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新房,新年,新生活

2025年01月24日21:20:23 家居 7281

新華社青島1月23日電 題:新房,新年,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王凱、吳書光

進入臘月,青島的室外已是寒氣逼人。臨近春節的數九寒天里,舊村改造回遷的居民是否住得暖、住得好?記者從青島市區出發,沿濱海公路,一路驅車來到城陽區,探訪回遷群眾,聽他們講述新生活。

穿過工業區,拐過一群平房,一片現代化的新居民小區出現在眼前,那便是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後海西社區。記者跟隨社區幹部走進小區,見到乾淨整潔的大院里,有居民正在暖陽下聊天。

一跨進18號單元樓大門,就看到小區張貼的網格服務欄,上面印有網格服務人員的相關信息。除了網格長和網格員的電話和職責以外,下方還印有片區警長、電力服務員、物業管家以及供暖、燃氣和水務的電話,方便居民聯繫。

很快,電梯來到15樓。敲門進屋,記者見到了60歲的矯學林和王訓華老兩口。

新春走基層丨新房,新年,新生活 - 天天要聞

矯學林(右)和王訓華在新家合影。新華社記者王凱 攝

一說起新房子,他倆就笑得合不攏嘴。2024年7月,他們搬進了位於後海西社區的舊改回遷房,即將在這裡迎來喬遷新居後的第一個新春佳節。

走進矯學林夫婦90平方米的新房,進門的牆上掛了兩幅紅彤彤的吉祥福字,這是他們特意從老房子帶來的念想。冬日的陽光照進客廳,窗明几淨,一排綠植整齊擺放在陽台上。室外天寒地凍,但屋裡卻暖意十足。

兩口子的上一套房子,是1984年蓋的平房。「水龍頭晚上不敢擰緊,擔心夜裡凍上,於是就半開著。第二天一早,水龍頭下經常掛著長長的冰錐。」王訓華回憶道,平房裡最難熬的就是冬天,但搬進新家後,小區集中供暖,白天還得稍微開點窗散散熱。

「兒子、兒媳還給添了個小孫女,40多天了。」喬遷新居、添丁進口,新房裡的第一個春節讓矯學林一家十分期待。

新春走基層丨新房,新年,新生活 - 天天要聞

王訓華在新家陽台收拾盆栽植物。新華社記者王凱 攝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城陽區共有紙房、東大洋、西宅子頭等15個回遷社區交房,1.6萬餘戶居民圓了「新居夢」。

在城陽區河套街道西河套社區,住進新房的吳元勝、劉玉衛夫婦很開心。「以前住平房時,冬天太冷,不敢洗澡。現在住進了新房,不僅屋裡熱乎乎的,洗澡也是想啥時候洗就啥時候洗。」吳元勝說。

2024年10月,吳元勝一家搬進了120平方米的新家。記者在吳元勝的新房裡看到,窗戶、茶几、櫥櫃在主人的精心呵護下,格外整潔;陽台窗戶上還貼著「喬遷之喜」「暖居如意」等吉祥貼紙;陽台角落裡,整齊擺放著印有「笑口常開」「大吉大利」等字樣的食品大禮盒。

「這些吃的是給孩子們準備的年貨。這是我們在新家過的第一個春節,得好好慶祝。」劉玉衛說。

新春走基層丨新房,新年,新生活 - 天天要聞

吳元勝在新家擦玻璃。新華社記者王凱 攝

舊改回遷,不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還給很多居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和參加文化活動的機會。

30歲的柳欣家住城陽區紅島街道寧家社區。2022年底,她成為寧家社區物業公司的一名客服主管,負責服務社區居民,每個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柳欣的母親韓美玲是寧家社區老年大學的一名「任課老師」,樂觀的她平時就喜歡唱歌跳舞,如今在老年大學帶著一幫「老夥伴們」唱唱跳跳,還和大家一起學習傳統文化課程。「未來我還想學薩克斯,和大家一起學新舞蹈,學更多有趣的東西。」韓美玲說。

舊村改造、安置房建設是重大的民生和民心工程,一磚一瓦關係著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城陽區住建局副局長杜秀東說,自2022年實施城市更新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以來,城陽區累計回遷社區42個,3.1萬戶、10萬居民喜遷新居。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四口之家的80㎡,個性十足! - 天天要聞

四口之家的80㎡,個性十足!

