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長沙的袁先生花了1549元,在58同城平台負責保潔板塊的58到家,為他的新房購買了一份精開荒保潔服務。
10月30日,袁先生注意到,多個玻璃窗的保護膜被撕掉並清潔後,留下數道劃痕。袁先生諮詢修玻璃的師傅被告知,修復劃痕共需約6000元。
袁先生找到58到家客服,客服表示應當找阿姨所屬門店主體長沙藍盒子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稱藍盒子公司)處理,藍盒子公司認為在平台有保險應由平台負責。
11月10日,晨意幫忙記者陪同袁先生來到58到家位於長沙的線下公司,負責人並未出面。隨後記者致電58到家官方客服,客服表示袁先生提供的照片證據無法證明系阿姨刮花玻璃,且門店不認責,故無法售後。
湖景房六七平落地玻璃窗被划出近兩米劃痕,當事人:很心痛
11月10日,袁先生告訴瀟湘晨報記者,自己的新房是個湖景房,特意花4萬多元買了這個2.5米乘以3.5米的大落地玻璃窗,就是為了平時可以坐下觀賞梅溪湖的湖景,「現在有點光線就能看到那些劃痕,太影響心情了,看著也很心痛。」
因希望11月入住,袁先生在網上查詢後選擇了58到家的開荒保潔服務,「我看到他們有服務保障,他們承諾服務不滿意重做,全程上保險,售後極速處理。」
10月28日晚,阿姨做完了開荒保潔工作後,因光線較暗,袁先生並未發現異樣,「我10月30日早上來新房查看衛生情況的時候,因為戶外光線比較強,我就注意到這些劃痕了。」
袁先生稱,其隨後檢查了所有的外玻璃窗,「都多多少少有劃痕,我諮詢了修玻璃的師傅,他說全部修復可能需要6000多元,因為有劃痕在外側,需要高空作業。」
袁先生解釋了其認為玻璃上的劃痕是保潔阿姨造成的原因,「我的玻璃窗是新安裝的,在請保潔阿姨來的時候保護膜都沒有去掉,她是需要把保護膜撕掉並清潔玻璃的。」
對於劃痕的來由,袁先生認為,「阿姨的雙面磁吸玻璃擦沒有清洗乾淨,裡面夾了小沙粒之類的,所以擦玻璃就在玻璃上留下了劃痕。」
袁先生表示,自己第一時間聯繫了58到家平台,加了平台客服的微信,「平台沒有給我阿姨的聯繫方式,把阿姨所屬的藍盒子公司的負責人聯繫電話給了我,他說他們購買了保險,讓我去找平台。」
現在袁先生只希望58到家或藍盒子公司能處理其被刮花的玻璃窗。
五八到家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未出面,官方客服稱阿姨不認責無法售後
當日,晨意幫忙記者陪同袁先生來到58到家位於楓林一路西湖文化園的線下公司,多方溝通後,負責人一直未出面。
袁先生稱自己的手機號已被藍盒子公司拉黑,記者使用私人手機致電藍盒子公司相關負責人,電話均未接通。
隨後,記者致電58到家官方客服,客服在查詢了袁先生此前的投訴記錄後稱,「提供的證據無法證明是服務人員造成的損壞,服務人員未認責,所以平台無法給你進行售後處理。」
由於袁先生在此前與58到家客服溝通時,已將玻璃劃痕的照片發給客服,記者諮詢平台對證據的認定標準,客服未做出回應。
袁先生詢問官方客服,「所以你們的核實過程就是詢問服務人員是否認責?」官方客服回應稱「是的」。
律師解讀:由消費者舉證,由平台承擔責任
對於該事件中的焦點問題,晨意幫忙記者諮詢了長沙睿邦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劉明律師。
劉明認為,當事人系在58同城旗下58到家的平台直接支付費用,由平台分配的保潔服務人員,故當事人系與平台直接形成合同關係,而非與保潔服務人員所屬公司形成,則出現售後問題,應由平台承擔相應責任。
劉明表示,本事件中平台是否需要負責,需消費者舉證相關證據,包括其稱的「開荒保潔前玻璃全新且有保護膜」「保潔人員離開後保護膜被撕去且玻璃多處劃痕」,如進行民事訴訟,也會根據相關證據判定是否系保潔服務人員造成的財產損失,來判定責任方及責任大小。
瀟湘晨報記者段穎琪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