養。當我們的目光穿越武術殺伐與爭鬥的表象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龐雜而細膩的理論框架和滄桑而進取的歷史進程。

應該說,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便已經出現了武術的萌芽,而正因為武術的興起才掀開了人類文明史的序幕。部落間不斷升級的集團化戰爭促使著國家的最終確立。而政權的形成恰恰為武術提供了展示與發揚的空間。在我國《禮記》、《國語》、《吳越春秋》等大量文獻中記載了在夏商和春秋時期就已存在著「執技論力」的相搏之技,而齊國則率先開創了「以武取士」的先河。武術在當時除了國防功用外,還兼具著嬉戲與觀賞愉悅之趣。

在秦漢時期,武術已近普及,且比賽日趨制度化。1975年於湖松江陵縣出土的秦墓中,在一木篦的背面,即印有彩繪的「手搏」比賽的場面。唐宋兩代,武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民間的武術組織蓬勃興起。當時的武術比賽雖還未按體重分級,沒有護具保證,但制度化已經形成,擁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據《資治通鑒》記載,武則天臨朝執政後,正式確立武舉制度,為武人躋身仕途開闢了終南捷徑。然而,元代是由世祖忽必烈統蒙古軍入主中原而實行的異族統治,民族矛盾異常尖銳。元政府曾多次收繳民間武器,明令嚴禁習武。但是,幾千年薪火相繼的傳承又豈能受阻於一紙禁令?武術由澎湃的江河轉為隱蔽的暗流。

隨著元朝的覆亡,習武開禁,武術得到迅猛發展,至明末清初已達到空前的高峰,名家輩出,技藝紛呈。武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實現了自身的完善,內外家的分別,諸多門派的界定至此已見雛形。值得關注的是,其理論的整理與提升達到了新的高度。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吳殳的《手臂錄》等大量典籍相繼問世。

清末民初,由於政治的腐敗與異邦的入侵,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蒙受了空前的屈辱與劫難。面對苦難的民眾,破碎的山河,武術人曾彷徨,曾迷惑,曾痛心疾首,曾振臂高呼。朱國福韓慕俠、王子萍等武術家先後挫敗前來挑釁的外國大力士,揚我國威。而同期,霍元甲赴上海,張占魁在天津,尚雲祥於北京分別設館授徒。眾多武界天驕憧憬著以武興邦,重振民族精神。

一部武術史濃縮了一個國家由遠古至近代的推進歷程,縱觀武術的發展可以窺見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腳步,而關注近代的武術史,我們看到的是無數志士仁人在屈辱與困頓中的覺醒與抗爭!

武術在漫長的發展衍變歷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中華地域文化的熏陶與滲透,使武術成為傳統文化特定的肢體語言,進而形成極具中國特色的武術文化。

中國文化體系中歷來將「佛、道、醫、儒、武」一併視為悟道修身的進階法門。足見武術在傳統文化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武術與佛家思想,道家精神,儒家理念,醫家文化乃至易學兵法,倫理教育,古典美學產生著千絲萬縷般的連帶關係。

首先,武術的修習過程體現了古人對整個世界乃至宇宙人生樸素的認識論及發展觀。古典哲學中「陰陽」、「五行」、「九宮」等數理概念都在武術的演練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太極拳柔中寓剛,後發先至,取法陰陽之道;八卦掌走中行拳,曲中求直,暗合八卦易理;而形意的五行拳則體現出五行生剋,往複循環,生生不息的大道玄機……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似乎武術的一招一式都深深打上了古典哲學的烙印而有章可循,有源可依。

其次,古典哲學與傳統養生皆倡導人須在放鬆入靜,心如止水的前提下,即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道家崇尚「平常心是道」、「道法自然」。佛家指出「由定生慧」,禪宗進而提出「明心是性,見性成佛」,認為人只要拋卻分別,執著,妄想,嗔恨等內在的干擾便可激發自身的潛能,洞察宇宙的真相,從而達到如如不動的涅磐之境。武術運動雖然外在動若波濤奔涌,卻要求內里靜如山嶽。人只有在保持著淡定平和的心態,才不會為外界的假象所迷惑,準確明晰地作出判斷與抉擇。否則,當人處在緊張,驚恐、焦燥的情緒中時,必然舉止失常,動作僵硬而大失應有的水準。武術始終看重形與神的協調統一,主張「內外三合」、「形斷意連」。在拭卻了心靈的蒙蔽後,方可喚醒自然賦予人類的原始本能。從某種意義上,武術之道即是當人處於體靜身松的狀態下,與自然達到最佳契合的生命之道!這其中貫穿了傳統文化中厚重的人文精神和佛道思想的義理玄機。

再則,武術與中醫猶如一對孿生兄弟,多年來辱齒相依,桴鼓相應,武術所依賴的哲學依據如陰陽、五行等與中醫同出一轍,武術所奉行的養生思想,及經絡穴位的確認與中醫殊無二致。可以說,中醫恢宏的理論體系為武術奠定了一個完備的生理學基礎。歷史上許多醫家本身就深諳武道,而相當多的武術家亦在習武的同時,涉足醫林,濟世懸壺。從這個意義上,談武醫同源毫不為過。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透析武術的精神層面,會發現除了要求習練者有自強不息,百折不回的堅韌與執著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武術倫理道德的恪守,而武德的核心內涵是傳統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實質是倫理文化。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指出:「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是倫理」。根植於中華土壤中的傳統武術無時無處不在昭示這種倫理道德規範。武術所宣揚的尊師重道,扶危濟困,寬容謙和等內容儼然是儒家文化中「仁義禮智信」、「忠孝倫常」等思想的全面體現。儒家思想為每一位習武者的行為處事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傳統武術與傳統文化水乳交融,須臾不可相離,武術中的文化屬性與精神內涵實難一一道盡。透過傳統武術,我們可以窺見歷史的進程,探尋文化的啟蒙,思索宇宙的玄機。在攻防搏殺與刀光劍影之外,我們看到的武術似乎更象一位秀外慧中的儒者,他如炬的雙眸凝結著寬容與智慧,他堅實的胸膛蘊藏著文明與禪機。他似乎超然物外,又恍若與我們血脈相連;他看似顯隱著暴力與殺戮,卻又始終順應著文明的腳步!

舉手投足間的儒風雅韻         ——傳統武術的文化屬性 - 天天要聞

舉手投足間的儒風雅韻         ——傳統武術的文化屬性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