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灘區遷建之黃河彎處看封丘李庄

2022年07月04日19:40:05 熱門 1668

李庄因黃河而興,因黃河而名。

黃河灘區遷建之黃河彎處看封丘李庄 - 天天要聞

「黃河九曲十八彎」是形象的說法,其源出青藏高原,在崇山峻岭原谷高地間迂迴穿梭,有多少道彎沒人能統計得準確。但就其大勢,西出崑崙,東南至積石而折西北,再轉東北至蘭州,再東北形成河套,在普陝大峽谷中飛流而下,南踵潼關,轉折而東,直至封丘縣李庄鎮貫台,轉向東北,沿故濟水入海,歷九省,長5464公里,共有六個大彎。這第六個大彎也即最後一彎,有關黃河的書多稱為「蘭考灣」,其實更確切的說法應是「李庄灣」。因封丘縣李庄鎮一帶舊屬蘭陽,也即現在的蘭考,李庄全鎮正在這個大彎的中心處此大彎與另五大彎不同之處是,上中游五個大彎均為黃河較固定的河道,而唯獨此彎形成於清咸豐5年(公元1855年)的黃河大決口大遷徙。此次決徙,史稱銅瓦廂決口,是公元前602年有文字記載以來黃河共六次大改道的第六次,也是迄今以來的最後一次。黃河由明弘治7年(公元1494年)奪汴入泗合淮入海(史稱黃河第五次大改道),變為復沿濟水故道經長垣、東明、張秋濟南、利津入海,以至於今,使黃河奪淮河入海361年的局面歸於終結。

銅瓦廂時在蘭陽(蘭考)縣,現屬封丘縣李庄鎮黃河北岸。黃河西來,從這裡慢轉東南,是明清兩代黃河上的一個險要之處。明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這裡就曾發生過決溢。封丘的清河集也決過口。清道光、咸豐之際,黃河下游徐州奪淮入海的黃河河道淤積嚴重,加之兩岸堤防的間距愈向下游愈窄,排泄能力極差,因而形成「下游固守則潰於上,上游固守則潰於下」

終於釀成了此次大決口。1984年編寫的《封丘黃河志》這樣記述了決口的過程:

「咸豐五年六月中旬,黃河發生了大洪水,以十五日至十七日,下游水位接連上漲....+t日夜晚,又下了一場大雨,水勢更加洶湧,以致兩岸普遍漫灘,一望無際,有很多堤水相平之處。十八日,蘭陽銅瓦廂三堡以下的無工堤段,登時塌三、四丈,僅存堤頂大余簽樁,廂埽,拋磚護石均難措手。晚,上風雨大作,風卷狂潮,波浪滔天,十九日這段提防終於潰決,到二十日全河奪溜」。

黃河灘區遷建之黃河彎處看封丘李庄 - 天天要聞

銅瓦廂決口之後,淹及蘭陽、儀封、考城、封丘、長垣等縣村莊,災害波及河南、直東、山東三地,給三地群眾的生命財產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而當時的統治者圍繞堵與不堵,爭論了將近30年。最終也只能聽之任之,造成現在的局面。

黃河灘區遷建之黃河彎處看封丘李庄 - 天天要聞

關於那次災難,僅從《封丘地名志》上就可見一斑:「貫台 在縣城東南38公里處。咸豐5年黃河決口,堤南河灘遭災。清政府在此築一高台將錢糧放於台上救濟災民,那時銅幣制錢500為一串,成村後得名貫台,民國時稱貫台鎮,後稱貫台集.....是溝通南北交通的主要渡口之一」。「苦庄....原名安樂寨, 清咸豐五年,黃河泛濫,房倒屋塌,土地淹沒,生活困苦,改名苦庄」。

「竹崗.....清咸豐五年黃河於銅瓦廂決口,難民遷至土崗上居住,因村西有竹林,故名竹崗」。

黃河灘區遷建之黃河彎處看封丘李庄 - 天天要聞

後辛庄....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村子被淹,村址西遷,名為新莊,後演變為辛庄。村子擴大分南北兩部,南部稱前辛庄,北部稱後辛庄」......

