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步履不停,發展環環相扣。「十四五」與「十五五」,兩個五年規劃即將迎來時空交匯。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自7月9日起陸續舉行,回顧戰風斗雨的歷程,展望欣欣向榮的未來。
(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這一承上啟下的關鍵歷史時期,中國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相當於增長了一個「德國」。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在這麼大的基數上,能保持這樣的增速,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前所未有。
2024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1.2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國家平均水平。數不過來的「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充分彰顯了中國創新的重大突破。
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從無到有、惠及4億多人次;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員超過1.8億;托位數達到574萬個、比「十三五」末增長125%;高鐵運營里程是其他國家總和的2倍,生鮮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居民餐桌「當天到」「次日達」。
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範圍擴大到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高水平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搭建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國際經貿平台,一個個合作發展的故事,一幕幕充滿希望的圖景,見證著中國外交立己達人、兼善天下的情懷。
……
一組組奪目數字、一項項創新成果、一個個歷史成就,譜寫了國家發展的恢宏樂章,兌現著發展規劃的目標承諾。
(二)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
「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我們面臨的任務是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上取得重大突破,繁重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風高浪急。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沉渣泛起,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升級,嚴重破壞世界經濟秩序。美國遏華打壓政策繼續加碼,同時對全球開徵畸形關稅,給本就復甦乏力的世界經濟帶來了最大的不確定性。
偉大的事業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這種事業是正義的、宏大的,而且因為這種事業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充滿不利因素的環境中,中國「十四五」的奮鬥進程,挺立的是中國人錚錚不屈的鋼鐵脊樑,彰顯的是共產黨人言必信、行必果的精神品格。
(三)
強大的國家目標實現能力是中國體制的重要特徵。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中國靠什麼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完成「十四五」的目標任務?
這源於舉旗定向的領航力量。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在關鍵時刻、重要節點,黨中央及時研判形勢、作出決策部署,確保中國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比如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我國經濟一度面臨市場預期和信心不穩、主要指標增速回落的不利局面。9月26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及時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最終全年經濟運行走出了一條「前高、中低、後揚」的曲線。
這源於協同配合的組織優勢。於一個政黨而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至關重要,前者是構築共同思想基礎,後者是建立嚴密組織體系。以此來看我們黨,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黨的地方組織和黨組猶如軀幹,可以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具體到「十四五」規劃,一經批准,落實程序隨即啟動。相關部門制定了所有任務的分解方案,有的制定相應政策,有的制定實施方案,有的落實工程項目,有的採取必要措施。國務院和有關部門進行期中檢查,計劃期滿後進行必要的總結。一套嚴密的體系形成了任務具體、責任清晰的落實鏈條,取得預期目標就有了重要基礎。
這源於雙向奔赴的奮鬥狀態。「十四五」規劃編製之初,就切實吸收了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讓億萬人民的期盼與心聲,有效連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決策部署,最終實現黨心與民心同頻共振、政聲與民意交融共鳴,讓每一個人在國家的大藍圖中,看到自己的未來。
中國是希望的熱土,而每一個機會都要用實實在在的奮鬥去把握。從攻堅新能源技術的科研工作者,到直播間里推薦家鄉好物的青年村官,再到奔波於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無數個普通人為了夢想而努力奔跑,最終匯聚成發展的合力,成為夢想照進現實的關鍵支撐。
(四)
連續14個五年規劃(計劃),串聯起了現代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很少有國家能夠像中國這樣,從如此長遠的視角來看待發展,如此科學地制定每一個階段的奮鬥目標,如此充分地動員起人民群眾的奮進力量。
「我們對於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中國行進在以5年為時間節點的時空坐標上,但目光始終瞄準更遠的將來,對標著民族復興的夢想。
立足未來五年的階段性特徵,「十五五」規劃的編製有了更清晰的著力點。「因勢利導對經濟布局進行調整優化」「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強的民生政策舉措」……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五五」規划上來,我們一定能夠繪出強國建設的工筆畫,畫好團結奮鬥的同心圓。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五年的世界依舊不會太平,中國的前路也不可能順風順水。
但一路走來,我們已經證明,中國不僅有長時段內的規劃能力、引領能力、發展能力,而且有言出必踐的目標實現能力。這種蘊含於內的頑強力量、外化於形的堅韌氣質決定了,無論什麼樣的風雨,都無法阻擋中國人勇毅前行的腳步。
撰文:崔文佳