小宅空間 Estimental 新作,為一個四口之家打造了室內空間,面積80㎡。設計師從孟菲斯美學中汲取靈感,採用幾何形狀和濃烈的色彩。不過,色彩在這個室內空間中並不佔據主導地位,更多的是起到點綴作用,突出了功能分區。這個富有氛圍感的家的核
媽媽的70㎡小宅,溫馨優雅! - 天天要聞

媽媽的70㎡小宅,溫馨優雅!

小宅空間 AKZ Architectura Studio新作,一套70㎡優雅小公寓,業主希望廚房、客廳、卧室和書房都能有自然光照入。因此,設計師將廚房與客廳相連,而卧室和書房則由一個帶玻璃的木牆分隔開來,光線也通過鏡子上方的小天窗照進浴室。
你見過12㎡的小宅嗎? - 天天要聞

你見過12㎡的小宅嗎?

小宅空間 Atelier PA新作,這個超小空間因其高雅的模塊化設計而令人稱奇。在底層一個12㎡矩形空間里,設計師憑藉令人驚嘆的模塊化設計以及高檔材料的運用,打造出了一個充滿魅力的空間。
高校花75萬買299元路由器!究竟是怎麼中標的?記者調查 - 天天要聞

高校花75萬買299元路由器!究竟是怎麼中標的?記者調查

「重慶三峽學院75萬元採購防火牆實為299元路由器」事件持續引發關注,央廣網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此前報道>>花75萬採購299元產品?高校最新回應)整起事件起始於今年4月27日,重慶三峽學院在「重慶市政府採購網」發布防火牆及DNS設備採購(CQS25A00331)競爭性談判公告:預算金額90萬元,最高限價90萬元,採購方式為競爭...
今天起,洗碗請務必調整一下! - 天天要聞

今天起,洗碗請務必調整一下!

【來源:河北青年報】刷碗這看似簡單的事情 其實很有「技術含量」 很多人可能都「洗錯」了! 一些壞的洗碗習慣不僅不能把碗筷真正洗乾淨反而會滋生細菌影響健康,甚至致癌!今天起 洗碗請務必調整一下 ↓↓↓擦碗布不更換:洗碗布和海綿用久不換,容易變
老式菜市場,如何升級「plus版本」? - 天天要聞

老式菜市場,如何升級「plus版本」?

前段時間,被稱為「京城四大菜市場」之一的北京崇文門菜市場在闊別15年後,於原址重新開張,這一消息刷爆了老北京人的朋友圈。市場原本計劃9點開門迎客,結果不到8點門前就排起了長隊。菜市場在保留「開櫃式」經營模式的同時,大膽創新,巧妙融入了輕食、文創、生活服務等多元業態,覆蓋了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幾乎所有需求。眾...
這是我見過最有氛圍感的家,僅一個陽台就圈粉無數,太有意境了 - 天天要聞

這是我見過最有氛圍感的家,僅一個陽台就圈粉無數,太有意境了

現在很多人都想把家布置得有氛圍、有意思。最常見的做法是給客廳裝點掛畫、乾花、香薰,或者在卧室加點燈光,製造那種「治癒感」。屋主@松籽選了更直接的一種方式:她把陽台當成主角來用。她家在頂樓,陽台不大。她在中央種了一棵袖錦楓,主幹清楚,樹冠舒展
空調功率大揭秘!1.5匹到底費不費電?看完這篇秒變選購達人! - 天天要聞

空調功率大揭秘!1.5匹到底費不費電?看完這篇秒變選購達人!

大家好,今天聊一些實用的話題。最近幫閨蜜選空調,她盯著一排參數直撓頭:「1.5匹到底是多少瓦?導購說省電,可電費單不會騙人啊!」這話讓我突然意識到,很多家庭在選購空調時,都掉進了「匹數=功率」的認知陷阱。今天就以「生活達人」的身份,帶大家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