一部黃河史,半部中華史。據統計自有文字記載的周定王五年( 公元前602年)至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計2535年中,黃河有決溢、大水共2546次,平均每年一次還多。水災之頻繁、慘烈,歷歷在目,史不絕書。而歷朝歷代統治者對黃河的治理都頗為頭疼。遇明君賢相投入巨力巨資,勞師動民,雖有些收效,但難以統籌解決;遇昏君庸官常以內憂外患為由,聽之任之,任其泛流,毀村滅家,至民流離失所而不顧。

時至2014年,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為李庄的灘區人民帶來了福音。在封丘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部署與堅強領導下,李庄鎮黨委、政府帶領、組織群眾夜以繼日,廢寢忘食,投入到黃河灘區整體搬遷這一安民福民工程。第一批搬遷的張庄、姚庄、薛郭庄、南曹、貫台5個村共2053戶7634人; 第二批搬遷的前辛庄、後辛庄、 俄灣、李庄、張曹5個村共3920戶13885人。

黃河灘區遷建之黃河彎處看封丘李庄 - 天天要聞

2015年12月份起陸續搬入新區,群情穩定,上下義安,未出現一例事故與上訪。一方面說明國家政策的英明,另一方面也是封丘縣委縣政府指導思想明確,方法措施得力,上下聯動,群策群力,是智慧與汗水的結晶。灘區扶貧,整體搬遷是以前歷朝善歷代所未有的,足見黨中央國務院、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治黃河的決心、氣魄,也顯示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黃河沿岸百姓人民的無限關愛。

「黃河之水天上來」。生於五億年前的黃河,從青藏高原的約古宗列盆地列日曲那滑涓澄流開始,攜星宿海,匯扎陵湖與鄂陵湖,納黑、白河,接湟水,涵渭汾,承納洛,千迴百轉:咆哮奔騰,已達萬里。它與李庄有緣,要不怎麼在這裡決口拐彎呢?這裡肯定有諸多的因素,這諸多的因素造就了李庄的風貌、品質。老黃河堤蜿蜒西來,貫孟堤蜿蜒北去,兩堤與此交匯壩埽巍峨,春草青青,暖風習習。佇立壩頭,俯仰顧望,黃河彎轉而來,恰似一條玉帶,環繞著這片曠平、豐饒的灘土。遠望天際,沃野平疇,河鳥翔飛,天高雲遠,讓人陡然思接天地,目曠神怡。這裡本就是古濟水的流經處、拐彎處,北接古平丘西連歷史名鎮陳橋驛與古黃池。秦末魏國國都臨濟就在此地,也是古封父侯國的中心區域。史上商湯對夏桀的最後一戰「鳴條之戰」的鳴條,據文獻記載也在這裡。這裡又是古代宋、魏、衛、曹、陳數個諸侯國的拉鋸之地。直到近現代,這裡仍分屬營陳留、祥符三縣,直至一九四九年劃歸封丘。為什麼在此分界,也是此地的特異之處,這肯定有地質、地理位置、地勢等方面的原因和人文因素。加上銅瓦廂的一決成名,李庄已成一絕佳的黃河、濟水與古地域、地名、民俗、歷史等文化研究與考察觀光之處。特別是灘區搬建工作啟動後,昔日曠遠的黃河潰決拐彎處,崛起了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小城,遠望屋字儼然,夜觀燈火一片,形成了黃河彎處的一個亮點,是黃河由害轉福的又一顯著實證。黃河、黃土、黃皮膚,這不變的基因、顏色,造就了華夏民族溫良厚善的性格、品質。作為華夏一份子的封丘人,李庄人有幸襟帶巨川,適逢盛世,睹水之由害轉利,享政之惠下利民,實在是一大幸事。

關注作者,每日更新黃河生態發展規劃建設,往期內容同樣精彩!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