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天天談:一門三院士,九子成龍鳳,他們擁有一個怎樣的父親

2022年07月12日01:40:33 熱門 1278

每天五分鐘,為您講述歷史上的今天。

1873年的2月23日,在廣東新會誕生了一位近代史上光芒萬丈的人物,梁啟超。提起梁啟超真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這個名字出現的頻率實在是太高了。他這一生政治上參與過維新變法和民國的政黨政治;輿論上辦過報紙參加過巴黎和會,就是他傳回國內的一句話引發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學術上是清華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而且經史子集無一不通被尊為一代國學大師;子女教育上也堪稱傳奇,他一生育有九個子女,其中有三個子女獲得過院士的稱號(長子建築學家梁思成、次子考古學家梁思永,1948年當選國民政府中研院院士,幼子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1993年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科院院士),其他子女也都是所在行業的翹楚。所以要講梁啟超,從任何一個角度進行切片進去都有聊不完的話題。他實在是太豐富了,太厚重了,很難用千餘字的篇幅來介紹先生的全貌。我們熟知的梁啟超是戊戌維新變法的核心成員,那麼今天就來著重聊聊梁啟超這一生的「變」。

歷史天天談:一門三院士,九子成龍鳳,他們擁有一個怎樣的父親 - 天天要聞

梁啟超

梁啟超自幼在家接受的是傳統的中式教育,最初的目標也是和當時大部分的讀書人一樣參加科舉希望金榜題名。他在讀書方面是很有天分的,十七歲時就中了舉人。這是一個頗為難得的成績。不用說《范進中舉》這麼極端的例子,後來成為他老師的康有為,號稱南海康聖人,考中舉人的時候都已經36歲了。此時的梁啟超可謂是春風得意,考中舉人的第二年就去參加北京的會試,就是考進士。這回失敗了,雖然考場不理想,但在這一年他遇到了那個改變他一生的人——康有為。雖然康有為此時尚未出版他那兩本將孔子打扮成維新變法總設計師的著名作品《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但理論體系大體已經成型並且在1888年就已經開始了自己向皇帝上書的舉動。就靠著這套還未搭建完成的理論就已經使梁啟超折服,梁啟超從未聽到過如此新奇的觀點隨即做出了一個令人十分意外的舉動,拜康有為為師。這時候康有為還只是個秀才卻成了舉人梁啟超的老師。一年之後,1891年,梁啟超等邀請康有為在廣州萬木草堂講學,並為變法維新創造理論從此走上維新自強的道路。梁啟超也開啟了自己一生的不斷革新之路。

歷史天天談:一門三院士,九子成龍鳳,他們擁有一個怎樣的父親 - 天天要聞

康有為與梁啟超

維新變法時期的梁啟超與他的老師合稱為「康梁」,他們兩個人的維新道路走得並不順暢。一是康有為的理論實在是過於新穎激進,受到很多傳統文人的抵制。兩代帝師翁同龢就說康有為的理論是「野狐禪」。國學大師章太炎也曾評判康有為學問不行,為此梁啟超與章太炎還放下讀書人的斯文來了一場拳腳大戰。爭議的根源簡單說就是康有為認為現在儒家讀的書不是孔子的原意,而是西漢末年經學家劉向劉歆父子為了幫助王莽篡漢而編造的,所以現在所謂的儒學正統都是錯的,要沿著孔子的本意進行改革。康有為的理論最後被錢穆的《劉向歆父子年譜》給擊得粉碎,錢穆也因為此事在史學界打響了名聲,這就是後話了。

