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生活過的花友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奇特的野生植物,比如黃蒿、雞冠花、紫花地丁、半枝蓮、蒼耳、車前草、牛筋草等植物就挺奇特的,它們一年四季在田野里、河邊、草地上、山坡下、農地里等位置都長得很旺盛。我記得還有一種含羞草,這種植物比較有趣,我們用手去觸碰植株的葉片,它的這些葉片會閉合,由於植株有這個特點,也經常被種植在花盆裡當盆栽。
那在農村有沒有能夠開花的野生植物呢?其實也有,比如下面的1種植物就被稱為「淡竹葉」,植株每年都能開出來一些藍色的花朵,許多老人也見過這種植物,但由於它的數量有不少,又是在農地里生長,就直接噴上除草劑了,殊不知這種植物有很高的價值,也是一種珍貴的植物,下次遇到可以挖回家當盆栽了,別輕易剷除。
淡竹葉的學名叫做鴨跖草,在《拾遺》里它又被稱為「雞舌草」,是一種一年生的披散草本,兒時從遠處去看這種植物的花朵,還以為是蝴蝶,因為它的花朵和蝴蝶實在是太像了,藍色的花朵很顯得很特別,我覺得和紫花地丁的花朵差不多,都有觀賞價值,如果花友們喜歡淡竹葉,不妨在家裡種植上幾盆。
淡竹葉的形態特徵
它有著披針形的葉片,植株的莖也比較特別,是一種匍匐莖,許多花友並不了解匍匐莖是什麼,其實是指沿地平方向生長的莖,它的花朵為聚花序,具有雌雄同株等特點,在花瓣上面一般有兩瓣為藍色,最下面的一片花瓣為白色。
植株的蒴果橢圓形,這些蒴果非常小,長度在5-7毫米之間,成熟後隨風飄散。另外,淡竹葉也有一些分枝,加上葉片並不小,有3-9厘米,所以種植在花盆裡也會很好看。
在不同的地區,淡竹葉有不同的別稱,比如碧竹子、翠蝴蝶等,就都是淡竹葉的別稱了,那它都會在哪裡生長呢?其實不一定,有時候在濕潤的竹林下,有時候則在農村陰涼的農地邊生長,適應環境下,不過普遍分布在潮濕的位置,記得小時候我就經常在池塘邊看到它,當它沒有開花的時候,觀賞價值不高,彷彿是雜草,等開花後會變得很特別。
淡竹葉有什麼價值?
早在《品彙精要》里就有記載到淡竹葉,裡面描述到:「去熱毒,消癰疽」。我們還可以在《綱目》和《本草拾遺》里查詢到有關於淡竹葉的記載,由此可見,淡竹葉和地黃、黃芪、甜地丁、天麻、獨腳金、七葉蓮等藥用植物一樣,有比較高的經濟價值,製成「藥材」後也是比較珍貴的,所以花友們下次看到它的時候可別再忽視了。
關於養護
有花友想種植幾盆淡竹葉在家裡觀賞,這是沒問題的,在養護的過程中可以每隔1年換盆一次,在每年的春季去換一次盆土比較好,當淡竹葉還處於幼苗期的時候,則要散光養護,不要受到太強烈的陽光照射。
平時養護室溫保持在10℃左右可安全越冬,往葉片上噴水增加濕度,可讓它的葉片更加光亮。
關於淡竹葉,也就是鴨跖草,就介紹到這裡了,各位朋友們,有沒有見過這種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