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
人生得意須盡歡,酒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歷朝歷代都有很多關於酒的故事,在古代詩與酒似乎有著天然的聯繫,聚會時無酒不歡,遇到喜事更要舉杯共飲。說到酒,那可就不得不提酒桌了。
酒桌起源於五代、北宋,常用於酒宴。此種傢具為案形結構,北京匠師卻稱之為「桌」,是少有的例外。舊時常用來飲酒,故稱酒桌。酒桌比較矮而窄,以案形結體為常式,仍不外乎夾頭榫和插肩榫兩種造法。其由來已久,五代畫作中就已見其身影。
酒桌屬於中小型的長方形結體,主要為飲酒用膳之用;明代宴飲往往主客兩人共用一桌,賓客多時,則人各一桌,故而大大增加了此類桌案的需求量。除此之外,酒桌也可靠牆擺放,用於陳設古玩字畫和花卉盆景。酒桌大小適中,側腳收分,結構緊湊,原型可以追溯到宋代的家居陳設。
此件酒桌選用大果紫檀製成,線條流暢,素雅端莊,通體無任何雕飾,造型樸素大方,長方案面攢框嵌板心,面芯為榫卯工藝,面框冰盤沿,上舒下斂,至底壓一條實線,極具明式傢具的風格。
酒桌四足為粗壯的圓形直腿,夾頭榫結構,前後腳足四邊安光素牙條,刀牙與牙板圓格角相接,邊沿起圓潤的燈草線。兩腿足兩側各有兩條直棖相接,結體牢固。此酒桌線條清秀俊朗,結構完美,比例勻稱,做工考究,極具明式傢具的風格。
此酒桌精心而制,形制秀麗,簡潔美觀,比例完美,小巧精緻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