不順暢的第二個原因是這兩個人實在是沒有政治經驗。1895年,甲午戰爭慘敗之後兩人在北京辦強學會,各地的官僚踴躍捐款。而對維新很有興趣的李鴻章也捐了款。但是就因為當時李鴻章的名氣太臭,他們把李鴻章的捐款拒之門外。李鴻章雖然在現在普遍認為是個賣國賊,名聲不大好,可要細品晚清史,幾乎所有有點成就的事業都有李鴻章的參與。李鴻章不是個理論家但卻是當時大清最會辦事、能辦事、能辦成事的官僚沒有之一。如果戊戌變法要有李鴻章參與,或許效果能更好的。康梁也不是沒有想過找清廷要員參加。他們找到了張之洞。張之洞當然也是晚清名臣,洋務派的一員幹將。據說梁啟超去見張之洞的時候,張之洞為考驗梁啟超的才氣故意讓其先吃了一個閉門羹,送出了一個上聯,「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孰為第一,孰為第二」。這裡面張之洞將所在地江夏拆分為四水江河湖海和四時春夏秋冬的排序,先名滿天下的才子梁啟超發出詰問。如果梁啟超對的上來就見,反之就不見。天縱英才的梁啟超提筆對到「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豈敢在先,豈敢在後」。將自己儒人的身份化為三教儒釋道和三才天地人的排序,回答得不卑不亢。張之洞也大喜過望熱情地接待了梁啟超。

可是戊戌變法最後還是失敗了,在流亡海外的過程中康梁兩人對失敗的原因卻有著不同的理解,逐漸演變為師徒二人最後分道揚鑣。康有為是一個固執的保皇派,他認為失敗的原因就是慈禧的破壞,從來就沒有考慮過皇帝制度是否是正確合理的,即便是在民國時期也堅決認為有皇帝比沒皇帝強,而且必須是溥儀做皇帝,所以在後來的張勳復辟中康有為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有的時候也一直在想,如果康有為再多活幾年,偽滿洲國建立他是否也會支持?以他的性格這很難說。

梁啟超則在不斷地對過往進行反思,用今天之我否定昨天之我,只要是覺得這個理論是對的他就要學。包括對清朝的那些傳統官僚,受到挫折的梁啟超也再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據說他曾在庚子國變的時候勸過李鴻章成為中國的總統,李鴻章死後不長時間就為其出版了《李鴻章傳》,可以說對李鴻章表達了了解之同情,沒有偏頗情緒化的指責。寄居日本期間還曾與孫中山有過接觸了解革命的理論。終其一生他始終保持著一種虛心的學習心態,不斷讓自己迭代更新,在數次風雲變幻的時代關口,他都站在了相對進步的一方。甚至為了將西方醫學引入中國,他堅持用西醫的療法治療自己的疾病,不幸的是西醫並沒有能夠挽救他的生命,在五十六歲的年紀就離開人世。

歷史天天談:一門三院士,九子成龍鳳,他們擁有一個怎樣的父親 - 天天要聞

民國時代的梁啟超

辛亥革命之後,他受袁世凱之邀組建中華革命黨和中國國民党進行國會競選。1915年,袁世凱推翻共和宣布稱帝。梁啟超寫下《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斥袁稱帝,南下從事倒袁運動。1917年張勳復辟,梁啟超積极參加段祺瑞的討逆運動,並擔任段祺瑞內閣的財政總長。1919年,作為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顧問第一時間將消息傳回國內直接引爆了「五四」運動。當然,梁啟超先生也不是樣樣精通。雖然他每次都站在了先進的隊列裡面,但他從政的經歷實在是不怎麼光鮮。他是一個好的思想啟蒙者、理論家卻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實踐者。

晚年的梁啟超回到了書齋,將精力放到了學術研究和提攜後進上。20世紀中國史學界的扛鼎之人陳寅恪就是通過梁啟超的力薦進入清華從教。他所著的《中國歷史研究法》時至今日依然是歷史專業學生的必讀書目。為對於我們非歷史專業的人來說,我們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和鄭和下西洋史料的重新發現都是梁啟超先生的卓越貢獻。

梁啟超先生還留下了400多封寫給子女的家書。與我們傳統印象中封建大家長的嚴肅做派不同,梁啟超在家書里完全是一個慈父和超級奶爸的形象。很多父母都表示要成為子女的朋友,而在相處的過程中又常常走樣,苦於沒有榜樣。那不妨看看那梁啟超的家書,每一封信都帶著父親的體溫,在娓娓道來之間傳遞著真誠、平和與真摯。或許我們無法擁有他非凡的人生智慧,但願可以擁有他心胸的真誠。梁啟超先生的一生值得我們反覆地閱讀與體會。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他則甚?著急他則甚?一面不可驕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

——《梁啟超家書》


歷史天天談:一門三院士,九子成龍鳳,他們擁有一個怎樣的父親 - 天天要聞

梁啟超與他的子女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