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 輝煌錢氏綿延幾千年

2022年07月12日01:38:03 熱門 1494

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 輝煌錢氏綿延幾千年 - 天天要聞

錢氏家訓》中有這樣一句——「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這,或許正是錢氏家族為這個國家供應了眾多巨匠的核心驅動力。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很好地概括家族的功績。鮮為人知的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家族,是五代吳越國君的後代。自錢王開始,錢家歷朝歷代皆有俊傑,是什麼,讓這個大家族如此顯赫?

錢鏐祖孫五位國君

唐宋之間,有過一個五代十國的奇局,歷時56年。當時最苦最亂的,是五代更迭的中原地區,而在南方,浙江一帶的吳越國、福建一帶的閩國則是一番太平景象。

吳越國的國君叫錢鏐(讀liú),據說他初生時相貌醜陋,哭聲很怪,他爸爸錢寬認為不祥,想把這孩子丟到屋後的井裡,幸虧阿婆不許,留下一條小生命,所以錢鏐小名「婆留」,這口「婆留井」,至今還在臨安。

錢鏐小時候,家裡沒錢,所以他中途輟學,16歲就去販私鹽(當時販私鹽10斤以上即為死罪)。他練過武,別人挑一百斤,他能挑兩百斤。 21歲加入鄉團董昌的部隊,被提拔為偏將,後任杭州刺史兼防禦使,最高做到鎮東、鎮海節度使,得到過唐僖宗欽賜的「金書鐵券」——相當於「免死金牌」,據說可免本人九死、子孫三死,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

錢鏐祖孫三代、五位國君,以其卓越治理,使吳越國富甲江南。錢鏐的33個兒子多半被父親派往江浙各州,錢氏家族很快繁衍開來。據民國年間編撰的《錢氏家乘》記載,國內有跡可循的錢氏宗脈有100多支。

近代錢家人才井噴

自錢王開始,錢家歷朝歷代皆有俊傑,很多狀元,無數進士。乾隆進士錢大昕陳寅恪推為「清代史家第一人」。更令人驚奇的,是近代錢家的人才「井噴」。

錢穆,近代中國最重要思想家之一,他捍衛的是中華民族傳統中的精粹;錢玄同,「五四」新文化運動猛將,反對文言文,力倡白話文,鼓吹民主和科學;錢鍾書,他的《管錐編》和《圍城》在他活著的時候已成為不朽之經典;錢學森,兩彈一星總設計師,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防力量……

同樣令人驚奇的,是錢氏家族的傑出父子檔:錢基博、錢鍾書父子,錢玄同、錢三強父子,錢穆、錢遜父子,錢學榘、錢永健父子……

2008年,錢學森的侄兒、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與日、美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而錢永健的父親錢學榘是錢學森的堂弟,也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家,曾經擔任美國波音公司總工程師。而錢永健的哥哥錢永佑是神經生物學家,兄弟倆都在十幾年前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錢家大約是出院士最多的家族,僅無錫錢家便出了10位院士和學部委員——台灣中研院院士錢穆,中科院院士錢偉長錢鍾韓(錢鍾書堂弟)、錢臨照、錢令希、錢逸泰以及江陰錢保功,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錢穆長女)、錢鳴高,中科院學部委員錢俊瑞。

基因優良源遠流長

錢家多壽星,多才子,多俊傑。為什麼?學者錢文忠脫口而出:「基因。錢家子弟多半受儒學熏陶,知書達禮,所娶配偶也都是才貌與德行兼備的女子,這樣的基因,很不壞。 」

錢文忠也提到:「家族是一種氛圍,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家教。環境變了,家族也就斷了。在歷史車輪下,能夠逃脫粉身碎骨命運的世家,非常罕見。現在中國已經沒有歐洲意義上那種沒斷過的家族。 」

家教的源頭則是身教加《錢氏家訓》。研究錢氏家族史22年的錢鎮國說,家訓分為三部分:武肅王(錢鏐的謚號)八訓;武肅王遺訓;錢氏家訓。

錢氏家訓

個人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中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謹嚴。臨財不可不廉介。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寬厚。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讀經傳則根柢深,看史鑒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

