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街頭演講時遭槍擊不治身亡。 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安倍晉三逝世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唁電。外交部、中國駐日使館8日也先後表示哀悼和慰問。
本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又一次旋風式出訪。在緬甸主持瀾湄合作第七次外長會,應邀對泰國、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後,王毅前往印尼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會議期間,王毅應約同主要國家外長和地區組織代表舉行一系列雙邊會見。王毅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坦誠和長時間的溝通。
當前,中美關係仍未走出上屆美國政府製造的困境,甚至還在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本周多位美方官員又發表涉華錯誤言論,渲染「中國威脅」。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予以嚴正駁斥。
安倍晉三逝世,中方表示深切哀悼慰問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奈良縣奈良市街頭演講時遭槍擊,經數小時搶救後不治身亡,終年67歲。
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9日就安倍晉三逝世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唁電。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個人名義,對安倍晉三前首相突遭不幸辭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安倍晉三前首相親屬表示慰問。
習近平指出,安倍晉三前首相在任期間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進行了努力,作出了有益貢獻。我曾同他就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我對他突然去世深感惋惜。我願同首相先生一道,根據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各項原則,繼續發展中日睦鄰友好合作關係。
同日,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向安倍晉三前首相夫人安倍昭惠女士致唁電錶示哀悼和慰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也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突遭不幸辭世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唁電錶示深切哀悼。
在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多次回應相關提問。會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趙立堅表示,安倍前首相曾經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作出過貢獻,我們向安倍前首相的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
另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消息,駐日本使館發言人指出,安倍前首相在任期間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作出了貢獻,我們對他的去世表示哀悼,並向其家屬致以慰問。
中美高層官員一個月間五次溝通互動
在主持完瀾湄合作第七次外長會,並訪問泰國、菲律賓後,當地時間7月8日,王毅在印尼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
在這一多邊外交場合,王毅的雙邊會見安排亦十分密集。外交部網站顯示,會議期間,王毅分別會見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印尼外長蕾特諾、印度外長蘇傑生、韓國外長朴振、新加坡外長維文、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阿根廷外長卡菲耶羅、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法國外長科隆納、荷蘭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西班牙外交大臣阿爾瓦雷斯、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加拿大外長喬利、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等。

王毅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在一系列雙邊會見安排中,王毅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會晤是重頭戲之一。據外交部5日深夜發布的消息,經中美雙方商定,王毅將在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期間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就當前的中美關係和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雖然中美兩國外長今年來已進行了三次通話,這次卻是兩國外長自去年10月羅馬會談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晤。
當地時間7月9日,這場備受關注的會晤登場。據外交部網站9日傍晚發布的新聞稿,雙方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坦誠和長時間的溝通。雙方都認為,此次對話是實質性的,也具有建設性,有助於增進彼此相互了解,減少誤解誤判,並為兩國未來高層交往積累了條件。


王毅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圖片來源:外交部網站
外交部網站消息顯示,王毅在此次會晤中就中美關係發展、台灣問題等闡述中方立場,就涉疆、涉港、海上問題等批駁了美方的一些錯誤觀點。中方還向美方提出並希望美方切實認真對待的四份清單:要求美糾正錯誤對華政策和言行的清單、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中方重點關切的涉華法案清單、中美8個領域合作清單。同時,中方還提出了中美在亞太地區良性互動的設想。雙方並就烏克蘭問題、朝鮮半島局勢等深入交換了意見。
近段時間,美方不斷公開表示要給中美關係加裝「護欄」。王毅在會晤中強調,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才是兩國最可靠的「防護」,否則再多的「護欄」也起不到作用。
公開報道顯示,中美各領域高級官員近期頻繁互動。6月10日,中美防長在第19屆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舉行會談;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盧森堡舉行會晤;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財政部長耶倫舉行視頻通話;7月7日,中央軍委委員、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應約與美軍參聯會主席米利進行視頻通話。
梳理中美高層一個月內五次互動的新聞稿可以發現,多次提到要「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美方應將拜登總統「四不一無意」重要承諾真正落到實處等。
當前,中美關係仍未走出上屆美政府製造的困境,甚至還在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王毅9日在與布林肯會晤時也給出「解決之道」——中美關係擺脫困局的根本遵循是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中方始終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發展中美關係。美方應將拜登總統「四不一無意」重要承諾真正落到實處。
外交部發言人嚴正回應美方錯誤言行
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關係只能搞好,不能搞壞。不過,美方的對華認知顯然出現了問題,由此制定的對華政策,發表的對華言論也偏離了正確軌道。
繼5月的對華政策演講費盡心機散布虛假消息後,布林肯近日又在北約公共論壇上表示,「北約與中國的關係是同所有國家關係中最複雜、最重要的關係之一,這一關係在某些方面顯然具有競爭性,我們要確保競爭是公平的。中國正試圖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我們不尋求衝突,而是在努力確保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在6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趙立堅嚴正駁斥:「布林肯國務卿有關言論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充斥著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中方堅決反對。」隨後,趙立堅強調了三點: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布林肯國務卿講話聲稱北約「不尋求衝突」,這十分虛偽,也不符合事實;美國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實際上是與少數國家制定的家法幫規,是為美國的霸權私利服務。

6日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圖片來源:外交部網站
趙立堅正告北約放下迷信武力的執念,放棄搞亂亞太的圖謀。同時,奉勸美方端正對華認知,摒棄衝突對抗,切實將拜登總統作出的「四不一無意」表態落到實處,走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正路。
此外,美國和英國的情報部門負責人近日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妄稱,中國對多國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構成最大、長期威脅。對此,趙立堅7日指出:「美國有關政客一貫渲染『中國威脅』,抹黑攻擊中國。這位情報官員的有關言論,充分暴露了他根深蒂固的冷戰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
本周,美國剛剛度過第246個獨立日。趙立堅說,回顧這240多年,美國僅有16年沒有打仗,這堪稱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事實充分證明,美國才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威脅。」
關於英方的有關言論,趙立堅強調,眾所周知,軍情五處、軍情六處作為英國情報部門可謂「安插間諜」的行家裡手。他們發表無中生有、危言聳聽的報告,完全是把自身不光彩行為投射到中方身上,旨在渲染「中國威脅論」,挑撥對立對抗。
欄目主編:劉璐
來源:作者: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