家庭

欲造優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則。內外六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須讀。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勤儉為本,自必豐亨(古同烹),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社會   

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救災周急,排難解紛。修橋路以利從行,造河船以濟眾渡。興啟蒙之義塾,設積穀之社倉。私見盡要剷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小人固當遠,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亦不可曲為附和。  

國家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嚴以馭役,寬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本。務本節用則國富;進賢使能則國強;興學育纔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

原載《剡西長樂錢氏宗譜》


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 輝煌錢氏綿延幾千年 - 天天要聞

錢氏家訓:一個望族的祖傳秘笈

最新被發現的「錢氏家訓」可以用來解釋一個擺在世人面前的問題:以錢鍾書為代表的江南望族,為何名人輩出?解讀這部家訓,言簡意賅的文字當中,蘊藏著豐富的智慧。同當下的許多家庭只是簡單地將孩子交給「學校」和「分數」相比,錢氏的家教、家風和家學文化有許多可供借鑒之處。

家訓——為人、持家、治國的經典

家訓塑造的正是「家的精神」,其中包括如何傳家、興家、安家與發家等各方面的內容。這次被發現的錢氏家訓的全文刊載在孫榮度編寫的《錢氏堠山支宗譜》中,共分成簡人(為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個部分,言簡意賅,文字不足一千,卻涵蓋了許多方面,估計歷史價值不會低於諸葛亮的《出師表》,怪不得有人已經考慮將「錢氏家訓」去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家訓的開頭就談到為人的基本原則,「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在待人接物方面,「臨財不可不廉介(潔),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寬厚。」在家庭篇的子女婚嫁方面,則提醒不要貪圖富貴,「娶媳求淑婦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在社會篇里,則提倡公而忘私,反對見利忘義和嫉賢妒能。「私見盡要劃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在國家篇里,則點明了國富強盛少不了人才、教育以及和平的外交環境。「進賢使能則國強,興學育纔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


家教——「讀經傳則根柢深」

提起錢鍾書,可以說是風華絕代的人物了,神秘而充滿魅力。照相式的記憶力,淹貫中西古今的博學,滔滔不絕的口才,濃郁的機趣和睿智,淡泊寧靜毀譽不驚的人格,風靡海內外。在歐美、日本、港台和內地,「錢學」研究方興未艾。江南大學文學院劉桂秋教授則將錢鍾書和他的父親近代著名國學家錢基博聯繫在一起研究,認為是家族文化的傳承,成就了錢氏父子,成為江南望族中典型的「文化型家族」,而家訓中「讀經傳則根底深」七個字,則明確了這個家族在學習上的原則。

父親錢基博是個極其保守的儒家學者,甚至有點不顧時代潮流,對於20世紀排山倒海的西學東漸新思潮視若無睹。在錢鍾書出生前五年,清廷已經停考鄉試、會試。科舉廢除之後,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上新式學堂,而錢基博希望錢鍾書也像他自己一樣能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於是錢鍾書在進入東林小學之前的幾年中,先後念完了《論語》、《孟子》、《毛詩》、《禮記》、《左傳》等經典書籍,閑暇時還涉獵了不少子部、史部的著作。在東林小學念書時,父親的家庭作業更使鍾書對傳統典籍有一種「痴氣」。在學堂放學後,當時在無錫第三師範任教的錢基博要錢鍾書去他的辦公室自修古文,等到三師在校學生晚餐之後才回家。錢基博對孩子的管教極其嚴格,還常用體罰來管教,正是印驗了一句無錫俗語「棒頭上出孝子」。

有一年,錢基博到北京清華大學任教,寒假沒有回家。鍾書在寒假裡沒有嚴父的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說世界》、《紅玫瑰》、《紫羅蘭》等刊物恣意閱讀。暑假他父親歸途阻塞,到天津改乘輪船,輾轉回家,假期已過了一半。他父親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命鍾書和鍾韓(鍾書的堂弟)各做一篇文章。鍾韓的一篇頗受誇讚,鍾書的一篇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親氣得把他痛打一頓。這次皮肉之苦,雖然沒有使錢鍾書「豁然開通」,但激發了他發憤用功。不過一兩年功夫便判若兩人,到考上清華大學之前,他不僅不再挨打,而且是他父親得意的寵兒了。到20歲時,鍾書已經被他的父親訓練成一個小學者了。其實錢鍾書的成功,是錢基博一生最大的成就。

家風——勤儉為本,忠厚傳家

對於錢鍾書這個家庭,楊絳在《我們仨》的書中有著這樣的描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女兒)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透過如此質樸的語言,讓人感到這三口之家是如此知足,如此和諧。

同樣在《我們仨》的書中,還可以看到錢鍾書和楊絳相互理髮的照片,一個用電推子,一個用剪刀,樸實而生動感人。這正應驗著「勤儉為本」的持家理念,而要實現「忠厚傳家」的家訓是要不斷地在現實生活中磨練的。

文化大革命期間,錢鍾書和楊絳先後被革命群眾「揪出來」,成了「牛鬼蛇神」。女兒阿瑗則屬於「革命群眾」。她要回家看望父母,得走過眾目睽睽下的大院。她先寫好一張大字報,和「牛鬼蛇神」的父母劃清界限,貼在樓下牆上,然後走到家裡,告訴父母剛剛貼出大字報已經「劃清界限」了,並著重說「思想上劃清界限!」然後一言不發,偎依在楊絳身邊,從書包里取出未完的針線活,一針針地縫。她買了一塊人造棉,自己裁縫,要為母親楊絳做一套睡衣,因為要比一比衣袖的長短是否合適,還留下幾針沒有完工。她還從書包里取出一大包父親錢鍾書愛吃的夾心糖,找出一個玻璃瓶,剝去糖紙,裝在瓶子里,一面把一張張包糖的紙整整齊齊地疊在一起,藏入書包,免得革命群眾從垃圾里發現糖紙。她還告訴父母,開始領工資了,每月除去飯錢,可省下來貼補家用。如此的孝道,跟父母平時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文革期間,女兒錢瑗的丈夫王得一挨批挨斗,工宣隊逼他交出所謂的「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的名單。王得一表示不會撒謊,不能捏造名單害人,最後自殺了。而錢鍾書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挨了批鬥之後,他卻從不認為自己的人格比別人低,並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他與楊絳感情融洽到給人一種「膠著」的親密感,在被批鬥的日子裡,他們一同上班,一同下班,互相照顧,走時肩並肩,手挽手,被別人譽為「模範夫妻」,一些年輕人還在背後羨煞了眼說「看人家錢鍾書一對兒,越老越年輕,越老越風流!」他們就是這樣在這場災難中不消沉,不畏縮,不卑不亢地做人。這就是生活的現實中磨練出來的家風。

傳承——永久的話題

錢繩武堂,是錢鍾書故居中體量最大的一間客廳,這是書香濃郁、文脈悠久、英才蔚起的地方,濃縮了一部錢氏家庭的發展史。錢基博在這裡勤奮筆耕,詁經談史,言傳身教,成為文化學術界的泰斗。正是由於教育有方,家教嚴格,才培養出錢鍾書這樣的文化名人,也有錢鍾韓、錢鍾魯、錢鍾泰這樣的科學院院士、學者、教授;還有著名工商人士錢基厚和錢鍾漢父子。在無錫解放前夕,錢鍾漢受父親委託,代表無錫工商界、代表榮德生先生過江到蘇北解放區,同我黨領導人洽談迎接解放大軍解放無錫事宜,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個家族中,更有22歲為革命慘遭殺害的共產黨員錢鍾儀烈士。

錢氏家族的眾多成員有的走上科學救國之路,有的走實業救國之路,有的走上武裝革命之路。他們按照自己的抱負,走各自的道路,實現著理想,到底「錢氏家訓」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已經很難推測。但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重視家族教育、重視文化氣脈的接續傳承,續寫著這個江南望族的輝煌歷史。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